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权后倾城 > 第九十一章:秘密
    日子并未因白凰翡的病而停滞不前,二月二十二,春猎。
    因宫中有两位怀有身孕的后妃,皇后便留在云宫照拂,不伴帝驾出行。荆皇索性连后妃都不带,只携带在都四品以上官员及世家公子前往小台池。
    除了皇后不随去外,另一个人,也被留了下来。
    怀安王荆庭!
    自他封王以来,荆皇交给他去办的差事越多,肩上担子愈重。此次小台池春猎,太子随驾,监国的重任便落在他的头上。
    二皇子毕竟不是公主,堂堂七尺男儿,心里再怎么委屈,一不能哭二不能闹,唯有默默地干好君父交办的差事。于午门送别帝王仪仗,认命地转身回去。
    小台池行宫距离枫城并不远,策快马不过半日的功夫。可皇帝春猎,仪仗摆开,前有太子与禁军统领楼崖开道,后有百官车轿随性,夹道两旁百姓跪迎。拉着銮舆的四匹骏马被人控制的很好,蹄子犹如朝圣一般稳且慢地向前搭着。銮舆四面黄帐高高挂起,荆皇端坐其中,向着他的子民点头微笑。
    帝驾出东城门时,已日上三竿。城门早已有重兵开道,有陈渡亲自坐镇。
    这位城防兵马司总兵的身材较武人来说,已经是十分消瘦。可在他的身边,还立了一个面色苍白形容病态的男子,如此一衬,倒让陈渡显出几分武人的英气来。
    太子身着乌金铠甲,一骑当先,见到不显山不露水立在陈渡身边白衣轻裘的文弱公子,俊眉微微一挑,偏头同一旁的禁军统领说了两句,打马一旁。
    秋拣梅缓步行了过去,待太子殿下下马,从怀中将那件金丝软甲背心拿了出来,递到他手里,“如今我人在枫城,无甚要紧的。这背心放我这里用处不大,殿下还是留着防身。”
    荆太子倒也没与他多争执。这人既然如此说,背心放在他这里,恐怕也只是压箱底的。他爽快地接过背心揣入怀中,视线扫过文弱公子白皙的面庞,忍不住嘱咐道:“我知道上官伯乐不是你对头,可你平时也管好嘴,少激怒他。他若真失去理智痛下杀手,你这身子骨可经不起折腾。”
    文弱公子眸色悠悠,退后两步揖礼相送,也不知将他的话听进去没有。
    荆自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面色幽怨地瞪了他一眼,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秋拣梅倚在青枫树下,看着长长的仪仗没了影,才向后头招了招手。蓝顶小轿抬了过来,在他身后停下。
    就在此时,一辆皂顶黑帐的马车从门口驶入,车上高悬一个‘王’字。马车入城后,直奔沉庆街而去。
    秋公子朝马车离去的方向望了一眼,转身入轿。
    四人小轿落在相府门前,文弱公子自轿中滑出。却听身后马蹄声嘶鸣,回首望去,正是城门口那辆皂顶马车。马车远远地在长街口停下,车上下来一人,身穿素麻及膝长袍,足蹬同色布鞋。长发一丝不苟地梳在头顶,用青灰布带束着。消瘦清隽的面上满是风尘,一双眼烁烁有神。
    那人身形虽消瘦,走起路来却是阔步生风。一眼瞧见立在门下的文弱公子,上前来见了礼,不客气道:“下官有事求见郡主。”
    秋拣梅迎了他进去,一路穿过春花开遍的青石小道,入梅庵。
    白凰翡这一病着实不轻,床上躺了三两日,还是整日头晕眼乏,浑身发软。倒是同冬月做了病友,二人此刻正躺在院子里晒太阳,阖眼说着家常话。
    听闻脚步声传来,她只当是秋拣梅回来了。提高了声音道:“冬姨说夫君会做松花白鱼?”
    秋拣梅缓步入内,轻咳一声,道:“陈大人找夫人。”
    白凰翡偏了偏头,张眼望去,见果然是陈由俭。不慌不忙地起身来,笑吟吟地道:“好久不见。”
    陈由俭却不是来与她叙旧的,目光在院子里扫了扫,只躬身请了个礼,便不再多言。
    瞧他这副谨慎样子,女将军挑了挑眉,起身将他迎入厅上。
    秋拣梅也一同去了。厅中除了三人再无旁人,陈大人才从袖中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青灰色包裹递到白凰翡面前的桌上,低声道:“下官奉旨查抄仁济医馆,于一间暗室中发现此物,回禀了王大人。大人看过这包中之物,不敢擅自做主,托下官带来交给郡主。”
    白凰翡翻了翻那包裹,软软的,并没什么硬物。她将缠在包裹外的布条一一拆开,里头是一块黄绢,隐约可见上头有墨迹。
    女将军蹙了蹙眉,目露不解,视线缓缓地扫向立在堂中的人。柔声问道:“两位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陈由俭弓腰揖礼,垂眉道:“这包裹里的内容,本该永不见天日。可下官二人刑名出身,讲求的便是一个真相。只是,臣不议君非,我二人并无资格处置。郡主身为皇室中人,更是当年那桩陈年旧事的受害人。这包中内容究竟如何,还请郡主定夺。”
    他这一席话虽说的心平气和,却极慢极缓,期间抬头看了白凰翡好几次。
    端坐在主位上的女将军声色不动声色地翘着嘴角,左手压在青灰色包裹上,食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桌面,盈盈含笑的目光轻飘飘地落在陈由俭的身上。
    秋拣梅坐在她一旁,虽未动容,可心中已经激起了千层浪花。
    王清晨虽只是个地方知府,可他为官数载,也算是个老人了。什么东西能让他都如此忌惮的?关于那桩陈年旧事,荆皇已经明旨昭告了天下。在那桩旧事中,太息殿下身死,公孙忏隐退,白奕与上官谦立于朝首。
    而当今圣上,得到了这把龙椅。
    在那桩旧事中,他到底有什么过错,是不敢在那旨罪己诏中言明的?甚至是白凰翡也不能知道的?
    文弱公子担忧的目光扫过妻子含笑的面颊,动了动唇,却无声无语。
    良久的沉默后,女将军抬手支着自己的头靠在桌上,脸上笑意不减,可落在陈由俭身上的目光却寒了三分。她用尾指压了压眉心,随意道:“皇室中人,亦为人臣。王大人要做个公允廉明的好官,却将这烫手山芋丢给我?淮阳一行,我可没得罪你二人吧。”
    陈由俭额上析出一层薄薄的细汗,揖在前的双手不由的紧了紧。筹措了一阵后,方问道:“郡主不看看那里头是什么吗?”
    白凰翡将那青布包裹拿了起来,笑道:“逝者如斯,我相信我所相信的,至于别的……”顿了顿,她偏头往门外唤道:“青姑,捧个火盆进来。”
    青姑在院子里应了一声。
    白凰翡视线又转回陈由俭的脸上,敛了眸中寒光,垂眉把玩着那青布包裹。漫声儿道:“既然王大人都说此物不该见天日,我便当今日你没来过。”
    此时,青姑已经捧了个红漆银炭盆进来,盆里搁着几块炭正烧得旺旺的。在白凰翡的示意下,她将炭火置于陈由俭身前。
    在四双眼睛的注视下,那个千里迢迢从淮阳带到枫城的青布包裹被扔了进去。火焰一瞬间蹿了起来,一股糊臭在屋子里蔓延开来。
    青姑忙去将四周的窗户打开透气儿。
    陈由俭目光呆滞地看着那盆火,眸子里仿佛也有火蹿了起来。可他的神色分明是震惊,与不解。
    好一会儿,他抬眼看了白凰翡一眼。退后了两步,郑重地弓腰行礼,尔后道:“郡主既做此选择,下官与王大人自然也会将此事带入棺材中去。”
    他说着,就要转身辞去。
    “陈大人……”端坐主位的女将军闲闲地拨弄着自己的指甲,眉眼低垂,“只有死人才能守得住秘密。”
    陈由俭的身子刚刚一侧,迈出去了一只脚,另一只脚刚刚提了起来。听闻这话,浑身一僵,犹如一盆冰水兜头浇下,只觉遍体生寒。那股寒意从脚底一直蹿到了头顶,就像是在青砖地面扎根了一般,将他的双脚紧紧地束缚住了。
    他艰难地转头看了女子一眼。这人青衣黄衫,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分明是个居家妇人的模样。可刚才那句话,却叫他记了起来,这个人曾经上过战场杀过敌寇,她手上一把傲血枪染尽贼人血,那双手上还有经年累月都去不了的伤痕。
    她要杀一个人,实在太简单。简单到只需要一句话,不必她动手,便会有人争先恐后地想要自己这颗项上人头。
    而她的话,也没有错。这世上从来没有密不透风的墙,今日自己能将那个包裹拿来,明日或许便会因为某些原因,向旁人吐露包裹中的真相。
    即便他陈由俭从来不是两面三刀的人,可除了自己,谁又会信?他经办的案子也不少,十分明白,人性是经不起推敲的。
    在那刹那,他脑海中涌现了无数的念头。可当他想切实地抓住一个时,才发现这所有的念头都指向了一个点,那就是:这件事情,他和王大人做错了吗?
    他重新站直了身体,探寻的目光落在白凰翡身上,想要从她那里得到答案。可那张对于女子来说稍显硬朗的脸上,除了笑容,看不出其他情绪。
    盆里的包裹只剩下一角黄色的丝绢,虽然开了窗,那股子糊臭味仍飘进他的鼻中,令这位刑名出身的陈大人厌恶地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