88读书网 > 权后倾城 > 第二百六十七章:世无公道
    自接手三部账目核查以来,太子的身影越发的忙碌,恨不能有三头六臂分身之术。经由三天苦战,结果终于出来了。
    太子领着一干参与账目核查的人浩浩荡荡前往紫武宫时,四部尚书与白老将军都在御前,正商议着秋山郡重新布防戍边的事。甄熹报了进去,得了回令:让太子在外候着。
    太子殿下等了半盏茶的功夫,刑部尚书王清晨领着侍郎陈由俭匆匆而来,那一身绯色长袍上灰尘扑扑,凌乱发丝也昭示着主人刚刚经历了些不平凡的事。
    三部账目虽清,可荆自影的心情却更加郁闷。因此,面对王清晨的揖礼,他只是略略颔首,并不多言。
    王清晨却仍旧弓着腰,问道:“殿下知道止戈郡主越狱的事吗?”
    传出白凰翡杀人的消息时,荆太子大笑三声表示嘲讽。而当他听到白凰翡越狱的时候,却很肯定地点了点头,“倒是像她做出来的事。”
    王大人一颗心乱如麻,哪里还有功夫听太子殿下玩笑,苦着一张脸,再问:“殿下知道秋公子失踪的事吗?”
    “秋拣梅?”若说白凰翡逃个狱实属平常,那秋拣梅也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未免……太子眉头挑了挑,突吐一句:“这对祸害,闹个事还要妇唱夫随。”
    王清晨一张脸顿时青了下来,终于放弃了从太子这里寻求帮助的打算,慢吞吞地将视线抬向了太子的身后。问道:“三部的账目核查完毕了?”
    “已经全部查清。”太子敛去眉宇间的玩笑,神色沉重起来,“自离崖开战以来,国库便是入不敷出,三部尚书竟能想出这李代桃僵之策……”他叹了一声,“我荆国自诩以法治国,上位者却知法犯法暗度陈仓,长此以往,如何能令人信服?”
    三部内幕,正是王清晨亲自查出来的,更何况他又是个同法打了一辈子教导的人。太子这袭话,深的他的心,顺着话音便道:“正因如此,才需要太子殿下站出来秉持公道,还法于民。”
    同秋拣梅打的交道多了,荆自影自主练了一身铜皮铁骨,褒贬言论到他耳里都能欣然接受。可王清晨这句话,却怎么听怎么变扭。他没有忘记初初提出审查时朝首三人的阻止;更没有忘记那些三缄其口的人中,有曾经他看重的德高望重的老臣……
    荆自影明白,这世上本没有什么绝对公平的事,尤其是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被人们奉为准则的律法也没有多少约束力。他的肩上自小便担着荆国,既无法拂袖而去,也无法像个游侠那般打抱不平。唯一能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为这时间多留下一丝公道。
    倘或他这个最接近权力顶端的恩都无法还公道与世人,那这茫茫苍生还有谁人会站出来为自己、为他人求取一个公道呢?朝廷动荡可安定,国祚崩乱亦可缓平,敌国入侵尚可团结对外,可一旦人心绝望离散,才是后患无穷。千里之堤受尽风霜侵扰亦能坚挺,小小蚁穴由内而外便能令其分崩离析。国家犹如此堤,而民众便是那蚁穴。
    太子眸光悠悠地落在紧闭的朱漆铜环大门上,两条剑眉间敛了一丝忧虑。
    夜色临近,华灯初上,将偌大的皇城装点出紫醉金迷的气息来。朱漆大门缓缓开启,当先出来一人,正是白发苍苍的户部尚书李世绩。殿中灯火明亮,殿外却是一片阑珊,令老尚书的本就不甚好的眼睛有几分不适,虚眯了一下眼。
    随后跟着出来的是兵部尚书许品冠及工部尚书沈炼。这二人,一个出了名的脾气火爆,一个死板呆刻,此刻脸上竟不约而同地挂着一抹难以言说的忧愁。
    三人见了门外立着的太子,皆不由自主地望了他一眼,神色变得古怪而复杂。最后,在老尚书的带领下,三人齐齐朝太子长揖一礼,告辞而去。
    荆自影眉宇那抹忧愁更为明显,甄熹出来传人进去。他整了整衣襟,深吸一口气,让随他核查账目的一干人等在外候旨,带着王清晨入内见驾。
    紫武殿内灯火通亮,老将军白奕精神抖擞当堂而坐,下手处立着吏部尚书侯军。君王正襟危坐于九级玉阶之上,满目肃然,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太子跪了礼,旋即呈上折子禀道:“儿臣奉命将三部账目联合审查,现今查明,这两年来,户部将原本该拨给兵部发放给将士遗属的抚慰金拨给了工部用以兴修水利,而工部以朝廷名义收缴上来的水利银子则调往了兵部。他们李代桃僵、欺君罔上,导致军心不稳民心难安,一切尽在这本折子里详述,请父皇过目圣裁。”
    甄熹将折子呈上君王手边。荆皇接过后一眼不看扔在案头,漠然道:“此事朕已经询问过三部尚书,皆为下面小人瞒天过海,才致祸端。已经着令御史中丞与大理寺丞查明定罪。这不,正同吏部商议着替补的官员呢。”
    荆自影愣了一下,有些没反应过来,视线本能地往吏部尚书身上瞟了过去。
    侯军年过半百,却是两年前才提上吏部尚书这个位置的。他行事一向不偏不倚,对于官员的各类评核倒也是中肯,不恶意中伤,亦不阿谀奉承。太子对他亦颇有好感,略看过一眼后,便低下头来,继续回道:“按照律法,调度银两上千须得呈报各部尚书,上万两则需要由圣上亲自裁定。这两年来,三部出入账目次次上千,各部尚书要说不知情,实在牵强。”
    “账目让你查了,真相亦将公诸于众,太子所求的事,朕皆满足,还待如何?”不等太子辩驳,荆皇目光已经转到了王清晨的身上,问道:“王大人有什么事?”
    王清晨抬眉看了太子一眼,见后者待要分辨,却被一只手搀住了臂膀。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俯身在太子耳边说了句什么,令他面色陡然煞白,到了嘴边的话,生生地噎了回去。
    荆自影狠狠地咬紧了牙关,转圜半晌,终究是揖礼道:“单凭父皇圣裁。”
    王清晨心头一震,却不敢多言,老实回禀道:“今日晌午时,止戈郡主越狱出逃,尚未追回。”
    荆皇浓眉一敛,“金水村杀人命案还没破吗?”
    王尚书不紧不慢地回道:“此案疑点颇多,加上牵涉进抚慰金与水利银子的事,下官不敢定案。”略等片刻后,不见君王的回答,继续道:“更何况,此事事关止戈郡主……”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止戈郡主并非什么动不得的人。”荆皇语气冰凉,“无论金水村的命案如何,身有嫌疑便该好好受审。越狱是重罪,你自个儿看着办罢。”
    王尚书心头凉了一下,应了一声:“是。”
    荆皇的灼灼目光又死死落在他身上,“至于刑部上下该受的责罚,待此事过后朕再与你们清算。当务之急,尽快破案,不论真凶是谁,都要按律严办。”
    王清晨再次应声,没再多说。
    就这么短暂的沉默片刻,门外小太监小跑进来,在甄熹的耳边细声说了一句。大太监吓得手中拂尘一颤,面容露出几分惶恐与担忧。
    “什么事?”荆皇的目光凉凉地扫过仍旧跪在殿中的太子,不在意地问道。
    甄熹挥了挥手,示意小太监先退下去,方禀道:“止戈郡主在殿外求见。”
    此言一出,殿中人无一不惊讶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刑部尚书身上。
    王清晨眼下也是丈而的和尚。白凰翡越狱就越狱罢,怎么还就越到了宫里来了?他身子颤了颤,觉着身上那件绯衣也十分的沉重,压得脊背都弯了一个度。
    荆皇脸色变了几番,终于沉沉地应道:“请郡主进来。”
    被关了三日的止戈郡主身穿绯红过膝长衣,足蹬墨色勾金边长靴,满面神采地随着甄熹入了殿。殿中几人的视线齐刷刷地落在她的身上,随着那个挺拔而消瘦的身影缓缓移动。
    绯衣女子踩着细碎的灯火入内,勾起的唇角同长眉一道扬出一个明亮的笑容。流露着笑意的眸光几番转动,扫过跪在地上的太子与刑部尚书,扫过立身一旁的白老将军与吏部尚书,最后在太子身旁站定,双手负后,笑吟吟的目光落在了荆皇的头上。
    荆明正已将过四十六,有太医院人的精心调理,他的容色看起来竟不似不惑之年。只是因为常年多思,稍稍一皱眉,额上便添好几条沟壑。双眸精光频频闪过,冕冠上垂下的珠玉因他一个轻微的动作便摇晃起来。
    今日的他一身长袍黢黑发亮,衣身绣着腾飞的红色九龙,襟口别了一枚长行的玉佩。他将眉眼微微一地,居高临下扫视长身玉立于阶下的女子,神色懒懒地道:“你又在折腾什么?”
    白凰翡眼角往上挑高了一些,也不行礼,只是从长靴中拔出了一柄乌金短剑来,双膝落地,将剑呈过头顶,朗声道:“凰翡此来,是想向圣上求证此剑的来历。”
    王清晨的视线慢悠悠地往止戈郡主的身上一递,瞧见她手里那柄短剑时,脸色又黑了几分。若他记性没坏,这柄短剑该作为证物收在刑部的刑侦房中。可他转念一想,这位郡主连刑部大牢都出的来,要往刑侦房取点什么东西,实在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