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 第111章 出兵
    第111章 出兵
    “张中山怎么那么想不开?”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刘备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就因为要统领乌桓突骑不给,然后就造反了?
    就你这心性,当初在怎么当上中山太守的?
    “是的!原中山太守张纯,推举同郡人张举为‘天子’,割据中山郡自立。”报信的小吏回道。
    刺史王芬收到消息,就派人向中山周边的太守告知。
    目的是让他们组织好士卒,平不平叛姑且不说,好歹要守好自己的地盘。
    否则冀州各郡大量沦陷的话,他这冀州刺史也基本到头了。
    “朝廷呢?”刘备询问。张纯叛乱,那自然是要派人去征讨的。
    “朝廷暂时还没有消息……”小吏摇了摇头,“使君已把事情上奏给朝廷,大概这几天也应该有消息回来。”
    也没有怎么停留,甚至婉拒刘备的招待,当天就离开了。
    如今冀州情况不稳定,张纯随时可能会对周边用兵。
    河间国与中山相邻,自然没有邺城安全,小吏恨不得早点回去。
    “正常来说,不应该是由州里平乱?”关羽捋须,难得说上一句。
    之前江夏闹黄巾,割据南阳郡,这不都是刺史王睿率军平定的。
    王芬自己不率军平叛就算,居然还要等朝廷的旨意,也不怕延误战机。
    “王芬乃八厨之一,更是党人。清谈和党争或许擅长,到处撒币也不差。可论治政和统兵作战,那应该是不擅长的。”张和若有所思。
    不如说王芬应该很胆小,谋划刺杀汉帝,结果消息泄露。
    朝廷派人召他进京,也没派人过去把他拿下,说到底证据不足,可这货还是畏罪自杀了。
    这心性让他率军平叛,好像也不太现实。
    “他不敢,我们敢啊!”张飞叫嚣。
    “先等等看朝廷的旨意,告知各部做好准备,加大巡逻,随时出战!”刘备摇了摇头。
    几天后,朝廷的旨意下达。
    却不是由冀州出兵讨伐,而是调南匈奴过来平叛。
    为什么是南匈奴?
    张和一惊,这不应该是公孙瓒败退,刘虞上任之前的事情?
    说完一拍脑袋,自己倒是忘记了。
    公孙瓒之前被派去凉州平乱,算算时间已经到凉州那边。
    要说历史上,公孙瓒应该没有去过那边,或者半路就回来平叛。
    可大概是蝴蝶效应,朝廷调动乌桓突骑的时间,提前到187年3月。
    公孙瓒率军到前线,已经差不多月余,怎么都已经抵达前线。
    再让他回来平叛,显然不现实!
    张和不知道的,历史上张纯作乱是在八月。
    考虑到张温历史上,可能也是在六七月征调乌桓突骑,时间线提前并不奇怪。
    张纯只要不是那么蠢,自然清楚幽州正是空虚,要造反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凭什么从并州调南匈奴,也不让我们去平叛?”张飞却咽不下这口气。
    “大概是希望我们拦住张纯向东的去路,方便南匈奴平叛。”田丰分析。
    南匈奴从并州过来,基本是走壶关进入冀州,之后一路向东朝着中山国杀去。
    西面和南面基本不需要担心,唯独担心张纯会走东面。
    若张纯割据一方也就算了,若成了流寇,那么反而容易让损害加大,也更不容易剿灭。
    或许朝廷也担心,张纯叛乱会变成第二个凉州之乱。
    主要是有这个趋势:
    地方宗贼叛乱,引胡人(乌桓丘力居)入关。
    操作不好,又是几年的平叛,朝廷如今宁可不用刘备,也要确保能真正灭掉张纯作乱。
    “伯圭可惜了,若他还在冀州或幽州,这次平叛肯定能立大功!”刘备感慨。
    凉州平叛也算功劳,可真正的大头根本轮不到他。
    此刻的刘备,甚至不知道丘力居南下的消息,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
    说到底,辽西那旮旯,距离河间国有些远,就算丘力居南下,消息传下来也得十天半个月。
    果不其然,七八天左右,北面传来消息。
    乌桓首领丘力居,趁着乌桓突骑被调走,接受张纯的邀请南下侵略辽西,并且杀害了护乌桓校尉公綦稠。
    这还是几天前的消息,这几天下来,怕是辽东属国都给他打下来了。
    幽州防力空虚,不过此时到底是刘焉,已经率军去抵抗。
    只是原本还能调集军队,重点防御涿郡,避免张纯北上。
    可如今丘力居这边显然更重要,那就必须要抽调军队过去防御。
    “幽州刺史向我们求援,希望我们能前往中山郡平叛!”刘备终于笑了。
    憋在河间国快半年,这田里的麦子,都开始成熟,终于有机会出兵。
    是的,如今郡国那些百姓,看到田里麦子已经开始成熟,而这不过是五月下旬,不知道多少人悔青了肠子。
    尤其看看那麦穗,产量至少是普通小麦的两倍,为什么自己就没有种呢?
    “朝廷那边呢?比如说,南匈奴那边……”张和询问。
    “刺史表示会奏请朝廷,只是事急从权,先请我们出兵支援。南匈奴那边,似乎刚到冀州。”刘备说到这里,却是有些疑惑。
    算算时间,南匈奴那边基本都是骑兵,按说应该到中山了。
    可为什么在过了壶关之后,就没有更新的消息传过来了?
    见状,张和已经明白,南匈奴内部怕是已经出现动乱。
    几个贵族杀死羌渠单于,扶持须卜骨都侯上位。
    匈奴左谷蠡王于夫罗和右谷蠡王呼厨泉,如今要做出抉择:继续支援大汉,还是回去平叛!
    问题这消息到底没有传过来,张和也不好说。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关系,汉末已经一定程度出现蝴蝶效应,已经不能完全参考历史走向。
    这也是很多穿越者,非要按照历史进程去走的原因,避免失去对历史的掌控力。
    问题自己有金手指,也不希望刘备蹉跎半辈子才立业,那还怕毛线?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若能提前几十年,让刘备一统三国,那对华夏民族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那么……”刘备决定出兵,“军师,若要出兵,当如何安排妥当?”
    “若要妥当,当分出三千士卒,扼守北新城县。只要这里不失,那么张纯就无法北上。”田丰指了指舆图。
    北新城县在范阳县西南,是中山国北上的必经之路。
    若扼守这里,张纯想要北上,就必须要先打下这里。
    顿了顿,继续说到:“至于本部大军,可屯兵于博陵郡,伺机攻入中山郡。”
    冀州原本没有博陵郡,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置,郡治就在博陵,乃东汉桓帝父亲刘翼的寝陵所在。
    要说博陵是陵邑制的产物,博陵郡就有些说不过去。
    可现在博陵郡依然存在,张和倒是记得,这个郡建安末年才废除。
    会知道这个郡,主要是张牛角就是博陵人。
    不得不说,田丰这规划的确是妙,不管敌军攻打哪里,战场都在河间国之外。
    “好,立刻安排!”刘备点头,事情当场就确定下来。
    张牛角是博陵人,但没说他是在博陵起兵,我更倾向于他是在广宗溃逃的那八万人里的首领,躲入太行山,与黑山贼等太行匪汇合才造反。
    匈奴左右谷蠡王,一般都是由单于的儿子担任。羌渠的两个儿子就是于夫罗和呼厨泉,如今于夫罗就是左谷蠡王,正式的名称是这个,只是历史记载是左贤王。
    所以我觉得掳走蔡琰的就是这货,毕竟他的有个儿子刘豹,而蔡琰也为左贤王生了个阿豹。如果是,那么蔡琰就是赵汉建立者刘渊的祖母。
    匈奴与大汉多次联姻,汉姓就是刘,所以刘豹姓刘也不奇怪,匈奴姓氏则是栾提。
    历史上张纯造反时期,公孙瓒因为深入败退的这段时间,朝廷的确调动南匈奴平叛,结果没多久南匈奴内部出现叛乱。
    三个月后,并州刺史张懿平叛过程中,被匈奴叛军所杀,刺史出缺。
    于是丁原担任刺史,可这货却在河内招兵买马,根本没去太原……
    期间朱儁任命河内太守,与黑山军交战,到底是这几年,还是董卓入京之后不太清楚,没仔细调查。
    所以我设定是公孙瓒去了凉州,幽州空虚,但刘焉手里有兵。
    南匈奴来支援,可内部叛乱,本来刘备是协防军,不得不临时变成主战军队。先对付中山张纯,再去辽西对付丘力居。
    最大限度,减少这次叛乱对大汉造成的伤害。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