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影帝:我的娱乐时代 > 171.第170章 试映会
    第170章 试映会
    《疯狂的石头》京城首映的时候,因为此前小范围试映的口碑发酵得很好,所以吸引了很多明星嘉宾前去站台。
    张元君忙着毕业典礼的事,就没再去了。
    现在的电影市场,除了张一谋和冯晓刚,就没有导演能靠票房赚钱。
    《无极》的血本无归,让陈开歌导演金身受损,但其江湖地位依然稳固,投资人依然相信他——也没别的导演值得相信了——听说导演正在征集剧本要重新证明自己,不知道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所以,当《疯狂的石头》以300万的成本在首周末拿下近200万票房的时候,被媒体称为“不小的奇迹”。
    更有好事网站直言“7月是‘疯狂的’7月!”
    现在能赚钱的电影太少了,所以每一部能赚钱的电影都会被媒体吹捧,每一个能赚钱的导演都会被投资人关注。
    《疯狂的石头》盈利前景巨大,结结实实给当初反对张元君投资的人上了一课。
    “真赚钱了?!”
    这是工作室做的第一笔投资,开门就喜获盈利,是个好兆头。
    张元君并不责怪他们,《疯狂的石头》连中影都不敢赌,别人又能看出什么呢。
    “《石头》都能盈利,那咱们的《扬名立万》更不是问题了。”到底是亲生的。
    “还一个多月呢,谁说得准呢。”有不少人保持着清醒。
    《石头》的疯狂,让宁皓彻底扬眉吐气。
    《香火》和《绿草地》都不卖钱,拍《石头》之前,宁皓就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拍一部赚钱的电影。
    继首周末200万后,《石头》上映第二周结算时,总票房已经“高达”600万了!
    高达!
    可见现在一部卖钱的电影对市场来说有多珍贵。
    也就是在《石头》上映的第三周的星期四,《扬名立万》剧组正式开启映前的小规模宣传。
    第一个动作就是在北影厂华夏放映厅组织了一场明星看片会。
    广邀业界名人提前观影,有记者、有影评人、有编导,还有明星嘉宾。
    田状状老师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
    放映厅里满当当坐了三十多号人。
    这种业内看片会没有那么多流程,田状状导演充当主持人谦虚地讲了两句,就开始给大家放电影。
    《扬名立万》作为喜剧,讽刺了很多人。
    收钱写影评的记者。
    靠陪阔太太打麻将维系生活的过气影帝。
    拍了一辈子烂片却引以为豪的名导。
    在好莱坞当武替每天被人揍得鼻青脸肿回国装功夫巨星的无名之辈。
    可以说,《扬名立万》的主角团里,没一个是干净的。
    张元君现在就坐在这群记者、演员、导演、制片人中间,心里还有些打鼓。
    要是他们看了《扬名立万》以为我写的是他们,跟我翻脸怎么办?
    郑千里讽刺的是王京,他丝毫不在意,这个不用讲。
    但李家辉和陈小达这两个角色讽刺的是不是有点过了。
    不过《扬名立万》的讽刺并不深刻,与其说是讽刺,不如说是“他曾经这么干过而已”。
    李家辉收钱写影评,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侦破案件时发挥出的勇敢和智慧。
    郑千里拍烂片,但他同时也保护了李家辉和关静年。
    路子野也没有坏透,最后还是把几人带出了国,并且赞助他们把电影拍了出来。
    可以说,《扬名立万》对他们的讽刺并没有贯穿电影始终,讽刺的这些东西只是人物的表面。
    有点阅历和心胸的人,应该都不会对一部喜剧电影的讽刺耿耿于怀……吧?
    2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三十多名嘉宾的大笑声此起彼伏。
    正片结束,字幕才出来,放映厅角落里就响起了掌声,而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田老师从前排站起身来,拿着话筒对各位同僚笑道:“其实电影还没结束,后面还有。”
    “哈哈哈。”一阵哄笑。
    还真对应了影片里那句“等到了最后连字幕都走完了,我还有内容。”
    这里是张元君的主意,众人走在越南街头,正片就结束了。
    彩蛋片段就是原版挂照片的这段。
    直到最后的彩蛋也播放完了,掌声再次响起。
    “这电影一点都不像田老师的风格。”
    “这本子是那个学生张元君写的。”
    “难怪说呢。”
    观众席中已经议论开了。
    因为是业内试映会,所以现场并不做正式的交流和访谈。
    只不过众人会在映后的自助茶会上做一些简单的沟通。
    张元君的紧张一点都不比导演田状状的少,这是田状状的第一部商业片,也是他进军大荧幕的第一部作品,意义何其重要,不言自明。
    “你这片子有点意思。”夏宇拿着一小块西瓜在吃,“挺好玩的。”
    “我就怕影评人和记者不买账。”张元君喝着茶水,“我在电影里那样说人家,人家对我能有好话?”
    “这也是个问题。”夏宇道。
    而那边,著名影评人周黎名在和谢晓晶老师说笑。
    “这电影卖相好,比现在的《石头》都不差。
    “那小张真的是表演系的?不是文学系的?”
    “表演系的,今年刚毕业。”谢晓晶笑道。
    “本子写得很扎实,一点都不像新手。”周黎名夸奖道。
    “他之前还在担心你们会介意他的讽刺。”
    “我觉得讽刺的挺好,好玩儿。如果喜剧开始唱赞歌了,那还要喜剧干吗。如果连这点讽刺都咽不下去,那别在这圈里干了。”周黎名做了几十年影评,什么都见过了。
    自助茶会办了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后,各来宾就开始有序告辞离场了。
    “电影很好看。”
    “演的很好,加油。”
    “我们会如实报道的。”
    “上映成绩肯定差不了。”
    “有空了我请你。”
    魔幻的是,绝大部分影评人和记者都收到了剧组的红包。
    怎么能说是好处费,这叫车马费,伱要说是茶水费也行。
    这是电影必要的宣传支出。
    这行里的规矩就是这样。
    刚才的茶会张元君听到了不少好话,心也安定了不少。
    结束今天的试映会,张元君回家休息。
    这周日,《扬名立万》在京城还有一场小规模试映会。
    再下周,同样会在魔都办一场媒体观影。
    第二天一早,张元君赶赴魔都,准备《动物世界》开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