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438.第438章 远征规划
    第438章 远征规划
    本来大封赏,几兄弟都是很高兴的,从底层一路熬到现在,总算是熬出头了。
    接下来就是享福的时候,顺便继续为大汉开疆扩土。
    虽然还不到四征的程度,不过基本也不需要他们经常外出作战。
    接下来几年,可以好好安定一下,顺便调教调教自家的崽子们。
    外出征战的这几年,这帮家伙都成猴子了,还是猴大王级别的。
    可兄弟里面最小,同时也是最出息的那个,已经不满足于大汉,打算远征域外。
    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很清楚张和离开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又疑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最后就是有些惭愧,与张和比起来,自己也太没有进取心了。
    “要不俺也找个地方远征过去?”张飞拉着四兄弟喝酒,喝高了少不得问了句。
    “涿县张家就我们两个混得不错的,我去域外封王,兄长不留下来,涿县张家谁来扛鼎?”张和反驳道,“再说,大哥故意任命兄长为镇西将军,兄长还不明白为什么?”
    目前而言,镇西将军乃西进的最高指挥官,即是西进的速度,由张飞来决定。
    很显然的,张飞没有迅速西进的必要,可能会影响升官的速度,这是代价。
    张家有一个家伙域外封王,那么另外一个的升迁速度就要下降。
    可话说回来,向西也不仅是朝着西域进攻,朝着羌地,也就是高原进攻也是个主要方向。
    田豫已经开始进入羌地,去习惯那边的海拔情况。
    等田豫进一步推进,乐进会跟着过去,彻底占领整个高原,朝廷预计费十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也是给张和迅速推进,然后建立王国的时间。
    “如果是进入高原的话……”张和拿出舆图,“从这里进入印度平原,也是不错的选择,向东可以一路到南中附近,若把这条路打通,那么以后就有个南方丝路。”
    要说过去的丝路,似乎也就是到大宛那边,月氏国都没有到。
    话说现在这个时期,已经没有月氏国了,除了西域,便是大宛,乌孙和康居国。
    继续向西,便是贵霜帝国。
    至于印度平原,基本都是各种部族,没有统一的政权。
    比起向西,张和比较推崇向东。
    东北三省很有发展的潜力,同时灭掉高句丽和倭国,也属于穿越者的情怀。
    可这些地方距离大汉太近,直接建国的话,怕是有人要睡不着觉。
    退一万步说,让朝廷有个攻打的目标,也能少点把注意力放在西域这边。
    至于南方,估计在江南彻底开发出来之前,朝廷不会有继续南扩的想法。
    尤其继续向南的话,海船就必须要大量建造。
    就算收编不少水军,可从水军转化为海军,这需要不少的时间,五到十年大概不会南下。
    “原来如此,还可以这样走啊!”张飞若有所思,按照这条路线。
    二十年内绝对能征服印度平原,然后陆续把汉民迁居过去。
    “不是,达道,这印度平原不是你要占据的吗?”张飞突然想到什么。
    “这里距离大汉太近,占据这里没多少意思。”张和回道,“我打算帮助大宛和贵霜灭掉康居国和乌孙,并与两国达成同盟。之后一路向西,把大食打下来,以这里作为跳板,攻打大秦。”
    以大宛和贵霜帝国作为缓冲,大汉向外扩张,首先要面对的是这两个势力,然后才是自己的王国,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应。
    甚至自己不在了,自己的子孙也能借助这两个势力,与大汉交好或者宣战。
    在张和看来,这是最好的结果,就如同后世华夏和毛子中间那片军事缓冲区一样。
    真要开战,大概会在那边打起来,反正战火都烧不到自己家。
    “原来如此……”三兄弟看着舆图若所有所思,张和看着是在说明自己的建国思路。
    实际这个对他们三人来说,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以后若要域外封王,到底要怎么做,好歹有个思路。
    当然,他们三个大概率不需要域外封王。
    “达道,还会回来吗?”关羽问道。
    “外面那么精彩,世界那么大,征战和建设都要时间,哪里还有时间回来?”张和摇了摇头,“撑死定期写封信回来,顺便带一些当地的特产回来便是。”
    张氏商会还在华夏,源源不断为他提供物资补给,甚至招募人手过去。
    到时候,至少会留下两个孩子在大汉。
    张珩是刘备的女婿,自然是要留下来的,算是张和这一脉的代表,在华夏这边发展。
    另外留一个孩子,负责以后接管张氏商会。
    在这之前,商会暂时交给张飞这一脉管理。
    不出所料的话,张飞那幼子张博,大概会负责商会的经营。
    不如说二代里面,总得有个人接受这件事情,哪怕因此牺牲一些东西。
    比如说自主权,比如说一些儿时的梦想,比如出仕为官的机会……
    张和目前有六个儿子,留下两个倒也没什么。
    也是预防万一,万一人真的那么衰,西征的过程中全军覆没,好歹也有血脉留下来。
    “喝酒,不说那些没意思的!”张飞高呼。
    按照张和的意思,明年启程之后,基本就没有见面的机会了,想想都难受。
    关羽和太史慈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心情不好,就借酒消愁,最后给这两兄弟灌得七荤八素的。
    “嗝~~达道……有时候觉得,不容易醉,也不是什么好事……”张飞打了个酒嗝,略微不满的说道。
    自从张和为他解决体质问题,他喝酒就不太容易醉,醉酒也能维持一定的清醒。
    如此以来,就不太容易犯错,也不会撒酒疯乱打人。
    问题想大醉一场的时候,就很不容易。
    人喝酒,有时候并不是说这酒多好喝,就特么想要喝个醉。
    “兄长,你怕是打算故意喝醉,然后撒酒疯揍我一顿吧?”张和反驳。
    “不不,就算不喝醉,也能揍你一顿。”张飞直接出手,“伱这小子不道义,居然要一走了之。俺难得有个弟弟,就那么十来年,结果弟弟又要没了!”
    “我只是远征,又不是去哪里。以后兄长若乞骸骨,也可以把事情交给下一代,过来我这里聚聚。再说,还有两个侄子给你管着不是?”张和笑道。
    “都乞骸骨了,那得多老?去你那里一趟,我还有机会回来?”张飞反驳。
    人家乞骸骨是为了落叶归根,你特么的要让自家兄长客死异乡不成?
    当然,这话他就不说了。
    “哪里,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哪里都一样。”张和回了句。
    远的不说,这汉代多少豪族,在地方任职,然后就在这里扎根下来的?
    黄香之子黄瓒,也就是黄子廉当了南阳太守,就在南阳发展南阳黄氏,后来又有一支跑去零陵居住,为零陵黄氏。
    于是黄忠和黄盖,按照族谱实际是族兄弟,都出自黄子廉这一脉。
    自己远征域外,自然也会在域外发展张氏一脉,跟着过去的人,自然也会在那里扎根下来。
    以后涿郡张氏为嫡系,域外张氏为旁系,若干年后也有可能反过来……
    所以这落叶归根,也没必要卡得那么死,家人在的地方,那也是根啊!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有一说一,如今这春节,老人过去孩子那边过春节逆春运开始多了。
    其实我个人也觉得,一家人在的地方就是根,没必要说自己家在那里,自己的祖先葬在这里……
    就说现在,老一辈还会扫墓,八零后扫墓的人也少了。新一代的大概都把老人送去墓地,毕竟也没那么多山头给你土葬了。
    继续下去,墓地太贵了,可能都随便种棵树或者撒大海……
    墓地和墓碑都没有了,那祭祀怎么来?再加上如今亲情那么单薄,亲戚大概也聚不起来,总有一天,普通人而言家人在的地方就是根,没必要卡那么死了。
    不得不说,时代在变,有些风俗可能真的会逐渐被淘汰……
    我这边还能跟着叔伯去扫祖山和私山,可我没有儿子,女儿可能还会跟着去扫墓,可外孙那边,长大后大概就不会去了。
    我们这一脉没什么男丁,大概到我们这一代之后,就没什么人去扫众山和私山了……
    有点惋惜,也有些无可奈何,可时代到底是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