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 第94章 数学大国 怎能容忍被他国超越过去!……
    “各位,你们在研究哪个科目?有没有和我一样的?”
    “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我现在想去看这生物,关于我们到底是从什么进化而来的,这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也不知道我能不能一路通过考核,看到这部分的相关内容……”
    “若是本身在这一领域上有建树的人,大概通过考核能更容易些吧,进度一定比我们快。”
    “是这个道理,但是上哪里能找到啊,哎。”
    “这个嘛……要是上边诏令开办学校,到时候必然要征集相关人才……”
    说到这里,谈论的几人互相对视一眼。
    有人不由得率先开口道:“你们说……有没有可能?”
    无独有偶,类似相关的谈论话题不止发生在一个朝代之下。
    还有其他连带的波动和影响——
    “姐姐,我也想上学,资料库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我也有资格上学对不对?”
    “当然有,天幕都说了,我们都有资格,我们也不比任何人差。”
    “那我能上学吗?”
    “能的,相信姐姐。”
    ……
    “点不开,也查阅不了,一直到现在,资料库的内容都不对我们开放,还是没办法——”
    “也不是没办法,不是有为什么限制权限的‘前提条件’吗?”
    “嘶……你疯了!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我说什么了,不过就是想做出一些改变而已!不然的话,难道我们要一直这样下去?!”
    “可是这限制权限相关……毕竟是和上面有关啊……”
    “那又如何,到了现在,资料库都开了,结果我们还是什么都碰不着看不到,若是上面再没个反应……啧啧,你看会不会发生点别的事情?是他们傻,还是这普天之下的百姓傻?”
    “好像……大概都不傻吧……”
    “那不就更是了,所以你就等着看吧。”
    ……
    汉朝未央宫。
    刘彻突然问了个问题。
    “你们说匈奴那边,能打开这资料库吗?”
    众臣面面相觑,随即摇了摇头。
    “陛下,这应该不能吧?”
    “这上面没有他们的名字,所以应当是不能的。”
    “臣猜测也是这样。”
    刘彻嗯了一声,随即又道:“所以他们有可能抢我们这里的人才。”
    “这……”
    “或者是我们这里的人。”
    刘彻掀唇冷笑一声:“毕竟还有财帛能浮动人心,而无论是什么手段,有用就行了。”
    而且说到底,这种事情也阻止不了。
    刘彻收起冷笑,凝眉细思,半晌无奈叹了口气,好像无论如何,现在都只能往差不多一个方向来发展了。
    只有他们培养更多的人才出来,各方面的实力越来越壮大,永远走在前面,才不会瞻前顾后别人是否会赶超上来,也更不会过多烦忧外来的窥扰和觊觎,因为他们已有足够多的底气。
    想到这里,刘彻又是不由得叹息了一声,但随即又无奈摇头笑了笑。
    既然天幕都推着他们走到了这里,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更何况这说到底,也并非是不好的事情。
    “就按我们之前商议的……着人办学吧。”
    听见刘彻这样开口,众臣其实并不意外。
    因为显而易见的,从接下来的形势发展来看,他们必然是要如此去做才行,这样一来,才能培养更多人才出来,只是……
    “不知陛下想着重开展什么科目教学?”
    “是否要将精力去重点放在一些学科的发展研究上?”
    这是要好好想一想,是否要有侧重点,毕竟前期精力有限,而且……刘彻又看了看眼前小屏幕的资料库,像物理,化学和生物这几个相关模块,其内容和知识理论等,都基本和技术研究以及生产力发展相关,好像要格外重要一些……
    【说到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三个科目,就不得不提一下同样是理学科目,而且还是三大主科之一的数学了。】
    【想我国古代可是数学大国,而且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可是我国古代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发展源远流长,成就也是极其辉煌,并且根据数学本身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一是先秦萌芽时期,二是汉唐奠基时期,三是宋元全盛时期,四是西学输入时期,五是近现代数学的发展时期。】
    【我们的先民在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漫长历程中,就逐渐认识了数与形的概念,比如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大多为圆形或其他规则形状,陶器上有各种几何图案,通常还有三个着地点,都是几何知识的萌芽。】
    【而且先秦典籍中有“隶首作数”,“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的记载,说明人们从辨别事物的多寡中逐渐认识了数,并创造了记数的符号,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经有13个记数单字,最大的数是“三万”,最小的是“一”。】
    【一、十、百、千、万,各有专名,其中已经蕴含有十进位置值制萌芽。】
    【“规”、“矩”、“准”、“绳”是我们祖先最早使用的数学工具,要问数学有什么用?像人们丈量土地面积,测算山高谷深,计算产量多少,粟米交换,制定历法等等,可都需要数学知识。】
    【所以相传西周初年周公制礼,数学就成为了贵族子弟教育中六门必修课程——六艺之一。】
    【不过当时学在官府,数学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
    对了,数学。
    数学也是理科之一,还是三大主科之一。
    而且天幕说起数学,这他们大部分人都算是熟悉。
    “我们是数学大国?”
    “快看数学相关模块,现在也在发生变化!”
    “既然我们是数学大国,而且还从这么早就有数学的萌芽出现,那成就应该更不会差吧?”
    “可天幕说数学全盛时期还是在宋元……”
    “还有西学传入,和近代数学的发展时期……啧,对于后面的明清两朝,可真是叫人观感复杂。”
    “谁说不是呢,反正我们绝对不能步了那样的后路!”
    “这是必然的,而且如今还有天幕在……对了,先继续听听天幕往下讲着数学的发展吧,我们也好更理清楚一些。”
    而且目前天幕讲了这么多科目,也不知道哪些科目是重中之重。
    对于这些科目之后的发展与落后,是否他们要现在更着重研究才行?那对于其他的,又是不是要暂且先放到一边?
    随着科目越讲越多,而且听了天幕说的那些话,不少人的确都产生了这样的思考。
    不过一时之间,还不能太早下定论。
    还是暂且先听天幕继续说下去。
    毕竟这听着,数学也很是重要。
    【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在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的出现,以及生产力的提高,加上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新的生产关系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像我们之前说过的,这个时期私学也开始出现。】
    【也因此,最晚在春秋末年,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完备的十进位置值制记数法,而且普遍使用算筹这种先进的计算工具。这个时期,我国古代的众多百姓已谙熟九九乘法表,整数四则运算,并使用了分数。】
    【而后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完成了向封建制度的过渡,思想界,学术界诸子林立,百家争鸣,异常活跃,为数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尽管当时没有一部先秦的数学著作留传到后世。
    但是,人们通过田地及国土面积的测量,粟米的交换,收获及战利品的分配,城池的修建,水利工程的设计,赋税的合理负担,产量的计算,以及测高望远等生产生活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数学知识。】
    【据东汉初郑众记载,当时的数学知识分成了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九个部分,称为“九数”,而九数的出现,则确立了《九章算术》的基本框架。】
    【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九章算术》。
    西汉时期与民生息,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以及发展,给数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当时的人们提出了若干算术难题,并创造了解勾股形,重差等新的数学方法,同时,西汉时期也很注重先秦文化典籍的收集以及整理。】
    【于是作为数学新发展,以及先秦典籍的抢救工作的结晶,便是《九章算术》的成书。】
    【《九章算术》称得上是我国最重要的数学经典,它之于中国和东方数学,大体相当于《几何原本》之于希腊和欧洲数学,并且在世界古代数学史上,《九章》与《原本》像两颗璀灿的明珠,堪称东西辉映。】
    【此外,《九章算数》还可以说是先秦到西汉数学知识的集大成之作。】
    秦王宫。
    嬴政听着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那《九章算术》的出现——是由于西汉时期,社会得到恢复与发展,给数学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不由得心绪逐渐复杂起来。
    为什么《九章算术》在西汉时期才成书……
    除了作为数学新发展以外,还有对先秦相关文化典籍的抢救,收集以及整理。
    虽然天幕没有明确指出,却不得不指明一个问题。
    这大概又是有他的原因在。
    为了结束列国纷争,建立和维护统一政权,少不得要做出某些牺牲。
    但嬴政才逐渐更深刻的发现,这些牺牲都具体包括了什么。
    若是没有往后的变化以及发展,若是一直这样下去,那是不是又会错失更多?
    想到这里,嬴政不由得缓缓吐出一口气。
    要不是有天幕在,这一切都还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