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刺棠 > 第74章 桑榆非晚(一)
    虽说年?来边境有乱,但大胤已许久不见一年?两狩之事,落薇提议此事,遭了政事堂上下反驳,午间宋澜来见她,她只是?淡淡地道:“高祖皇帝以武得天下,四时勤勉,春巡秋狩,陛下岂可不效先祖之勇乎?”
    宋澜把玩着手中的琉璃珠子,松口同意了。
    玉秋实及其党羽以谋逆罪论死后不久,便是?宋澜的生辰,少帝及冠,当加国之重礼。汴都上下同贺三日,乾方殿也撤去?了虽已长久无人、但昭示着辅政重权的水晶珠帘。
    朝中先前是皇后与太师共同辅政,如?今太师已死,昭帝亲政,皇后的处境不免就变得有些微妙。
    从前便有许多臣子对女子干政之事极为不满,虽知帝后情深不能明言,但上表中多少有些明讥暗讽,幸得皇后先有置帘不朝的举动,如?今更是在政事堂朝会上交出了辅政金印,直言自此再不插手朝政。
    于是?众臣大赞,一时将皇后“虚帘还印”之事传为佳话?。
    宋澜本以为玉秋实死后要费一番功夫才能从落薇手中将金印拿回来,见她敬上金印,颇感意外,当着政事堂诸人之面不好多说,扶她起身的手却紧了一紧。
    不知是她敏锐地感受到了他的心思,还是?另有打算?
    只是?这副恭顺姿态,倒叫他一时无话可说。
    落薇交出金印之后便提出了重阳秋狩一事。
    为抗西野,高祖曾在谷游山外修建哨鹿围场,于秋分前后游猎半月,只是?此后君主不爱戎装,渐渐废置此地,将狩猎挪至汴都近郊,时间也缩至三四日内。
    今春的暮春场狩猎因遇刺杀之事,甚至全未尽兴。
    落薇开口提出此事,宋澜便知这金印定然不会交得如?此容易,只是?燕琅将要离京,他倒是?好奇落薇想做什么,便顺水推舟地同意了。
    朝议散去?,落薇在藏书楼门前遇见了已然年迈的陆沆。
    陆沆在外流离几年后,薛闻名失势,高帝便将陆沆召回朝中,重启为御史中丞。刺棠案后,薛闻名投靠玉秋实,陆沆借机引退,只在琼庭领了个闲职,再不过问朝中风云。
    是以他便平平安安地活到了如?今。
    东山一别后,相见只在朝野之中,落薇意外见他,心中想起不知如何的邱雪雨,正是?百感交集,陆沆便上前来行礼:“老臣给皇后娘娘请安。”
    “陆老有礼。”
    落薇将手中几封书卷交给张素无?,嘱咐他先行,随后同陆沆一起缓缓踱步,毫不意外地听?他问起:“听闻娘娘撤帘还印,自此不再过问政事了?”
    落薇便笑道:“本就是无奈之举,如?今陛下长成,我又何必白占骂名、把权不放,权势功名如?浮云,陆老比我更懂才是?。”
    陆沆却摇头:“娘娘啊,老臣不信娘娘不知,陛下他……并非先太子。”
    这话?说得可谓大逆不道,落薇眼神一冷:“陆老这是什么意思?”
    陆沆丝毫不惧,只道:“眼?下陛下虽已弱冠,观其三年政事……若无太师与?娘娘压着性子,臣只忧虑……”
    落薇打断道:“陛下雷厉风行,自有少年?气魄。”
    陆沆连连叹气:“娘娘岂不知老臣言下之意?”
    他侧头却见落薇毫无?愠怒之色,只是?含笑不语,心中一动:“莫非娘娘另有打算?”
    落薇仍不言语,陆沆刚要再问,便听见一声“恩师”。
    抬头却见是?许澹,许澹见落薇亦在,又惊又喜地过来行礼,落薇打量了他一眼?,有些诧异:“小许大人竟是陆老门下之客?”
    陆沆道:“师生之谊不提,我已半退,实在给不了泊明多少前程仕途。”
    许澹便道:“只是投缘罢了。”
    落薇抬头看天,与?二人辞去?,去?前还意味深长地道:“陆老收了个好学生。”
    张素无?已被她遣回宫去?,与?这二人告别后,落薇一个人沿着藏书楼前的长道走了许久,顺着红墙尽处,登上宫城远眺。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分,远天彩霞遍布、盛大辉煌。
    天阔云高,她闭上眼?睛,微微张开双臂,任风吹乱鬓角的发丝。
    这一日的云彩,与?她当年?在御史台上同玉秋实和他背后的宋澜对峙时一模一样。
    只是?对侧已是?遥遥无?人,台下也不闻《哀金天》之声。
    高天依旧如?故,每一场荒谬的戏,总归有落幕的时候。
    她睁开眼?睛,转过身来,却意外瞧见叶亭宴站在宫墙之下的明光门前,正仰着头,专注地看她。
    他身着绯色官袍,手持一枚洁白笏板,戴直角幞头,长长的帽翅在风中微微颤抖,一丝不苟的模样。
    想是离宫的时分经行此处,抬头看见了她。
    也不知他站在那里看了多久。
    二人隔着秋风对望,太阳渐落,将她笼在一片金光当中,叶亭宴眯了眯眼?睛,躬身一礼后,转身离去?了。
    相见如?此之多,这好似还是他第一次先行离去?,落薇想。
    *
    秋风起时,燕琅进宫拜别帝后,随即同他带来的十数兵士一齐踏上了返回幽州的路程。
    同日,宋瑶风获封陈国长公主,定于重阳之后离京归藩。
    宋澜派人将燕琅一路送到了幽州城外的平韶关?。
    落薇亦派了多人前去侍奉宋瑶风,将她护在公主府内,公主府上下守卫森严,滴水不漏。
    帝后二人之间保持着这样彼此心照不宣的平静,却逐渐剑拔弩张起来。
    这对峙除却二人之外,并无?第三人知晓。
    百官眼?中,皇帝亲政、初露头角,皇后隐退,专心打理禁宫事务,实在是再平静不过的。
    谷游山秋狩一事虽初遭反对,但政事堂再三议事之后,认为皇帝初亲政,若能以秋狩一事立威,也不失为一件于国有利之事。
    台谏二院沉默几日之后,也诡异地上表附议了。
    靖和四年?重阳,昭帝重启谷游山外围场,举行了三朝以来第一场盛大的秋狩,皇后随行。
    宋澜提拔的禁军首领彦济与朱雀同随,叶亭宴则被留在了城中。
    初日,帝至围场外,令搭高台以观。
    次日稍息之后,左右引哨放鹿,宋澜持雕弓金箭,一箭射偏,只擦破了那只鹿的脖颈。
    受惊的鹿四处逃窜,手下连忙张旗,将其围困于人墙之间。
    落薇站在宋澜身侧,笑道:“陛下不必心急。”
    宋澜看了她一眼?,忽而道:“阿姐射艺远精于我,何不搭箭上弓?”
    落薇深深地回望过来,看了他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好。”
    她随意取了一把手边的弓,又抽了兵士一只铁箭,宋澜不意她会应下,正在发怔,却听?见她说:“陛下与我一同射箭罢。”
    于是?二人一同拉紧弓弦,随着那只受惊的鹿挪动箭头,彦济见状,忙令众人擂鼓助势,鼓点渐次急躁,在一遭之后,鼓声最?最?急促之时,二人一同射出了手中的箭。
    宋澜放下手中的弓,眼见落薇那支平凡的铁箭擦着他的金箭而过,竟在疾风之中将金箭的箭势带歪了一寸!
    于是?二箭同中,金箭射中鹿腿,叫它哀鸣了一声,而落薇的铁箭射入了方才擦破的鹿颈处,一箭毙命。
    便有人拔了双箭,欢喜呼道:“帝后同射,大胤洪福!”
    宋澜转头望去?,额间忽然落了一滴冷汗。
    落薇没有看他,笑吟吟地整着手中的长弓,意味不明地叹道:“中州有鹿,必引天下共逐。陛下林间得鹿,准头却不足,纵将它放归台下,还是?便宜了臣妾,承让了。”
    他伸手将额间的冷汗拭去?,竟感受到了一种隐隐破土的兴奋之情。
    隔着帘幕勾心斗角了如?此之久,今日,他终于确信了对方想要的是?什么。
    落薇眼见宋澜面上的神色变了又变,却一言不发。
    她没有开口催促,最后还是宋澜先敛了不豫,握住她手中的长弓,扬声笑赞道:“阿姐的射艺还是这样好,不愧是?……”
    宋澜没有往下说,落薇心照不宣,同他一起开怀大笑。
    周遭的兵士不明所?以,便继续擂鼓,预备唤京郊大营的兵将上前来,呈请皇帝观阅。
    二人在高台之上共同看了一场阅兵。
    当日夜里,叶亭宴在府中接到了宋澜漏夜送来的密信。
    信中叮嘱他立即持宋澜从前赐给他的玉牌入宫,同禁中彦济的弟弟彦平相会,先保护成慧太后,随后将留守禁军散于内外皇城十三道门前,伺机观察有无?异动。
    宋澜这封手信写得条分缕析、不慌不乱,况且信中点明的几?个禁军统领,连带着彦平,都是?他最?亲近的手下。
    他提前将这群人留在城中,像是?早有准备的模样。
    叶亭宴将手信看了三遍,手越来越抖,周楚吟揉着眼?睛进门,抢过手信看了一眼?,也霎时清醒了过来,不由惊愕地喃喃自语:“这是什么意思……”
    “果?然如?此,谷游山之行……”叶亭宴一字一句地用力说着,险些咬到自己的舌尖,“皇后要谋反!”
    他将手信弃于地上,恨声道:“宋澜岂能猜不到她意?心急,太心急!”
    他说完这句之后,按着眉心,平静了一会儿才道:“罢了,取我剑来。”
    周楚吟一言不发,将手边的剑直接放在了他的手中。
    *
    是?夜,落薇与?宋澜分宿帐中,约莫三更时分,落薇端了一碗羹到宋澜帐中相寻,门口侍卫敛目放行,落薇屏退了众人,放下手中的碗,缓慢地走到了榻前。
    她刚刚开口唤了一声“子澜”,便突然发觉,榻上是?空的。
    宋澜并不在此处!
    随即门口有人吹了个口哨,禁军急急闯入,将她围困其中,为首的彦济抱拳向?她行了一礼,带些讥讽口气道:“娘娘,陛下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