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420.第420章 江东巨变
    第420章 江东巨变
    不出预料,满宠过去那可是大开杀戒,一时间也是人头滚滚。
    张和杀出来的阴霾,又被满宠这次的杀戮进一步加深。
    也算是让两州的百姓,尤其是那些豪族明白,这二三十年,还是安分守己一些好些。
    为什么是二三十年?主要是没人能保证,没有经历过这一切的年轻人,会做出什么蠢事……
    消息传到长安,刘备这次没有站在世家豪族那边。
    给你们站位,你们就这样回报我?
    朝中的衮衮诸公,几乎都能感受到刘备当时的愤怒。
    于是张和又获得对治权的干预权力,名正言顺管理河北三州的军政大事。
    也清楚这样他会很忙,于是把诸葛瑾和王累调过来,协助张和处理政务。
    “问题是,你打算专门负责关外的建设事宜,对吧?”张和看向王累。
    要说诸葛瑾,姑且也算是经过自己指点,才顺利出仕,对自己言听计从。
    王累不同,他是刘璋的忠臣,如今按照刘璋的意思投降朝廷,私下可能还以刘璋的臣子自居。
    刘璋被流放到集宁县,他是主动请调过来,甚至说当集宁县的县长都可以。
    根据考核结果,王累至少是个太守,当集宁新城的县长,显然不合适。
    正好张和这边缺人,就把他调过来帮忙。
    反正张和的工作范围,本来就包括关外据点的建设。
    只是这货来到之后,是一点都不掩饰,直接说希望负责那边的事务。
    “也行,关外的建设都交给你。”张和当即同意,“以后集宁县,强阴县一带,可能会陆续发展成一个郡,你过去那边熟悉熟悉,以后担任那边的太守。”
    这种关外前线的太守,大概也不会有谁愿意担任,只能直接指派,或者安排犯官过去担任。
    当然,按照过去朝廷的逻辑,安排一些寒门出身的县令过去上任,也算是提拔了。
    只要不死,在任上撑个五六年,运气好还是能调回来的。
    当初朱儁担任交州刺史,这不刚平定交州叛乱,位置都还没有坐稳,权力还没有享受到,直接就调回洛阳当了谏议大夫。
    人家轻易就拉起五千家兵,在交州又有威望,这时候不快点调回去,怕都要割据一方了。
    当时朝廷怎么想的,张和不知道,按照他的想法,大概是不希望再出一个赵佗。
    王累如果在关外,也能玩出这样的样,那么他自然也会被调回长安。
    不过在这之前,关外应该已经被他建设得差不多了。
    官腔、摘桃和甩锅三大技能,算是古今中外政客都具备,且最擅长的。
    于是一大堆的政务,至少就分出四分之一,交到王累的手中。
    后者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文书,也是看着一愣一愣。
    看着不是很多,问题这些都是纸张书写,换了竹简怕是得好几车了。
    在仔细批阅之前,他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被针对了。
    结果上手一看,好家伙,这些居然真就是关外各据点的建设文书。
    其中有矿产,资源的勘探结果,水利的修缮,村寨的定点,驰道的规划……
    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事情,可不是鸡鸣狗盗,鸡毛蒜皮那种小事。
    任何一份文书,很有可能都会影响到关外的建设情况。
    处理不好的话,影响很大。
    既然都说要接收,王累自然是硬着头皮去处理,处理完毕,才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下衙的。
    严格来说不是,因为张和还在进行最后的收尾。
    应该说是帮他收尾,毕竟他批改过的文书,都要张和过一遍。
    这让王累也很不好意思,因为张和是被自己拖累的。
    “没什么问题,以后习惯了效率就能提升了。”张和看了他一眼,结果而言不是最佳解,却也还能接受。
    这货为了让刘璋过得更好,自然会全力建设关外。
    只是奈何经历和精力有限,也还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
    自己可以给他完善,问题没什么必要完善,免得这家伙对自己产生依赖。
    不逼一逼,都不知道一个人的潜力到底有多高,张和很期待看到王累的全部潜力。
    倒是有诸葛瑾的加入,政务变得更轻松,于是每天中午他甚至能休息一个时辰。
    退一万步说,张和也不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需要的时候找地方睡上十分钟,立刻精神一天。
    “唯!”王累拜服,心里是真的对张和佩服。
    张和是仙人在世,自己有这本事,那已经是目中无人,可对方却依然很随和。
    本事是真本事,可性情也是真的好,这才是最难得的。
    如此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临冬,江南却是传来一个,对朝廷来说不错的消息。
    可没几天,又传来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孙策这个皇帝喜欢狩猎,眼看秋高兽肥,专门去狩猎,还不带亲随。
    于是被昔日吴郡都尉许贡,连带几个家将设局刺伤。
    好巧不巧的是,给孙策治疗的医匠,是于吉的信徒。
    孙策起家太快,盛宪没死,许贡还是都尉。
    孙策起家抵抗过,被击败后投奔严白虎,蛰伏在山林之中,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设局刺杀孙策。
    当亲卫意识到不对追过来,许贡连带其十多名家将已经伏诛,可孙策也重伤。
    找了个医匠,偏偏是于吉信徒,于是孙策真就因此丧命。
    历史提前了近四年,但没想到还是重演。
    孙策死前,把弟弟都叫过来。
    没有要把位置传给孙权或者孙翊的意思,而是吩咐孙权,主动带着他的骸骨,过去投降刘备。
    可孙权却不愿意父兄打下来的基业,就这样落入别人手里。
    或许可以说,他也想当皇帝。
    于是他没有遵守孙策的吩咐,选择继位。
    结果还没有登基,孙静长子孙暠就率军,割据会稽郡,又取孙权而代之的意思。
    还没有等孙权反应过来,孙羌次子孙辅,也就是孙贲的弟弟,觉得孙权没有能力守护江东,引曹操南下。
    焦头烂额的孙权没发现,曹操顺利南下,夺了江东四郡。
    孙权因此被软禁起来,孙翊和孙匡带着母亲和妹妹,还有一些孙家的老臣北上投靠朝廷。
    至于孙暠,不到十天就被曹操所灭。
    历史上虞翻用计,孙暠甚至没办法割据会稽,就被孙权控制住。
    奈何这个时空,虞翻早早北上刚投奔朝廷,自然没有人挡着孙暠南下。
    孙暠搞得孙权焦头烂额,反而给孙辅引曹操的机会,否则历史孙辅也败露,被软禁起来。
    孙权即位,孙暠和孙辅两个宗室都不看好他,可见他当时都么不得人心。
    孙翊和孙匡等来到长安,刘备顾念与孙坚的情谊,没有为难他们。
    给了他们宅子,只是他们这背景,一两代内大概是没办法参加科举的。
    就看孙尚香的造化,若能嫁入皇宫为妃,可能孙氏还能以外戚的身份重新回到朝堂。
    张和都没想到,益州刚打下,荆州也将被打下……
    三分天下的局势就要形成,就成了刘备与曹操决战的局面。
    没什么得说,稳赢了!
    有一说一,朱儁动不动就拉起五千家兵,把几万人的梁龙击败,再加上收降的部分,他要当赵佗真没人能拦得住,也不怪立刻把他调回去。
    孙策去世,孙静长子孙暠的确打算割据会稽自立,被虞翻所阻。而孙辅也的确要引曹操南下,结果败露被软禁。
    两人虽然没死,也失去权力,可他们的子孙可没少祸害孙吴。
    另外之前《孙吴我做主》那本书写孙暠的时候,发现暠同‘皓’,这让我不免怀疑,孙权是故意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孙皓,然后必得孙暠避讳改名的。
    孙策的性格,真去狩猎自然也不希望有人烦他,当了皇帝怕是更加强势。
    毕竟政务更多,他更加不耐烦。
    被刺杀的迟早的事情,否则真以个人武力就能活得滋润的话,那么且不说河南尹、司隶校尉,执金吾和北军五校的军队。
    卫尉和光禄勋麾下的军队,是为什么而存在的?孙策真有种,把卫尉取消了!
    否则既然称帝了,还不懂得防备好,那找死也怪不得谁。
    这都还是明面上的,私下的各种暗害也是防不胜防。
    当皇帝和当诸侯,到底是不同的……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