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223.第223章 河东战况
    第223章 河东战况
    公元191年的局势有些诡异,历史上袁绍和公孙瓒交恶,于是公孙瓒和张燕结盟,互相支援。
    原本在这一年,张燕派了几个人过去支援公孙瓒。
    好巧的是赵云也是在这一年带着一支义勇投奔了公孙瓒。
    结果如今张燕投靠董卓,为应付董卓和张燕的进攻,袁绍和公孙瓒不得不联合起来。
    “岳父,有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太原行宫之中,李儒来到董卓面前。
    原本董卓过来,暂时把刺史府衙给占了,作为大汉朝廷的行宫。
    对于一个朝廷来说,这里太小了。
    可就算是李儒也没办法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变出一座宫殿来。
    “说吧!反正自从过来这里,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好消息。”董卓慵懒的说道。
    他暂时没有入住皇宫,主要是嫌弃这里太窄。
    在外面占了一座宅子,作为衙门和居所。
    “这次是真的好消息。”李儒回道,“我们已经成功打下常山,李将军和张中郎将正在分别攻打中山郡和赵国。”
    值得兴奋的是,有一批财帛物资,甚至人口已经送了过来,有这些能稍微缓解并州的压力。
    不过李儒很清楚,这批物资大概只有全部的一半,另外一半的去向最好不要过问。
    要让马跑,又不给马吃饱可不行。
    不过心里,还是忍不住吐槽:就是吃相太难看了!
    “好消息那么好,坏消息肯定更糟糕?”董卓随口说了句。
    “要说西河郡,我们还能依靠大河据守。”李儒摇了摇头,“河东可能要保不住了……”
    朱儁和皇甫嵩都是宿将不提,张飞徐晃都是一等一的上将苗子。
    箕关已失,白波贼都被调去涉县,河东要守住很难。
    “反正也搬空了,随他们吧!”董卓看得很开。
    战争就要有取舍,既然主要目标是冀州,那么河东只能暂时放弃。
    话虽如此,他也没想到河东居然会丢得那么快。
    甚至曾经侥幸觉得,若能守到入冬的话……
    “还有什么消息吗?”董卓随口问道,趁着自己心情还不坏,有什么尽管来。
    “暂时没了,只是小婿以为,既然要放弃河东,那么不如直接把士卒都调回来,把上党扼守住。”李儒试着请示。
    开战初期,他就提议收缩防线,放弃河东,反正已经基本搬空,可董卓没同意。
    “那可不行,只能败退回去,不能主动放弃。”董卓摇了摇头,“我们麾下有太多河东人,若我们主动放弃河东,会让他们心寒的。”
    被动和主动,一字之差,概念却完全不同。
    董卓可以打不过被迫放弃河东,却绝对不能主动放弃河东,否则会寒了儿郎们的心。
    “唯!”见董卓坚持,李儒也只能服从。
    更希望皇甫嵩等人反应慢点,别意识到上党的问题。
    就那边的兵力,只要强攻几天,差不多就能打穿。
    董卓也应该知道这件事,可他忽视了。
    有可能,他已经做好放弃上党的准备。
    说到底上党郡四面环山,平原相对稀少,正常来说就是拖后腿的存在。
    奈何壶关就在上党,要出关攻打冀州,那么这里就必须控制在手里。
    李儒只能另外想办法,并且安排徐荣必要的时候立刻回防。
    以上党郡的地形环境,徐荣的战术能发挥更大的效果。
    对,没必要担心,需要担心的是冀州那边。
    黑山贼哪怕都是乌合之众,可也有上万战兵!
    上万还有些保守,这十几年逃入太行山当隐民的百姓可不少。
    不仅是冀州,幽州和并州也有不少,尤其是南匈奴叛乱那阵。
    太多并州的百姓为了避难,冒险躲入太行山里面,自然也就归入张燕的管辖范围。
    没有具体的数据,但太行山脉的隐民,可能超过五十万以上,凑五万战兵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之所以没有完全带出来,就是担心董卓趁着自己后方空虚,把他的老巢给夺了。
    张燕明面上是大汉平难中郎将,实际和董卓是结盟关系,最多听调不听宣。
    以他的精明程度,断然不会真正信任董卓。
    另外一边,皇甫嵩和朱儁,在联合张杨朝着安邑方向进攻的同时,张飞和徐晃部从弘农郡渡河北上,直取安邑。
    正是这两面夹击,使得董卓军节节败退。
    “不对啊!”休整的时候,张飞直接抱怨起来,“不对,对方这根本没有打的意思!”
    这一触即溃的,与其说是对方怕了,还不如说对方根本就没打算认真打。
    “是这样没错,若对方全力防御的话,那么我们可能渡河都不成。”徐晃点头。
    这年头黄河改道还没那么严重,渭水的水流量还是很大的。
    在丰水期想要渡河,对岸若是全力防守,那可真没那么容易。
    可事实上,对方并没有全力防御,于是他们很顺利渡河,并一路北上。
    眼看安邑就在前面,若非天色已经不早,只怕已经打过去。
    “这样不行,没战功啊!”张飞抱怨。
    “将军,战功可不是单纯以斩首论的……”徐晃张了张口。
    拔寨,先登,破城这些都是战功计算,而且还不少。
    反而只是斩首的话,还要把战损算进去,一个不好战功还不够搭的。
    李广为什么难封,扣除他的官位已经很大,升官需要的战功太高。
    更多是他的能力也的确差点意思,每次打仗计算战功,距离升迁都差那么一点。
    “我知道,可……我好像没攻过城……”张飞有些尴尬。
    嗨,这话说的,好像我就攻过城一样……
    徐晃都不知道该不该吐槽,仔细想想好像从军到现在,就没有攻城的记录。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概因为张和在军中,要么把敌军引出来打,要么用大量投石车把关卡或者城墙给彻底砸坏,然后只需要打进去就好。
    攻城变成了巷战和野战,仔细想想还真没有直接攻城的记录。
    别说张飞或徐晃,所有人好像都是这样,就有些太依赖张和的意思。
    “这样可不行啊!”张飞也意识到这点,“我好歹还是当哥哥的,怎么能反过来依赖弟弟?”
    问题将军的手段太多,而且太方便了,实在让人能不去依赖。徐晃在心里回答道。
    只是他也清楚,若一直这样,那么自己大概也差不多废了。
    不得不说,这次单独调出来很重要,至少大家都能获得攻城的经验……
    “差不多了,趁着天色还有点早。”张飞想了想,“我们打过去!”
    “天色……早?”徐晃抬头看了看,太阳都快下山了。
    “多准备一些火把,真的暗下来再用。对方若有守军,大概也不会想到,我们会在这个时候攻城!”张飞当即吆喝,“都别休息了,起来准备准备!”
    “喏!”徐晃想了想,最后当即领命。
    《三国志·卷八·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
    袁绍与公孙瓒争斗,黑山出兵支援。后来黑山被袁绍打得狠,公孙瓒也有派人支援,没有显示派有赵云,可考虑到后来公孙瓒兵败赵云不在身边,大概率是派去支援张燕了。
    云别传记载这段时间,赵云是回家守孝,主要是兄长去世,也没说叫什么。
    赵风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早期的网文作者编撰的。
    但个人认为,赵云应该是支援张燕,后来回军的时候,这公孙瓒已经在易京被包围,无奈自尽。
    可要说张燕和赵云有什么关系,至少同乡的关系是肯定的,两人都是常山真定人。但有没有更深的关系,没证据,所以就不说了。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