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458.第458章 大封文武
    第458章 大封文武
    类似这样的话,张和已经想说很久了。
    征服别人,侵略别人,最后还冠冕堂皇说是为了他们好。
    也就是西方那种地方,才能说出那么无耻的话来。
    华夏文明体系做这种事情,少不得还得遮遮掩掩,三让三辞,最后‘被逼无奈’才接手过来。
    张和不想那样玩,大汉朝廷自己那么玩就够了,难得出来,那自然怎么自由怎么玩。
    “那么,本王现在宣布!”眼看番兜城已经整理完毕,张和召集文武,“大汉附属,夏王国正式成立!同时番兜城从今天开始,改名新汉城!”
    说实话,都已经跑到那么远,就算张和直接称帝,自然也不会有谁拦着他。
    不称帝,说到底还是为了方便回大汉继续薅羊毛。
    未来陆续还是要派人回去,从大汉招募一批百姓过来。
    短期内,只需要限制汉女的婚事,不许她们嫁给外族就好。
    长时间内部通婚,会导致遗传病的概率提升。
    不过到底是有好几万人,没有五六十年,怕是都不至于担心这个问题。
    有五六十年的时间,还没有能从大汉招募一批百姓过来的话,那这个王国毁了也毁了。
    到底是要从这里开始建国,番兜城这个名字听着不舒服,也懒得取个西方的名字。
    最后大家商量一番,张松觉得可以叫做新始城,意味着新的开始。
    问题张和不太喜欢这个名字,主要是谐音不太美妙。
    最后贾诩出面,说不如叫新汉城,这个名字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就确定这个名字。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个名字比较多人认同,那就是‘归化城’。
    可这里短期内要作为王国的都城,一群汉人住在归化城,到底是谁归化谁来着?
    这也是这个名字,最终没有被选上的原因。
    “今年就算了,明年开春,派人回去大汉报喜。”张和端坐衙门上位,这里暂时是他的‘王宫’。
    异域封王和普通的郡王不同,国界多大看张和的本事,而不是依靠大汉的册封。
    不如说只要不接壤,那么国内的所有事情,张和说了算。
    于是自然的,也不是按照大汉的郡国制度来任命官员,而是按照传统的王国来任命。
    基本上就是按照朝廷的标准任命,只是帝王变成国王。
    名义上,这个国家附属于大汉朝廷。
    “贾诩为太尉,张松为司空。”张和吩咐。
    “遵旨!”两人回道,按说是王国,那就不能叫圣旨。问题不大,改为王旨就好。
    “接下来的事情有些离经叛道,不过现阶段也只能这样……”张和看向众人,“邹玉,为王国大司农。甄宓为少府,伏寿为太常,蔡琰为司徒!”
    居然是女子为官?
    而且一上来就是三公九卿级别的?
    更别说,还是后宫当政?!
    这何止是离经叛道,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安心好了,基本就三年,最多六年。说到底还是你们履历不行,六年时间,给寡人爬上来,可行否?”张和看向众人。
    “行!”众人纷纷回应,男人不能说不行。
    带来的文武,大多履历都不太够,直接任命的话,有点太便宜他们了。
    所以按照张和的意思,先考核个几年再说。
    反正尚书台的权力,他会进一步提升,如此三公九卿实权就进一步虚化。
    就看这帮尚书,六年的时间能不能爬上来。
    当张和领悟到三公九卿这个级别,个人的实际能力已经不是重点,他就有这个打算。
    与其让三公九卿负责大部分的实际政务,因为派系争斗的关系无法落实,不如提升尚书台,让他们来负责实际的政务。
    至于三公九卿,他们要争就随便争,不管党争到什么程度,最多是新的政策确定会存在问题。
    落实方面不存在问题,毕竟谁出问题张和就找谁算账。
    基本已经全权负责实际政务的尚书台,到时候可就没借口推脱责任,或者甩锅给三公九卿了。
    “尚书台问题……”张和看向众人,稍微知道一些内幕的,都已经打起精神来。
    “顾雍为尚书令!”张和宣布,顾雍是蔡邕的弟子,算是自己人。
    且很早就来并州任职,政务方面的经验不低。
    “遵旨!”顾雍很开心,这个重要的职位归自己了。
    “尚书侍郎,荀谌。”张和继续宣布。
    荀谌属于刚刚投靠,不过才能是有的,得到荀攸的力荐,于是给他个机会。
    本来侍郎有两个,可有这个能力和履历的暂时没有。
    就连诸葛亮,都是放在尚书台当个尚书郎。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出仕,之前也仅仅是处理一些军中的杂务。
    张和相信,就诸葛亮的天赋和才能,六年内爬到尚书令不成问题。
    所以原谅自己没有学刘备,刚出山就委以重任。
    要说刘备也是急病乱投医,正常来说一个从来没出仕过的年轻人,上来就委以重任也不太现实。
    这不曹操派人来征辟,也只是走正规流程,诸葛亮就算出仕,大概也得从郎官做起。
    “接下来几个职位,同样是寡人任性的结果。”张和宣布,“伊籍为太常掾,甄尧为大司农部丞,卫毅为卫尉丞,吴懿为光禄大夫,夏侯兰为廷尉正。”
    这些都是九卿的属官,问题有些职位似乎没有主官。
    不过以大家的头脑,自然是看出来,履历不够,所以先干一段时间属官。
    以后履历够了,再提拔上去。
    不过话说回来,就卫毅的履历,直接担任卫尉问题也不大。
    甚至吴懿的话,不说光禄勋,光禄丞要说也没什么。
    尤其是夏侯兰,居然是廷尉属官里最低一级的廷尉正。
    周瑜和徐庶却是神色古怪,毕竟名单里面没有他们两个。
    “接下来,是武官方面……”张和说完看向徐庶和周瑜,“你们两个是全才,要说文官武官都可以,不过履历还差点,给你们在战场上多捞点战功回来。”
    顿了顿,继续宣布:“张绣为平东将军,马超为安东将军,孙翊为偏将军,负责镇守新汉城!”
    理论上不仅是镇守这里,可能还要向东和向南继续攻打,开疆扩土。
    更别说目前这里是王城所在,算是把大后方交给他们来镇守,可以说责任重大!
    “遵旨!”三人连忙出列。
    众人不免看向马超,当初他接受改编,张和就许诺让他负责东面的战区,如今算是履约了。
    “周瑜为平西将军,赵云为平西将军,负责西面的攻略。”
    “遵旨!”
    “徐庶为平北将军,庞德为安北将军,负责北面的攻略!”
    “遵旨!”
    “张任为平南将军,黄叙为安南将军,负责南面的攻略!”
    “遵旨!”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