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影帝:我的娱乐时代 > 第46章 回乡
    第46章 回乡
    张元君的房间并不大,陈设也简单:一个书架,架子上放了几本他从小到大看的书;一张半旧的写字桌和一把椅子,是父母很早以前换下来的,张家三兄妹小时候就在这张桌子上写作业;一个衣柜放他的衣服;一张半旧但完全适应张元君身体的很舒服的床。
    再次躺在这张从小睡到大的床上,张元君的精神格外的放松。
    不知道为什么,在家他会睡得比在京城早差不多两个小时。
    歪靠在床头,张元君闻着空气中熟悉的味道,骨头缝里都透出慵懒和舒适。
    盖在膝上的书没看两页,他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张元君是被窗外的知了声和鸟叫声吵醒的。
    从窗帘缝中透进来的阳光洒在床尾张元君的脚上。
    张元君刚醒,还想赖会儿床,妈妈的敲门声就响了:“别睡了,起来吃饭了。”
    “我再睡会儿,不吃了。”
    “还睡,九点了,吃完饭去看你奶奶他们。”
    “哦,这就起。”张元君爬起来,摸过手机一看,八点零五。
    早饭很简单,红薯粥,配点家里的豆腐乳。
    张元君一边吃,老妈一边跟他说:“这瓶酒送你奶奶那边,给你大伯;这条烟给伱外公,走的时候记得拿。”
    “嗯。”
    张元君呼噜噜喝完两碗粥,就打算出门。
    “剩这点给谁吃。”老妈把锅里还剩的一点粥都倒在他碗里。
    “你就喂吧,我迟早发胖。”
    “你还没到发胖的年纪,这点还吃不下。”张妈妈把锅倒干净,“中午你在你大伯家吃吧。”
    “估计是,他们也不会让我走。”张元君继续吃饭,“吃了我大伯家,晚上肯定要在外公家吃。”
    “还吃累你了?”张母笑道,“你一年到头回去几回?刚放假的时候,他们就问老三怎么还不回来。”
    老人这么牵挂自己,张元君竟有些愧疚。
    “还有个事儿忘了跟你说,你外公冬天过70大寿,到时候你就是再忙都要给我回来。”
    “外公不是才69么,就办70?”
    张妈妈拍了他一下:“哪有当年办的,都提前一年办。”
    “哦,老大老二他们回来么?”
    “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得给我回来。”张妈妈说道。
    张元君喝着粥,意识到一件事:“你和我爸明年50吧,你们俩打算怎么办?”
    张母笑了:“我们本来不想办,你几个表哥表姐说要好好办一下。”
    “肯定要办。”张元君说,“明年咱们家三喜临门,外公70大寿,你和我爸50,肯定要办。
    “我现在也拍上戏了,手里存了点片酬,到时候给你和我爸打上全套的金首饰,让他们羡慕死去。”张元君越说越没正经。
    “别的我不要,你叫老大明年领个女朋友回来我和你爸就笑死。二十四五岁,相亲也不去,恋爱也不谈。老大一带头,你和老二更不会谈。”
    “老大之前不是谈过一个么,你又看不上。”前两年老大在国外谈了个华人女朋友,发照片回家,老妈没看上。
    “那个啊,长相不错,就是矮了点。”
    那个女孩的照片张元君也看过,长得很好看,确实矮了点,一米六出头,站在187cm的老大面前像只瘦弱的小鸡仔。
    张妈妈什么都好,就一点,喜欢高大漂亮的后生。
    最关键的是,三个子女的审美全部随了老妈,三兄妹各个都是颜狗。
    “老大在美国,你还能给他安排相亲?”张元君又问。
    “就我上次说的,咱们市里副秘书长的女儿,也在美国读书,比老大大半岁,那姑娘我见过,长得漂亮,人爸爸也钟意老大,说安排两个小的见一面,你老大可好,见了一面吃了顿饭,就不理人了。拿他没办法。”老大的婚事是张家这几年最要紧也是最头疼的事。
    “老大从小就有主见,他肯定有自己的打算。你们再逼下去,他躲在美国不回来,你们拿他有什么办法。”张元君了解自家老大。
    吃过饭,张元君出门遛了两圈消消食,就开车往乡下老家去了。
    父母同乡同村,爷奶住坡上,外公外婆住坡下。
    爷爷已经过世,奶奶在城里住不习惯,在老家和大伯一起生活。
    外公外婆还都在,和舅舅住一起。
    三个老人都拒绝进城,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不准再种地,每年只搬弄自家菜园子里那几颗菜就好。
    “儿子(姑爷)在城里当老板,爹妈在乡下累得臭死,丢的是我们做儿女的脸。”
    张元君先去看奶奶,车一驶上坡,远远就看见家门口的树下坐了三五个人。
    想来是几个村人贪着夏日早上的清凉,在树下打牌。
    车驶近了,有人认出了张家的车。
    “谁来了?”
    张奶奶眼神很好,一看车就知道是自己孙子回来了,笑道:“我孙子回来了。”
    “老二家那个?”
    “是。”奶奶笑着。
    张元君把车也停在树下,下来,叫了奶奶,并和众人打招呼。
    “这是老二家第几个?”
    “第三个。”
    “老三都这么大了!你们家养的好后生,跟乌树一样。”有人夸道。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奶奶问道。
    “昨天到的。”张元君道。
    奶奶看他提着酒,责怪道:“你大伯那张嘴,喝不出来好赖,给他这么好的酒干吗,浪费东西。”
    张元君笑道:“我大伯又不抽烟,酒总要喝一瓶。我大伯呢?”
    张元君说着把酒提进屋,放在桌上。
    “是元君回来了吧。”大伯的声音在后门响起。
    张元君走到后门,只见大伯大妈正在盆里拔鸡毛。
    大妈起身,擦擦手,叫他进去坐。
    “今年怎么这么晚回来?”
    “学校有点事,昨天才回来。你忙你的,我自己来。”张元君自己拿过杯子倒水。
    喝了两口,张元君就说要去坡下外公家。
    “中午回来吃,别在你外公家吃。”大伯嘱咐道。
    张元君提着给舅舅的烟,笑道:“晓得。”
    张元君慢步向下走去。
    树下打牌的族人看着张元君远去的背影,对张奶奶说:
    “你享福了,老二这么有钱,几个孙子孙女都孝顺懂事。”
    “哪指望他们做什么,能回来多看几次,多住几天我就满足了。”但奶奶望着张元君挺拔的背影的眼里,藏不住骄傲和自得。
    张元君还没进外公家的门,就看见一只被斩了尾巴黄狗对他狂吠。
    “该死的,叫什么!”屋里传来外婆响亮的呵斥,紧接着一个佝偻的身影就出现在门口,手中拿着一根打狗的木棍。
    老人看见外孙站在门外,惊喜道:“我还说你会晚点到。”
    “刚从我奶奶那下来。”张元君提着烟进门,“那只狗怎么没尾巴?”
    “老是扑人家的鸡,就斩了。中午在家吃,别去你奶那。”
    张元君笑道:“我大伯鸡都杀了。”
    外婆却道:“我昨天晚上就剁好了鸭子,养了半年的老鸭。”
    祖孙二人说话间,外公戴着草帽挎着篮子进门了。
    “元君来了。”老人欣喜道,把篮子递过去,“尝尝,刚打的枣和桃。”
    外公的菜园子里栽着一颗枣树和桃树,都是十几年的老树,每年都结果子。
    张元君挑了一个软桃吃了,清凉饱满的汁水,肥厚鲜嫩的果肉。
    “好吃等下再打一篮子带回去。”外公道。
    中午吃饭成了大问题,双方老人都要张元君回自家吃。
    “我鸡都在锅里了。”奶奶上亲家门拉张元君。
    “一年到头在你家吃多少顿饭,今年在我这吃。”外公就是不让。
    “老二回来就在你家吃的。”
    张元君作为小辈,也不好说话。最后大妈也下来,和奶奶两人硬把张元君拉回家。
    张元君谁也不得罪,中午和大伯奶奶吃了,晚上回外公家吃饭。
    张元君在村里待了一天,下午六点多,趁天还没黑,驱车回家里了。
    “慢点开。”外公嘱咐道。
    其实挺想写乡村戏的,不长,明天结束乡村生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