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 第85章 奇葩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各朝代有各朝代关注的重点,就比如宋朝和明朝。
    别的朝代重点都是皇帝,结果到他们这里……能上榜的皇帝就没有几个。
    有的上榜了也是勉强,所得数值简直少得可怜。
    不过天幕到底没把他们的路给堵死了——
    比如有朝代皇帝虽然没上榜,但因为先前发生的,如那宋高宗赵构已经退位,即使是还没有出现有功德的皇帝在,但历史已然改变,若是判定往好的方向发展,则因为那上榜的岳飞,便有额外的数值加分。
    如此一来,哪怕当时的在位皇帝没上榜,但结合当下判定,倒是也可以有资格使用和查看资料库等。
    可能够得上岳飞那样人物的又有几个?
    剩下不能上榜的,没有资格的,除非自身之后持正而为,以及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使得当下社会境况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此逐渐积累功德功绩,那其后或许可达到最低上榜数值,从而有资格上榜,也有使用和查看资料库的权限资格等。
    否则的话,要不然就是像这样继续干看着,要不然就是……干脆“退位让贤”好了。
    这个不行,自然是有其他能行的,毕竟总不能真就干看着吧?!
    也太丢人了!
    不止是当下丢人,单看整个功德阵营中的情况都觉得丢人!
    像朱元璋看着那阵营排行,就不断叹气发愁。
    这总的数值,能查看多少资料?
    再和前面一对比,又是想要叹气,这脸都不知道往哪放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联系后世的那些不肖子孙!
    刚想到这里,朱元璋便也听到【叮——】的一声。
    包括其他历朝历代的人在内——
    来了!天幕终于又开始了!
    而这一次,天幕开始之后,眼前的小屏幕竟然也没暗下去,还依旧存在,并且仍可看到上面的全部内容。
    【大家好,又再次和大家见面了。】
    【在说这期的视频主题之前,想先承接上一期视频遗留的某些问题,再和大家聊聊。】
    【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像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这三个千古一帝,当他们的长子,着实也是心酸和倒霉,每一个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而且也不止是他们——】
    【在教育问题上,像宋朝和明朝,其之后那些为帝的子孙后代,大多更是除了软骨头之外,就是“奇葩”居多,心酸倒是不心酸了,倒霉倒是不倒霉了,只是更气人罢了。】
    原本就很是心塞的宋明众人:“……”
    宋朝至少还清楚基本每个皇帝是什么样的,早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是明朝众人……他们之前还不甚清楚。
    虽然早有听过天幕的只言片语,但总归是有些侥幸心理,结果现在看了这功德名单……
    岂止是一个心塞能够形容!能上榜的竟然就那么几个皇帝!
    这和宋朝的情况相比又“差”到哪里去了?!
    简直是一样的心塞和丢人!
    那些个没能上榜的,究竟是做了什么啊?
    【先说一下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教育问题——】
    【比如李世民的前太子李承乾,因随着年岁既增,再加上患了足疾,开始逐渐叛逆起来。】
    【原本还可有纠正和扳回的余地,但是李世民却“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如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
    【之后又令刘洎,岑文本与马周递日往东宫,与太子李承乾谈论。】
    【然而这些谏臣们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李承乾?】
    【一味的进谏,又是否能够将李承乾已经出现偏差的行为纠正过来?】
    【因为通观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就能发现其共同点——】
    【这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最后却根本得不到期望中的效果。】
    李世民不禁诧异的张大了嘴。
    这……这不对吗?
    这难道是有问题的?!
    【举一些例子,比如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
    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
    【相比之下,孔颖达更是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过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着面痛加批评指责,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
    【结果就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
    【至于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
    【再比如李承乾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并称他为称心,李世民闻之大怒,竟是直接将称心杀死,遂导致李承乾非常伤心,在宫中为自己死去的男宠立室,让宫人日夜祭奠。】
    【而且李承乾还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并赠予官职,除此之外甚至经常为称心哭泣流泪。】
    【也因为此,李承乾与李世民之间的隔阂也是越来越深了。】
    听到这里,李世民眉头蹙得更紧。
    他倒是听出了一点问题,但……不都是如此吗?
    那不然还能怎么办?难道要放任承乾就那样荒唐下去……?
    【李承乾固然有错误之处,但这样相当于一味逼迫,并且几乎是没有任何沟通的教育方式,也着实是令人窒息。】
    【所谓越打压,手段越强硬,就越会有很大的可能导致孩子越来越叛逆,也越会引起孩子的触底反弹。】
    【李承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李世民也是对李承乾爱之深,责之切,从来就没动过更换太子的念头,但架不住李承乾由此多思啊。】
    【看看有多少人批评他,否定他,好像他哪里都做得不对一样,哪里都做得不好一样,处处受限,处处得不到承认和夸赞,再加上自身有了足疾,更是由此打击了自信心。】
    【从一个备受瞩目的太子,再变成现在这样,这怎么能不叫他变得敏感又自卑?】
    【再加上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还因为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使得其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一样,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
    【先是赐“物万段”,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李承乾能不多想?】
    李世民不由得张了张嘴,却突然就说不出来话了。
    听着这些话,他心中竟也难免心酸起来。
    设身处地想一想,若他是当时承乾的处境,又会是何种心情与想法?
    身处其中或许是察觉不到,也勘破不了真相如何,如今被天幕这样道明,才竟是颇为无言以对。
    【当然即便如此,李世民也不想废太子,甚至煞费苦心的将魏征任命为太子太师。】
    【此举的目的就是意在告诉众人,他是绝对不会废掉李承乾这个太子的,但其实重点不是给李承乾增加多少助力,而是如何教导和掰正李承乾才是,可惜李世民还是不懂,并再次用错了方法。】
    【结果就导致李承乾逼宫谋反,李泰还有了谋嫡之心。】
    【而到最后,李世民深知“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于是只能果断立了年幼却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其目的就是要能够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以及李治这三个最心爱的儿子。】
    【真是倒也可怜了李世民的一片拳拳爱子之心了。】
    【但不得不说,最终导致这种不可挽回的结局,这其中李世民的错误教育行为等,也着实是重要促使因素。】
    【要是李世民能看看现代相关的教育知识,没准儿还能发现自己这种行为的激进之处,还有他找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的,也真是“太会想当然”,学问上也许没什么大问题,但这教书育人的问题上,又哪有这么简单呢。】
    到这里,不止是李世民心情复杂,先前被提到名字的众人也是心情复杂。
    ——致使太子最后逼宫谋反,竟也有他们的原因在?!
    这简直叫他们不知该说什么是好了。
    而后众人下意识看向身前那资料库中——
    其中教育和育儿相关,难怪也会被放入其中,所以这竟也是一门学问吗?
    【再说一下和汉武帝相关的巫蛊之祸,以及其太子刘据之死。】
    刘彻还没来得及多思,听到这里,立即又凝神起来——终于说到这里了!
    所以他晚年的“巫蛊之祸”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前天幕结束,他可是拉着自己儿子交谈了一番,能明显感觉那小子有些许别扭情绪。
    不止是刘据,刘彻也是难免有些别扭,好像长子的死和他有关,可他还什么都不知道。
    【巫蛊,即为一种巫术。】
    【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
    【而巫蛊之祸便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前后约三年时间,所牵连死亡者达数十万人之多。】
    “什么?!”
    刘彻一时间都被震住了,满脸的骇然震撼之色,简直不敢相信天幕所言!
    前后约三年时间,牵连死亡者达数十万之多?!
    这……
    【我们现在知道巫蛊和巫术等,就只是一种封建迷信行为,是假的,但当时的人可都不知道,并深以为然。】
    【所以这件事的发生背景在于——后宫有多位佳人为了重新获得帝王的恩宠,于是诸位妃嫔多邀请女巫入宫,试图以巫术达到目标,同时对其所嫉妒者便施以巫蛊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