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哑妾 > 第74章 幕后之人
    福全得了郡守的指点, 亲自去了一趟怀远县,临走的时候本是想要带上小少爷的书信,顺道送过去, 偏偏玖玖不给他。
    非要自己去驿站寄出去。
    这让许多人都不能理解。
    但玖玖非常的坚持, 说这就是写家书的意义。
    裴铮和玖玖的书信, 一直都是分开的, 朝朝每一回收到的时候, 都会留下一封, 退回一封。
    留下玖玖的,退回裴铮的,连多看一眼都吝啬。
    驿站已经收到了许多, 每一回瞧见,都是如临大敌,不知道是要退回去,还是要怎么处理。
    但送过去人家不收, 这寄信之人也不是无名之辈, 到最后他们只能原路退回。
    裴铮头一次收到退回的信件时,整个人呆愣当场,说不难受,那肯定是假的, 可倘若说很在意, 倒也是没有的。
    他早已经知晓结果,又岂会太过难受。
    裴铮只是很随意的将那封信放在了边上, 没有再去看一眼, 等到忙完了手头上的公务, 才将那封信又拿了过来。
    上头的封口都市完好无损的,他仔细端详许久, 才在那封信的背面,稳稳的划上一个“一”字。
    只不过,这封信并非束之高阁,裴铮将它放在了一旁,想要等到玖玖有家书要寄出的时候,一同寄出。
    *
    裴铮和玖玖近日来都因为家书在发愁,京城的镇南侯府,阮氏也同样为了裴铮的家书而犯愁。
    当阮氏收到荀烈送过来的家书时,她非常的惊讶,她从未想过,裴铮还愿意往家中寄家书。
    一别五年过去,阮氏叶不是没有收到过裴铮的家书,但往往只是回信,这般主动的,还是头一回。
    她心中有些激动,小心翼翼的将家书打开,待看清里头的内容之后,阮氏心中骤生出许多的烦躁来,怎么还是柳朝朝?
    方才心中那隐秘的期待,早已经消失,阮氏想到方才的期待,只觉得自己尤为可笑。
    这封信很长很长,阮氏逐字逐句的看过去,不仅知道了裴铮已经寻到心心念念的人,也知道了他心中的想法。
    阮氏没有想到,裴铮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她看着那封信久久不能言语,将信纸死死的拽在手中,力气很大,险些要将纸张戳破。
    直到张嬷嬷敲门进来,阮氏才冷静下来。
    张嬷嬷见主子面色不愉,有些担心的走到她身边,“夫人,这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阮氏见张嬷嬷进来,手上也没有遮挡之意,那些信纸还在她手中捏着,张嬷嬷早有所觉,但眼神规规矩矩的,没有乱瞥,“夫人,可是出事了?”
    “亭瞳寄来了书信,说是找到了柳朝朝。”阮氏没有要隐瞒心腹的想法,将手中的书信拍在桌上。
    面上还带着愠怒。
    “这…”张嬷嬷心中一惊,实在没有想到,世子爷居然还能找到人,毕竟他们都觉得,世子爷这辈子都可能找不着人了。
    张嬷嬷看了一眼夫人,知晓夫人心中未必是高兴的。
    夫人原本还想着等过一段时间,就想法子让世子爷回京,他们也好一家团圆。
    如今世子爷得偿所愿,怕是根本不愿意回来。
    “呵,可笑,真的是可笑极了。”阮氏怒极反笑,看着桌上的那叠纸,心中骤然涌现出一股恨意,“亭瞳说…他要和柳朝朝在一起,他要娶柳朝朝为妻,希望我和侯爷不要阻拦。”
    阮氏轻轻的阖上双眼,比起震怒,她的心中更有一种“果真如此”的感觉。
    她昔日极力阻止的一幕,如今终于成真,阮氏的心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她从前对裴铮的事情不加以反对,不过是不想有今日的事情发生,她总觉得,裴铮遇上柳朝朝之后,会做出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阮氏了解裴铮,所以不闻不问。
    只希望裴铮可以自己想明白他身上的责任,阮氏从没有想过要让柳朝朝当自己的儿媳妇。
    谁知,这些事情到底是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现在竟变成了这般。
    “那,夫人您的意思是…?”张嬷嬷有些担忧的问道。
    张嬷嬷知道,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她知道,夫人和世子爷之间,一直都僵着的,夫人和世子爷两个人的性子很相似,夫人不会主动开口提,世子爷也不会主动说。
    当初世子爷离开京城,夫人虽然面上瞧着是妥协了,但张嬷嬷心里头清楚,夫人根本没有妥协,
    一切都没有任何的改变。
    只要世子爷不主动提,她就可以当做什么都不知。
    可如今却不一样了,世子爷主动的提了出来,所以夫人才会这般的惊讶。
    “按照我的意思,自然是不允的。”阮氏轻声说道,她早已不知如今到底是怎样复杂的心情。
    但这是裴铮头一回这般袒露自己的心事。
    裴铮像是没有了任何的顾虑。
    只是直白的告诉她,自己的喜欢,和自己想做的事情,连阴谋算计都不曾有,只是请她谅解。
    也正因为如此,阮氏才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夫人…”张嬷嬷欲言又止的看向阮氏,结果阮氏却陷入了沉思当中,许久都没有说话。
    裴铮的诉求,只是希望她和裴元勋不要阻止,甚至连求他们成全都没有。
    裴铮像是知道阮氏在担心什么,他在心中将阮氏所担心的那些事情悉数告知,无论是他和朝朝如今的关系,还是朝朝对他的态度。
    都写的清清楚楚,阮氏甚至连暗中调查的功夫都省下。
    阮氏睁开眼睛,才发现张嬷嬷一脸紧张的看向自己,“怎么?这般看着我做什么?难不成是担心我会做什么?”
    “奴婢不敢。”张嬷嬷只是想知道阮氏的打算,“您知道的,奴婢虽然心疼世子爷,可奴婢更心疼的人是您。”
    张嬷嬷跟了阮氏那么多年,她的心若有偏向,自然也是偏向阮氏的,“若是您坚决不同意,奴婢自然也是站在您这一边的,可是这些年,奴婢看的出来您的心中并不好受。”
    张嬷嬷不敢妄自揣测,但她最希望的还是阮氏可以阖家团圆。
    “你是想问,我有没有后悔?”阮氏的脾气有些不好,但张嬷嬷陪了她这么多年,主仆二人早就有了旁人难以触及的默契。
    “我的夫人,您好端端的说这些做什么?何况您原本也没有做错什么。”张嬷嬷轻声劝道,并非是一时意气哄人胡说的。
    而是她当真没有觉得,阮氏做错了什么。
    站在阮氏的立场上,她又有什么错呢?
    “可是…亭瞳一点也不理解…”阮氏有些沉痛的闭上眼睛,她只要一看到这封书信,就觉得心里拧巴的不行,她一直都知道裴铮对柳朝朝的感情。
    只是昔日,裴铮自己还看不透,阮氏就想着,他也许这辈子都看不透,才是一件好事,没想到…
    阮氏只要一想到这件事情就觉得分外头疼,无奈之下将这封书信往边上一扔,恼恨道,“我再也不管这事儿了。什么都不会去管。”
    “但凡他能够让那柳朝朝名正言顺的进镇南侯府,我定不会再反对。”阮氏冷笑连连。
    张嬷嬷小心的陪在一旁,劝阮氏消消气。
    阮氏早已经不是生气,而是根本不知道拿裴铮怎么办。
    她从前奈何不得,之后也奈何不得,阮氏到最后,已然没了任何法子,喃喃道:“既如此,还来问我的意见做什么?”
    张嬷嬷伺候的就更小心了。
    夜里,阮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都睡不着,她想了许多许多,明明就想要撒手不管,到底还是点起灯,提笔给裴铮回信。
    她心中气不过,并不想答应裴铮,但又想到这是裴铮头一回对她如此坦率,当母亲的怎能狠得下心来。
    枯坐在书桌前许久,直到墨汁晕染了整张纸,阮氏才回过神来。
    她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本想给裴铮写信,但临到头来,还是将写下的书信,寄给了裴元勋。
    *
    朝朝完全不知道裴铮做了什么,而裴铮也全然不知,母亲因为自己的那封信开始辗转反侧,许久未眠。
    自从福全亲自去找了怀远县的师爷之后,事情开始变得好办起来,带有郡守印信的文书,就是最有利的东西。
    师爷略略的问了几句,就成竹在胸,“还请官爷回凉州之后转告郡守大人,在下一定将这件事情办的顺顺当当的。”
    福全完全不直要怎么和这个师爷打交道,本着多说多措,少说少错的原则,福全对着他略略开口,“过犹不及。”
    师爷多聪明一个人,自然会拿捏其中的度。
    福全办完事就准备离开,刚出府衙大门,就碰见柳朝朝迎面走来,福全看到朝朝的时候,总有些莫名的心虚,于是他就侧了个身子,躲了起来。
    直到朝朝走进了府衙,他才松了一口气。
    没走几步,福全见到了一直在怀远县的那些下属们,问他们可知道朝朝是来做什么的。
    “柳姑娘大概是过来状告嫌犯的。”其中一人摸了摸下巴说道。
    “柳姑娘这些日子经常来县衙抄律法,许是找到什么解决的法子了也说不准。”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均对这些事情耳熟能详,福全听着听着,只觉得事情朝着一个很诡异的方向发展。
    福全有一种他们世子爷可能在做无用功的感觉。
    但这些话,福全也不能当着几个下属的面直接说出来,只问他们那几个波斯商人如今还在何处。
    “还在城里住着,已经找人盯紧了,但情况并没有很乐观。”几人有点儿烦愁的说道,毕竟他们根本就听不懂波斯商人说话。
    但是从经验来看,这几个人,不像是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