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权后倾城 > 第七十三章:率众投诚
    荆卿虽然排行老三,但因其胸无大志,不得昭武先帝的喜,几个兄弟多半不将他放在眼里。何况如今群起造反,他又是最弱的那个。荆相如虽表面上事事以他为首,多半时候却是自己早已想好了主意的。
    面对荆坷垃此番抵抗,荆相如已经是大大的不悦,他阴阴的一句话,令荆卿额上冷汗渐盛,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了秋拣梅。
    秋拣梅回了他淡淡一笑,慢条斯理地开口说道:“六王爷不必着急,小世子此法未必行不通。”他伸出手指了指自己,“以秋某和魔都数万百姓为诱饵,应该能引得白漓江上当。”
    见他开了口,荆相如连面上那掩饰愤怒的阴冷笑容也懒得维持,冷下脸来道:“虽说逼退太子有功,可那是因为荆自影狠不下心来,和你也有点交情。可白漓江可是在战场上杀过人的,区区数万条人命他还未放在眼里。”
    秋拣梅等他说完,淡淡地问道:“六王爷怎么知道,这数万条人命在白漓江眼中不算什么?”
    荆相如冷哼一声道:“不如你我打个赌,取百个人头送到白漓江面前,要他拿自己的人头来换这数万条人命,看他换与不换。”
    那张苍白的脸上,终于被这句话划出一个清冷的笑容。秋拣梅看着荆相如,眯了眯眼,声音仍旧平稳,语速比方才还慢:“秋某劝王爷不要自寻死路。”
    荆相如冷眼瞧着他,不说话。
    秋拣梅冷笑道:“护国佑民是军旅之人的信仰,他们是会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但绝不会放任任何人欺辱家国子民。王爷那一百个人头送过去,他们会伤会痛,但更多的是恨你们这支叛军。到那时,即便没了白漓江,他们也会更加团结,更加的牢不可破。而我们呢?城中百姓人心惶惶,不会再与我军配合。难道王爷要在与敌军开战前,先屠尽这城中数万生灵?”
    荆相如皱了皱眉,眸子里蕴出一团寒光来,直直地盯着秋拣梅。后者也将脸色一沉,毫不退让地迎上他的视线。
    眼见二人剑拔弩张,荆卿忙站出来打圆场,吃口茶润了润口,方问:“秋公子说此计可行,是不是想到什么方法引出白漓江了?”
    秋拣梅仍是眨也不眨地与荆相如对视着,好一会儿,他目光才柔和下来,看向荆卿道:“只要王爷投诚,秋某可书信一封给他。”
    荆卿惊得拍桌而起,大怒道:“秋拣梅,你胆子太大了!”
    秋拣梅面上又恢复了那柔和的神色,垂眉把玩着八仙桌上那杯凉茶,看里头茶水微微荡漾,他眼中跃上一抹笑意:“投诚自然是假的,不过是个名目接近敌军。”
    荆卿方觉自己反应过激,面上有些难堪,视线不自主地撇了撇荆相如。幸而后者全身心都在秋拣梅身上,并未注意到他脸上的心虚。
    秋拣梅不理会二人各异的心思,继续柔声说道:“我会修书一封给白漓江,就说秋某已经说服王爷投诚,届时王爷会带城中百姓逃出城来,请他前来接应。”
    此言一出,荆相如眸中一亮,手中的七彩羽毛扇再次不自觉地停了下来。他目光里有不解、探究、以及诧异。
    荆卿愣了半晌,哑着嗓子道:“此计固然妙,可若是他不信;或者来接应的人不是他;或者他根本不会接受叛军投诚,怎么办?”
    秋拣梅抬眼看着他,“所以,咱们要赶在太子离开凛风堡前实施此计。”他眸中寒光微微一闪,近乎嘲讽道:“两位王爷也知道,太子心性优柔寡断,正因为他对城中百姓下不了手,荆皇才会另外派人前来。而秋某与他还算有些交情,他对秋某也是信任有加。”
    秋拣梅将话说的直白,可他越说的清楚,荆卿心中便越是不安。他不知道文弱公子那句话是真,那句话是假。不知道在他心中,是家国大义为重,还是但真儿女情长为先?
    厅中无人答话,秋拣梅也不再多说,只是垂眉静静坐着。半晌,荆坷垃问道:“若照公子所言,此去是否有危险?”
    “两军交战,哪里没有风险的?”秋拣梅看了少年将军一眼,一下子便猜透了他心中所想,缓缓地摇了摇头,“若要此计奏效,必须是三王爷亲自去。”
    荆相如阴阳怪气地问道:“本王去不行吗?”
    秋拣梅再次摇了摇头,脸上的神情比刚才拒绝荆坷垃要坚决的多。“天下人都知道,乐王生性懒散仁善,若说他不忍见百姓受苦,率众投诚,还可信上一二。若是王爷前去,只怕无人会信。”
    他话中只评荆卿,不论荆相如,可弦外之音却十分明显——襄王并非什么良善之辈。
    对于他这个解释,荆相如并未说什么,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便将视线转向旁边,不再说话了。
    四个人各怀心思,厅中又安静下来。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吵闹声,紧接着有两名侍卫倒飞进来,摔倒在亭中。一抹娇俏的身影立即跃入殿中,看也不看旁人惊诧的目光,只对秋拣梅道:“你该吃药了。”
    众人都知道秋拣梅身体不好,身边跟着一个医者没什么不妥。只是这位妙龄医者是秦家擅医擅毒的大小姐,多少令他们有些忌惮。
    可再想想,秋拣梅这样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人,只身涉险,身边若没个能护他命的人,就更加奇怪了。
    因此,对于秦文如此无礼的举动,他们也都没放在心上。只有荆相如盯着秋拣梅冷冷地说道:“手下人不长眼,但秋公子也最好约束约束下属。”
    秋拣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阿文并非秋某的下属。”他说着话,转头同秦文点了点头,“我这就回去,你先出去等我。”
    秦文蹙着眉看他一眼,淡淡的目光又扫过厅中其他三人,抽身退了出去。
    秋拣梅起身,略欠了欠身道:“究竟如何,还望两位王爷早做决断,秋某先告辞了。”语毕,转身便走,丝毫没迟疑。
    出了门,便见秦文百无聊奈地靠着红漆大柱,脚胡乱地踢着。周遭围了一圈的侍卫,一个个都死死地盯着她,脸上又惊又惧。
    秋拣梅一行过去,那些侍卫立即散开。寒风微凉,他拢了拢身上的毛球敞衣,将手拢入袖中,转身往偏院去。
    秦文立即跟了上去。
    “你找时间熟悉熟悉荆相如。”入了院门,秋拣梅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秦文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幸而是他,若是公子要我扮作荆卿,就有些可怕了。”
    文弱公子推开门,转头将她上下扫了一眼,眉眼含笑道:“你若是能扮作荆卿,咱们也费不着这么大劲儿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入了屋。
    秦文从近旁的屋子里捧了一个青花瓷碗来,搁到秋拣梅面前的案上,问道:“公子说说,我若能假扮荆卿,你要怎么做?”
    秋拣梅看着碗里那一湾黛绿的液体,蹙了蹙眉,好一会儿,才端起来仰头倒进嘴里。将碗递回给秦文时,答道:“荆相如若知道荆卿投降,必定设计除他。届时再挑起乐王大军内乱,魔都不攻自破。”
    秦文将手里的碗颠着玩,漫不经心道:“虽然费力,可若只是藏在暗处,不现于人前,我倒是可以试试。”
    秋拣梅却摇了摇头,“如今既然有了代替之策,不如保险些。”
    秦文略略惊讶地看着他,好一会儿,问道:“公子是为了荆坷垃?”
    秋拣梅低了眉眼,没承认,也并不否认。只是道:“可惜了这一员大将。”
    秦文冷笑一声道:“有了这么一遭,即便荆卿但真投诚,荆皇也断不会用他了。”
    “所以我才说可惜。”秋拣梅叹息一声,不再多言。
    很快,二王下了决定,声称一切按照秋拣梅的计划来。后者仍是一派从容,没再多说什么,当即书信一封,安排人送到凛风堡。而与此同时,令一万襄城军一万乐城军作平民打扮,将兵器藏于包袱中,随时准备出城。
    两日后,白漓江有了来信,说欢迎乐王来投,会亲自率军来接应城中百姓撤离。
    至此时,秋拣梅已经同二王将所有情形都演了几遍。届时只要白漓江一出现,就率先将他擒住,他的部下一个不留,全斩。一旦擒住了主将,盘踞在魔都城外的七万兵士立即进攻凛风堡,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十一月初六,乐王荆卿携两万军士扮作魔都百姓假意投诚,刚出城外十里之地,便被前来迎接的白漓江率部众拦下。由于他们没有准备,被敌军荆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人员损失过半,余下万众被困在孤山,等待援军。
    而他派回去报信的荆坷垃刚到山脚,又返回来,愤然道:“孩儿亲眼看见敌军主将六王叔迎进帅帐!”
    荆卿一时站不稳脚,秋拣梅的话再次灌入脑海中来,令他最后一丝理智也崩溃了。这个一向敦厚老实的王爷,最终在亲弟弟的背叛下,选择了率众投降。
    他奉上魔都的部署图时,提了两个要求。一个是白漓江须得保证投降不杀。第二个要求是城破之日,让他见一见荆相如。
    他这两个要求,白漓江都爽快地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