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第381章 都督
    第381章都督
    君不仁臣不义,眼看袁绍败亡在即,这个时候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
    最后讨论的结果,就是死贫道不如死道友,大家一鼓作气把袁绍给摁倒,绑了直接送出去。
    否则真等后面几万百姓杀出来,配合前面的敌军,自己的下场更加糟糕。
    “将军,袁军投降了!”下属过来汇报的时候,太史慈都有些恍惚。
    自己准备那么久,结果铁锤兵都还没能到阵前测试一下,就这样完了?
    就如同背了好几本资料,准备参加法考,结果被通知自己被特招了……
    高兴吗?
    那是真的高兴!
    可心情有点复杂,都要特招的话,就特么不能早点告诉我?!
    “袁绍押回长安,接受审判,家眷也送回去。”张和出面,随即看向其他文武,“至于各位……也跟着过去长安,接受考核后,可酌情录用。当然打算回家什么的,也请随意。”
    有本事南下投靠袁术,到时候再打一遍。
    只是到时候,可就不是放人那么简单了。
    不如说,张和最初扶持刘备的时候,就构思过这个。
    真就这样的话,那以后也不需要科举了,几兄弟给刘备推荐人才就得了。
    “河北的战事完了?”太史慈比较关心这个。
    实际在张和看来,三省六部制还不是最终形态,真正的最终形态,应该是君主立宪和贵族议会制度。
    但凡有点眼力的,都知道刘备一统天下的大势所趋,对张和的安排,大家自然没有任何异议。
    还拜入自己门下,当自己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还是怎么的?
    自己的门人,就不需要参加科举了?
    打着打着,还把曹军和南匈奴给干趴下了,最后决战都还没开始,就给结束了。
    凉州目前是田豫镇守,牵招负责镇守雁门,赵昂镇守朔方县。
    “既然如此,公达……”张和觉得,还是把荀攸放在太史慈麾下好些。
    至少保证君王的存续,也能保证帝国的权力,不至于旁落,甚至给和平演变。
    这种封建君主立宪制,可以说是很不错的一个过渡手段。
    反正河北已经没有敌人,两人也不可能都留在河北,必然有一个人要南下,支援关羽他们。
    只是张和不打算换地方镇守,毕竟云中三郡,他还想要收回来,可以的话顺便把鲜卑各部灭了。
    袁绍旧部在长安接受怎么样的考核,结果如何,张和并不关心,反正后续会有他们的消息传来。
    大部分选择过去长安,倒是郭图和逢纪两个,希望能拜入张和门下。
    战报写会长安,等待刘备的下一步安排。
    “那就更需要去长安。”张和没好气的说道,“好好接受考核,然后争取得到更高的官职。当然,你们拜入我门下,考核的时候也不会被特别照顾就是了。”
    结果吕布做了点不好的事情,于是张和开始攻打幽州。
    时间一天天过去,就如同张和所言,今年的战事,至少河北这块已经结束。
    “也就剩下那么几个敌人了,再不过去欺负他们,就没对手欺负了。”太史慈笑道。
    不如说,这个时候太史慈出面,才显得有些奇怪。
    平北将军,河北都督,总督河北三州军政大事。
    最后刘备被架空成为吉祥物,兄弟四人作为贵族加入议会,自己作为首相什么的……
    “今年的战事都完了。”张和无奈的摇了摇头,多少有些抱歉。
    自然而然的,自己也就抢了本来属于太史慈和马腾的战功……
    并州方面,理论上不需要张和继续担心什么。
    只是张和觉得,他们肯定会遇到,毕竟不管是历史还是演义,太史慈和孙策都有特别的缘分。
    只是觉得目前还不是改革的时候,应该是一统天下,稍微稳定下来才开始。
    这次南下是个机会,没有那么多意外发生,自己也能真正意义上的去赚战功。
    镇守沾县的尹奉,如今都能调到雁门助阵,毕竟冀州彻底安全了。
    这是除了刘元起之外的第二个九卿,意义却非同一般。
    张和甚至不知道,刘表本身就有反抗蔡瑁和蒯氏兄弟的想法,张飞麾下有王威和刘磐/刘虎三个带路党,攻城略地简直不要太轻松。
    真就一点点,他们到底是三国比较知名的谋士和武将,也就韩猛的知名度不那么高就是了。
    还有一点,就是袁绍的这些所谓的谋士和武将,张和有一点点看不上。
    实际就算成为三公九卿又如何,刘备故意提升尚书台的权力,就是变相削弱三公九卿的权力。
    群臣都在铆足了劲去工作,争取早日升迁。
    本来是给太史慈多一些赚战功的机会,结果袁绍自己作死,被自己利用他的计谋。
    张和已经和他说过三省六部制,刘备已经研究一段时间。
    要说自己有功劳也有苦劳,只是这首功,怎么看都轮不到自己。
    清末那搞出来,忽悠天下人的玩意,在这个时代意外受用。
    先不说袁绍如何,那么多的百姓却是乱哄哄的出来,太史慈最后的工作,就成了维稳和安抚。
    要说明明这次攻打袁绍,是他这边为主力。
    不出所料的话,应该是太史慈,换个角度来说,整合河北,都会交给张和来镇守。
    想过刘备会把烂摊子交给自己,没想到不是一州,而是三州!
    他到底是平北将军,河北战事都是他来指挥,自然也是他来做决定。
    可不利用也没办法,真给对方裹挟好几万的百姓冲过来,自己这边也不好对付。
    反正皇帝就吉祥物,下面的蛋糕交给贵族和豪族扯皮。
    “没必要,达道也需要公达。”太史慈摇头,“再说袁绍的军师,那个叫逢纪的,已经调入我麾下作为谋士。只是对付袁术,甚至是孙策的话,应该是够用了。”
    我当然知道三兴炎汉,那么以后要推翻大汉就变得更难,这样不正好,直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可议会用贵族议会,宗亲,外戚,豪族,各阶级代表。
    新的消息没有传回来,不过袁术那废物,不可能争得过张飞。
    够用肯定是够用的,袁术麾下也没什么有名的谋士。
    “三哥,祝你南下一切顺利。”张和给太史慈道别,新的任命来了,太史慈调往豫州镇守,专门负责对付袁术。
    张飞的方向已经改变,毕竟从几天前开始,他就已经率军攻打江夏郡。
    问题孙策麾下,还是有周瑜这个文武兼备的人才,更别说张昭和张纮也在他麾下。
    不过太史慈和孙策碰到,那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牵招他们有能力,可兵不够,最多只能阻止敌人南下,或者小规模袭扰对方,无法歼灭他们。
    以前人才不多的时候,还能稍微这样,现在不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张和的子孙都不能例外。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尤其是大晚上冲过来的,黑灯瞎火的,真正的敌人在哪里都不知道。
    高览和韩猛的待遇可能好点,郭图和逢纪的待遇也比别人好点,也就这样了。
    为什么是张和出面?
    文官怕是要从县令,或者郎官之类的职位做起,武将可能要从军侯做起。
    沮授已经调回长安,担任九卿之一的光禄勋,姑且算是太尉的预备役。
    这样就算不当皇帝,结果而言也不坏。
    以亲王,国戚等贵族占据绝大多数席位,以世家豪族,普通官员,甚至各个阶级的代表作为少数席位,甚至君王有一票否决权。
    最后张和看了看,关于自己的任命,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样主角直接来个千年万年的豪族都无所谓,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至少以主角的情况,让这个制度彻底完善起来才死掉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