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313.第313章 君臣民

313.第313章 君臣民

 热门推荐:
    第313章 君臣民
    天下只能有一个大汉,刘协驾崩天下大乱,那么在黄忠和许多人眼里,如今这天下正统的只能是刘备这个大汉,其他都是伪汉。
    木制的关卡,基本拆掉就好,缴获了一批物资补给,俘虏了约三千士卒,直接给送回涉县。
    治疗和收降什么的,张和会处理好,太史慈是那么认为的。
    此战基本就是他负责在前面攻伐,张和在后方提供支援。所立下的战功,自然也有张和一份。更别说荀攸作为军师,很多此战的细节也需要和他沟通。
    “张将军,此战你为首功!”太史慈来到张燕面前,郑重说道。
    “此乃末将分内的事情。”张燕谦虚的回道。
    就那么几千人的小型战役,就算首功也分不到多少,还要把战损算进去。
    最后达不到升迁的标准,那也只能继续在职位上混着。
    “话说回来,之前是什么情况?”黄忠上前询问。
    至少大部分人投靠,都是因为这个。
    可能他们曾经不是,但最近几年都在冀州生活。
    “长史不用多说,既是阁下出面,那么只需吆喝一声,我等都听你的!”众人纷纷起身。
    扣除一些世家豪族的家奴,还有袁绍从汝南召集过来的,大部分都是冀州人。
    而眼前这部分人得了好处,以后必然会成为祸乱的根源。
    “草民认得陛下,更认得张长史!”当即就有几人出面,向张和行礼。
    正史诸葛亮能成为文官之首,也都是一次次建功提拔上去的。
    别说不能,能不能当县令都还要考核过才能知道。
    “要说你们也是冀州人居多……可还记得昔日河间太守刘玄德否?”对于俘虏,张和来到他们面前询问。
    可用得舒服是真的舒服,什么事情都给你办得妥妥帖帖的,没理由不用他们。
    给人的感觉,就是总有一种被害妄想,实际他们也的确被迫害很久。
    冀州这些年是灾祸不断,也就是河间的发展最好,更是安置大量的流民。
    至于少部分人怎么想的,就另外说。
    就是后来听说刘备当凉州牧,不少人居家搬迁过去。
    喊‘跑路/退’的时候,才是真正溃逃。
    三四个月,没什么问题了,才逐渐重用。
    这次就是这样,退到山林集结,然后朝着后方杀过去。
    再看众人,大部分双眼清澈,态度恳切,就知道不是有诈,而是刘备的仁德起了效果。
    更别说没有化肥的时代,还需要草木灰来肥田。
    退一万步说,直接投靠过来的敌军,也不可能完全信任,监视居住一段时间是正常的。
    太史慈和黄忠听得有些心情复杂,不知道是佩服还是鄙视张燕好些。
    真正重伤或者残疾的,已经都送回涉县。
    “那就行了!”张和回到,“你们都是伪汉的将士,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到底是敌军士卒。就算我心不忍放你们回去,袁绍会放过你们?再说袁绍那家伙,似乎也不值得你们效忠。”
    作为一个领导,张和很清楚,根基应该在那些实际在期待好处的百姓那里。
    演义另外说,若非为了交代前后剧情,这老罗怕不是得从诸葛亮出山开始写起。
    除非大家都不要七情六欲,一切按照程序运转一样有条不紊,没有任何竞赛性的东西,无论美丑,才有可能实现。
    倒是那些百姓,事情稍微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述求,少不得要询问为什么要那么做。
    袁军不知道他们的习惯,没有戒备后方,被他们轻松突破两个山坡上的据点,杀入关内。
    张和算是明白:这个世界上只要有权力和阶级的存在,就总得有一帮人去管另外一帮人。
    否则某个一县之地称帝的混蛋,封的三公九卿,招揽过来难道还能继续让他们当三公九卿?
    趁着伪汉援军未到,早点推过去才是正理。
    这天下间,扣除这生孩子之外,好像就没有张和不擅长的。
    垦殖兵团是他建立,刘备甩锅给他,于是也要安排好他们的生计。
    太史慈真就一点都不客气,消化俘虏和救治伤兵的事情都丢给自己了。
    “我真就成善后的了?”张和吐槽道,看着眼前这一大堆的伤兵和俘虏。
    本地的百姓,也有不少把老二老三送过去,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也相信刘备不会亏待他们。
    又过了一天,张和发现接收过来的这部分俘虏,分成两个部分。
    实际演义里诸葛亮出山前的那部分,当成铺垫来看也没什么毛病。
    如此休整了一天多,简单处理一下士卒的伤势,大军就继续前进。
    “那个啊……”张燕有些不好意思,“以前经常和朝廷开战,打不过就跑路。有时候官兵追击,到山林里面后,我们就有机会反杀回来。”
    大概是出面的次数多了,普通百姓也有不少认得他。
    可转眼一想,这样的世界真就让人不寒而栗。
    他们甚至忘记自己是百姓,或者底层出身,公然去叫嚷自己的统治者。
    后续这段日子,冀州也是战乱不断,这人口还剩下多少,张和都不敢保证。
    严格来说麦秆什么的也能制作乙醇,只是成本在这个时代,比直接用麦子贵得多。
    “行吧!我来接管!”张和没好气的说道,周围这帮家伙什么想法,他还能看不出来?
    伤兵都统一使用金疮药,当然之前少不得要稍微清创一番。
    可为什么压迫他们的,他们就敢怒不敢说,对他们好的,对他们越好越和你顶嘴。
    至于原本的官位,自然要降一降。
    这部分人态度更好,甚至可以用巴结来形容。
    真正有才华的,破格录用也不奇怪。
    “那么干脆?”张和有些不知所措起来,觉得其中是否有诈?
    想着成丁的话,大多应该来自河间。
    或许,这就是君臣民关系的缩影吧?
    到了第四天,前线传来消息:袁绍设置的五关尽数告破,不过袁军的主力也已经抵达!
    乌托邦之所以美好,那就是因为它永远都不会实现。
    都说刘备是张和扶持的傀儡,他出面招降,就没什么好犹豫的,现在不上车就没机会了!
    “将军说了,他们不擅长这个……”负责押送过来的军官战战兢兢回道。
    托麦子大丰收的关系,蒸馏酒被大量提纯,用于消毒,大概也只有张和能那么奢侈。
    最终解决的办法就有了,那就是利用豪族去压迫这些百姓,自己从中调解,一方面压迫他们服从规矩,一方面又让自己的仁义得到施展。
    当初刘备行仁政,实际张和也兼职过县令,主要还是兼职长史一职。
    那么多的铺垫,来凸显出诸葛亮出身对蜀汉的重要性。
    一部分是出身普通百姓,他们感于刘备的仁义投降,态度是很好,也能看出他们在期待,期待自己表现出足够的仁义。
    于是久而久之的,张燕这边的撤退就分成两个情况:
    喊‘撤退’的时候,就是迅速移动到山林里面,然后再集结备战。
    什么事情都主动,什么事情都积极,生怕自己不去用他们,不积极去用他们。
    就如同男权女权,如果做不到男女平权,那么我站在男权这边,最多避免极端男权,不反对女权,但鄙视和反对极端女权。
    难道不是吗?周围一圈的人不免在心里吐槽起来。
    当时张燕等人一窝蜂跑路,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场面,怎么看都是溃败。
    另一部分出身地方豪强,甚至其他地方的豪族,甚至还有二三百个他们的家奴。
    此刻别说是普通百姓,就算是一些豪强子弟,都在盘算投靠刘备好处是不是大一些。
    张和随身带了三瓶,那是自己炼制的完美成品,能加快的伤口的愈合。
    在升迁的序列里面,扣除战功提升之外,基本要落后于其他人。
    金疮药的效果很好,能迅速止血。不过这是批量生产的,所以没什么特别的效果。
    不过招降的是张和,那就没问题。
    “说得我好像很擅长一样!”张和怼了回去。
    中庸这玩意,说真的是最好的结果,可也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
    毕竟人生在世,谁能没有点立场?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