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194.第194章 调任京兆尹

194.第194章 调任京兆尹

 热门推荐:
    第194章 调任京兆尹
    伏完绝对是故意的,张和一开始已经猜到这可能。
    等回到冀县,更加确定是这样没错。
    早些时候,伏完把三个孩子送过来。
    为什么不送去琅琊老家,说到底还是这兵荒马乱的,凉州如今最安全,至少他的说法是这样。
    可送就送,三人最初寄宿在刘备府上,只说琅琊老家送来财帛,就过来买个宅子。
    后来买了,可是个小宅子,伏寿过来没地方住。
    最后张和看不过,就让给伏寿过去他那边暂住,主要他那宅子也的确挺大的。
    到了这一步,女儿住进别人家几年,说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谁信啊?
    是伏寿长得丑,还是张和的身体有问题?
    结果大家一看,伏寿不丑啊……
    “所以,夫君外出数月,回来又带了个姐妹回来?”蔡琰和卞玲珑什么都没说,可邹玉可是非常主动,不如说她的性格就是这样。
    “伏侍中有意与我结亲,可实际什么都没说,等我主动。不管怎么说,伏家女弟是无辜的,别和她争风吃醋。”张和提醒道。
    “夫君就算见一个爱一个,我一个侍妾能说什么?”邹玉笑道。
    张和闻言摇了摇头,任谁有两个以上的女人,同时还给予对方一定的尊重和权力,那么继续纳妾的难度会直线上升。
    古人已经把三妻四妾的经验总结很到位,身在这个时代,有时候若想要齐人之福,那么最好还是遵守这时代的规则。
    “你们还真不能说什么……”张和若有所思,“谁能扬言我亏欠过谁,那以后就不纳了。”
    那么一说就没意思了,三女识趣的闭上嘴,甚至脸颊都红润起来。
    张和对她们,那绝对是尽心尽力,不留余力的,真就没亏欠过谁。
    要说不爽张和纳妾的原因,扣除不满意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主要还是被冷落。
    男人总是喜新厌旧,女人总会慢慢变老,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已。
    若连年风调雨顺的,不主动给夫君纳妾就不错了,还抱怨什么?
    最后一个个迅速逃离现场,各忙各的。
    蔡琰听说家里来了一大堆书,不仅有兵法韬略,还有诸子百家。
    她不得不安排空出一两个房间,把这些书都存放起来,并且做好防虫防蛀的安排。
    邹玉在忙商会的事情,如今刘备已经把势力范围推进到关中,她自然要把商会扩充到关中。
    卞玲珑也并非什么事情都没有,家里两个小屁孩需要有人照顾,还有乱七八糟的家务也被她接管过去,俨然就是家里的管事。
    张和回来了,甚至还要亲自下厨为他准备晚饭。
    家里虽然有几个厨娘,可要说一日三餐,还是想着自己为他准备。
    “这段时间,这里就是你的房间。有什么和她们说,就当说是你的姐姐便是。”张和来到偏房,伏寿暂时被安置在这里。
    邹玉绝对的故意的,这根本不是客房,是专门给侍妾安排的。
    “嗯……”伏寿点头,听到‘姐姐’两个字,多少有些反应。
    自己若成了侍妾,三女可不就是自己的姐姐么?
    不说关系要处得多么好,至少也不能得罪人家。
    张和没有给这些情感的事情耽搁太长时间,第二天就去衙门点卯,却被刘备叫了过去。
    “达道,有没有兴趣当京兆尹?”刚到衙门,刘备就开口询问。
    主要回来这段时间,和几个文臣商量一下,这关中打下也要镇守,单纯派兵镇守不行,还要逐渐把自己人安排过去。
    否则下面收了多少钱粮都不清楚,若有人把钱粮送去太原资敌可不好。
    “怎么,那杨文先(杨彪)不是当得好好的吗?”张和有些疑惑。
    “杨文先过去洛阳帮忙了……”刘备摇了摇头。
    以刘备的底蕴和地位,显然还不值得杨彪全力投资,最多推荐几个旁系或者子侄过来。
    听说皇甫嵩和朱儁坐镇洛阳,就过去帮忙。
    过去的不仅是杨彪,还有好几个官员。
    另外北归失败,在河东被董卓教训一番的张杨,也退到洛阳归朱儁麾下。
    如今京兆尹出缺,也需要安排个人来接管。
    “这次不仅要管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和弘农四郡都要同时兼顾。我们中间有这个能力的,除了达道也没别人了。”刘备表示。
    去当京兆尹,同时管四郡政务,要说也有些搞头。
    主要靠汉中也近,条件允许可以杀过去,把汉中给占了,以后也方便入蜀。
    “那也行,只是若四郡的官吏有问题,我可要撤换的。”张和回道。
    “既然把四郡政务交给达道,那么一切随意!”刘备点头。
    反正到现在,他也不打算惯着那些买官上位的,不爽很久。
    可要说‘朝廷’任命的官员,傻子才会让他们上位,嫌自己的地盘,没有被董卓渗透得厉害?
    主要是董卓长期在凉州发展,很难说关中有没有他的人。
    就算没有,换上自己信得过的人,用起来也更加放心一些。
    “得吧!”张和无所谓,“正好弄了一批书回来,想着总不能都存在我房里。正好上任这京兆尹,不妨过去建个图书馆什么的。”
    既然有开科举的觉悟,那么就必须要有让更多人,拥有获得知识的途径。
    只是若要开图书馆,竹简就不太好用,造纸术就必须要改良出来才行……
    正常来说,周围几个郡的太守,可以的话连县令,最好都换成自己的人。
    可很不幸的是,刘备麾下最缺的就是读书人。
    不过占下关中还好,至少那边的读书人还比较多一些。
    刘备也不过问图书馆是什么,反正从字面上也能看出一二,大概是兰台差不多的东西,只是可能会对外开放。
    现在张和放在这里说,算是向自己报备。
    毕竟这东西,显然不可能张和自己出钱兴建。
    “图书馆随意,只是这兵法韬略……”刘备提醒道。
    “安心好了,那玩意就算要开放,也是对我们的军官开放。”张和回道。
    傻子才无偿贡献出去,最多在军中组建一个图书馆,允许有功的军官过去翻阅。
    以后逐渐形成军官学院,提升中下级军官的能力,这才是正理。
    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寒门,甚至普通人上位,遏制世家豪族在军队的份额。
    这两章就不说什么了,讨董结束,后续怎么走,有些拿不清楚,所以卡文两章,昨天也说过的。
    差不多已经解决这问题,后续内容敬请期待……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