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刺棠 > 第37章 明月前身(四)
    在?这样的月亮之下,落薇牵着宋澜的衣袖,走过那条她曾经以为自己走?不下去的御街。
    四下寂静无声,巡城禁军都被抽调去了别处,是而这里的狼藉仍旧无人收拾。上元刚过了两日,家家户户却门庭紧闭,似乎是预料到了?禁中有变,不敢出门涉事。
    御街的尽头是皇城的东门,平素众臣入朝时皆行此处。
    立在?东门之外,隐隐能见皇城之内最大的祭祀宫殿燃烛楼,因平素烛火明耀,先帝便为东门挂了?一块匾额,称此处为“明光门”。
    现今燃烛楼中无人点火,一片漆黑。政事堂诸臣得了?消息,都守在?明光门之前,禁军和?左右林卫持剑肃立两端。
    落薇来前,玉秋实身后的豪爵世家正与台谏的文臣吵得天昏地暗。
    汴河湍急,又是冬日,储君尸骨遍寻两日不得,怎会有生还之机。兼之帝崩突然,未能留下遗诏,谁来承继大统,成为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因而众人甚至来不及商议先帝和?先太子的丧仪,便聚在?了?明光门前。
    承继是关乎国祚的大事,诸臣心中十分清楚,眼下稍有不慎,便是一场牵连甚广的流血政变。
    皇长子早已之藩,承明皇太子行二?,三大王宋溢之母为世家女,又与世家结亲,因而有爵人户如今皆道,论及长幼齿序,皆应由三大王承继。
    但三大王于文墨一道无甚天赋,资质庸碌,在?资善堂时便不为众位先生所喜,故而文臣不满,商议后道五大王宋淇钟灵毓秀、天资非凡,比三大王更合适些。
    至于四大王,是个吊儿郎当、沉溺美色的纨绔子弟,先帝训斥过许多次,七王年岁太小,众人皆不做他想。
    一派道三大王庸碌,无治国理?政之才;另一派则道五大王沉溺书法绘画,是玩物丧志之相。
    两派正是争执不下,苏舟渡身死后便登阁拜相的玉秋实忽地淡淡开了?口,称六王虽年幼,却是承明皇太子最为亲近的兄弟,他多年来在?资善堂修身养性,是为了?藏拙才不显眼。
    玉秋实早年在?资善堂做过宋澜的开蒙老师,如?此言语,当?即便有人倒向了?他侧。
    有御史在人群之后冷笑:“大行皇帝甫去,宰辅便欲效赵高李斯之流挟持幼帝,不知是何用心?”
    亦有世家公侯不满,阴阳怪气道:“宰辅偏心自己的学生,也?要顾着名?声才是。”
    玉秋实便怒道:“老夫不过为六王启蒙,之后便不再往来了?,萧国公说这话,实在?诛心!”
    虽不知他此言是为了给旁人做遮掩,还是真心拥立后企图分权,话音一落,宋澜便成了?玉秋实抛出来的靶子。
    朝野中人各怀心思,怎么肯冒一丝风险?
    仅仅两个时辰内,宋澜便遭了三回刺杀。
    最后在金天卫的保护下,他才逃出皇宫,求到了?苏府的祠堂。
    落薇执天子剑到明光门前时,两派的纷争仍旧没有落下帷幕。
    纠葛之间,她?拔出剑来,斩了一个挑衅到近前的武官。
    那武官上一刻仍在叫嚣:“苏氏虽有两代三相,可储妃不过一介女流,凭何执掌天子剑?牝鸡司晨、僭越礼法,这便是先文德公的好家教?如此看来,这煌煌盛名?也?不过是虚浮……”
    温热的鲜血溅到落薇的面上,她?平静地伸手?抹去,不合时宜地想着,分明不是第一次杀人了?,为何手还是这样抖呢?
    有人回过神来,欲开口大骂,却忽地发?觉,不知何时,燕世子已经带兵围了林卫和禁军。
    他走?近了?些,在?落薇身后慢条斯理地敲了两下剑柄。
    周遭霎时静了?下来,落薇将那把滚烫的天子剑高举过头,在?宋澜面前跪了?下去。
    “苏氏一门执天子之剑,愿拥立六王继位。”
    三大王宋溢是世家的傀儡,五大王宋淇平素从不关心国事,而宋澜得宋泠教导多年,并不是蠢笨之人,玉秋实只?做过启蒙老师,与他交情?平平,此时出面推举,不过是想为自己掌权寻一个狗脚天子罢了?。
    若是她?不出面,玉秋实便是肆无忌惮。
    若是宋澜不能继位,或许都不能活过今夜。
    落薇走?来的这一路,将一切想得清清楚楚,宋瑶风也全然没有阻止——她们都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而早在?刺棠案发?当?日,燕琅便得了?父亲的指点,连夜偷潜出城,将京郊大营的兵调回了皇城。
    就算落薇最终没有做出选择,他调兵来,好歹还能在纷争中护下城中的百姓。
    玉秋实瞧着宋澜面前跪下的落薇,与已然松动的清流一派,轻轻挑了?挑眉。
    落薇与燕琅出现在?此,便是为这无权无势的皇子添了一重砝码,她?和?朝中文臣自成一派,未来势必会成为与玉秋实夺权的对手。
    燕琅觑着他的脸色,情?不自禁地握紧了腰侧的剑柄。
    汴都是否会生变乱,如今就在宰辅的一念之间。
    僵持良久后,玉秋实终于松口退了?一步,压着众世家,恭敬地跪在了少年天子脚下。
    当?年,落薇以为他这番动作,是扶持傀儡的谋划被毁灭后的不满,如?今想来,那合该是一切顺利的轻松和愉悦。
    宋澜在?她低头之时与玉秋实交换了一个眼神,轻轻接了?落薇捧上来的剑,紧蹙的眉宇终于舒缓开来,目光在?那柄染血的剑上逡巡良久,似有怅然,更多是快意。
    正月十七原本是落灯日,如?今汴都一片昏暗,自然不需再除灯。
    尘埃落定的深夜,宫人们将今年庆贺的龙灯聚于燃烛楼后,焚烧首尾。
    灰烬在?火光中上飘,落薇站在?天穹之下,顺着它们消逝的地方看去,阴云这样多,可那轮比十五更圆的月亮竟然丝毫没有被遮蔽,它悬在?中天瞧着她?,像一只?清明的、不会流泪的眼睛。
    梦境便停留在这一瞬。
    温柔的夜风袭来,叶亭宴也?在?同时惊醒,他迷茫地看了?一眼,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倚在竹帘之前睡着了。
    他揉揉眼睛,看见月亮已然西斜。
    窗外的花树被月亮拖出了长长的影子,一直漫延到远处看不清的深夜当?中,他伸手?去扯卷起?的竹帘,手?腕却无力,只好扶着窗框站起身来。
    借着这来之不易的光亮,他看见自己右手手腕上一道泛白的伤痕,这才恍然发?觉,许久未见,它竟长得这样好了。
    连伸手?摩挲,都已经全然察觉不到痛楚。
    月亮西沉之后,影子也?会消失,然而只?要它在?,就与花树的树根联结,无论拖得多远,都会牢牢相系。
    他在窗前认真地思索了一番,若是极爱那花树,是做月亮好,还是做影子好?
    *
    礼部奏请皇帝上太庙,本意是全其敬天承德之美名?,谁料江南之雨落迟了也就罢了?,京中还偏偏流传起那首《假龙吟》来。
    因是假龙,皇帝祈太庙,上天才不肯降雨。
    宋澜虽然在?早朝上绝口未提,但朝中众人皆知小皇帝因此事动了怒,这下再无人敢提起?帝后至太庙还愿一事,宋澜这些时日下放金天卫收缴铜铃后,还遣了?近身的朱雀在?京中探寻,务必要将流传歌谣之人找出来。
    查了半月有余,一无所获。
    落薇提着食盒踏入乾方殿前,先听见了一声瓷器碎裂的声响。
    两个朱雀服色的侍卫从殿中悄无声息地退出来,面色有些狼狈,见她?站在?门口,微微颔首,算是行礼。
    落薇也?不在?意,挥手?示意刘禧带着众人退下了。
    乾方殿中没有点灯,宫人将大殿的门闭上,日光被切割为零星散落的碎片,落薇踩着这一地破碎的光华向空荡荡的殿中走?去,没有行礼。
    走?了?不到十步,她?便听见一声低低的“阿姐”。
    宋澜窝在龙椅的软垫上,穿了?深色常服,长发?挽了?个凌乱的髻,他面前的案上堆了?许多明黄封皮的奏折,案前则是砸碎的一地青瓷。
    落薇只?当?没看见,目不斜视地走过去。
    宋澜今日的衣衫放量大了?些,丝滑的锦缎在袖口堆了好几层褶皱,落薇放下手?中的食盒,十分安静地跪坐下来,将他腕口的衣褶一一抚平,触及最后一层,他的手?也?覆过来,玉石戒指凉得润泽,有酥麻的颤栗顺着手心绵延一片。
    落薇没吭声,反倒是宋澜摩挲着她的手背,犹豫了?良久,才开口道:“阿姐,京中……”
    他说了?这半句话,却不肯往下说了?,落薇的目光缓缓从他面上流淌过去,忽地站起?身,在?龙椅之前跪了?下来。
    “阿姐,你——”
    “子澜,你怀疑我?”
    宋澜起身扶她:“阿姐快起来,我怎么会疑你?”
    落薇不肯动弹,定定地看着他:“自从歌谣案后,你一次都不曾去瞧过我,当?初礼部奏请上太庙,我是为了你的声名考虑,不想竟有这样的事,竟有这样的人,借由这样的歌谣来诛你我之心!当初应礼部之准,是我之过,可若是子澜因此事疑我,今日之后,我不如?辞了?前堂去,自此再不插手政事。”
    宋澜见她目光之中隐有泪光,不由得先心软了?三分。
    除了怀恋宋泠之时,她?实在?是极少哭的。
    今日的泪水,却是为他而落。
    落薇不肯起?身,他干脆随着她?跪下去,将人拥在怀中哄道:“阿姐,我是从来不会不信你的。”
    落薇抬手?搂了?他的脖颈,声音似有哽咽:“上太庙时,你把叶御史和常学士留在宫中,难道不是为了?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