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能对话五脏 > 164.第162章 从今天开始把药停了

164.第162章 从今天开始把药停了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162章 从今天开始把药停了
    “心火,既然没办法,那能不能别透支我的小精库,这大半年我的小精库消耗了好多,能好就算了,至少还能补回来,可现在又补不了,还一直让我消耗,太不公平了!”肾水道。
    “公平?我就公平吗?她现在血瘀在了脑脉这里,你难道察觉不到?我每天都要处理多余的血,不让它们瘀太多,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让你们都能活!我每天辛辛苦苦的蹦跶,从未停歇过,有哪一次你们听到我抱怨了?还跟我讲公平,我从出生就没有歇过,每天还要指挥伱们,我容易?”心火道。
    “好了好了,心火,是我们不对,我们不抱怨了,那就是说现在除了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啊?”脾土道。
    “不知道,现在这样,我们五个已经无能为力了,只能借助外面的力量,但是效果太弱了,根本帮不了我们,甚至也不知道她吃的是什么药,居然让我很不舒服。”心火道。
    “对哦,你上次说过,好像叫什么阿司是吧。”脾土道。
    阿司?
    阿司匹林?
    陆九知道这个药。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在西医中是治疗中风的常规药物,它主要的作用是快速改善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形成,一般医院在给中风患者做完手术后,都会建议患者长期服用这类药物。
    说是能预防中风,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
    甚至一些心脏病患者,也会服用这种药物。
    陆九其实并不觉得这类药有预防的作用。
    因为以前在医院的时候,他也看到过很多经常吃阿司匹林的患者。
    有些人吃了好几年后,手背上的血管都很难看见了。
    为什么?
    吃了这个药血管收缩,那说明这个药是酸性的,因为在中医里,酸主收敛嘛。
    正常人吃酸,血管是不可能收缩到看不见的,那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一点,太过了!
    酸吃的太多了!
    过食酸味会怎么样?
    过食酸味,会使肝气集聚而亢盛,脾气就会衰竭。
    脾气衰竭运化就会不够,运化不够气血就会不足。
    本来中风患者就是因为气血的问题,才会出现这个病。
    现在天天吃这个药,又怎么可能起到预防效果呢?
    另外,心主血脉,手背上的血管收缩,毫无疑问就是伤到了心。
    这也能理解,血管收缩,血流受阻,心脏为了获得充足的血液,自然就不得不改变身体的压力,使血液供给恢复正常。
    的确,阿司匹林可以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能够缓解中风患者的压力,但血液凝结,并不是中风的主要原因,甚至连次要原因都算不上,它就只是个表象,一个结果。
    人为的将血液稀释,不让它们凝结在一起,固然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毫无疑问,长期吃这个药,一定会有后遗症,这是陆九能百分百确定的。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反而窟窿越来越大的行为,陆九看到也只能是叹息。
    事实上中风的预防,根本就不需要吃任何的药物,而且它也不是没有预兆的。
    一般在中风之前,也会有失眠的情况,是那种毫无理由的失眠,再一个就是每个人的大拇指、食指还有中指,这三根指头都会出现发麻的情况,一旦有了这两个情况,那么三到四个月,不作任何处理,一定会中风。
    一旦这个发麻的情况出现在了足胫骨,就是小腿内侧的长骨这里,要是这一块持续发麻,两个星期内,便会有中风。
    那么怎么预防呢?
    很简单!
    用艾灸隔姜灸足三里,一直灸到小腿不麻为止。
    所谓气不通则麻,血不通则木。
    当肢体长时间感觉到麻木的时候,就是气血不通了。
    气血不通日久,再碰上换季,外部环境的骤降影响人体温度,中风自然也就来了。
    所以,在气血不通的时候,直接就足三里,便可以升阳,提高血脉温度,防患于未然。
    提前做好这样的措施,既省钱,又不会遭罪。
    只能说健康知识的科普,还任重而道远。
    以前得中风的患者,大多都是六七十岁的人,现在这个年龄正在逐渐降低,陆九还发现有些二三十岁的人都得了中风。
    按理说在一个人肾气旺的年纪,是不太可能得这个病的。
    因为肾气旺的人,恢复能力极强,水利万物嘛。
    就算脾胃运化不足,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连药都不用吃。
    这种人如果能得中风,那只能说明一点,脾胃已经被搞坏了,气血虚的同时,身上的寒气还重。
    不过这似乎也并不奇怪,现在的生活好了,大家都胡吃海喝,走哪都是车,坐哪都是空调,得中风的人多了,好像也很符合现在的生活节奏。
    “这段时间是不是一直在吃阿司匹林?”
    把完脉,陆九转头便问起了于国来。
    于国来一惊,“是一直在吃。”
    陆九道,“那从今天开始就把这个药停掉,再吃下去,你妈妈情况会更糟糕,现在只是手背上的血管看不见,等再吃几年,心脏的功能就会受损,到那个时候,你妈妈这个中风就是想好都好不了了。”
    啊?
    于国来闻言,略显忐忑,“陆医生,这停药之后,我妈会不会……”
    陆九摇摇头,“我现在就来给她治,停药不会有什么影响,反而是服药会对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放心吧,来的不算晚,还能调。”
    于国来大喜,“那行,药不吃了。”
    对于陆九,于国来还是很信任的。
    至于这个信任究竟源自何处,他也不知道,就是感觉吧。
    特别是来到医馆之后,看到陆九对待每一个患者都那么细致,他就觉得陆九至少医德是绝对不会差的。
    另外,他总感觉医馆的氛围跟医院不一样。
    这里的患者看病,脸上更多的是笑意,一点愁容都看不到。
    但是在医院,于国来走哪看到的都是一副苦相,不管是患者,患者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很少有笑容。
    他并不是说医院不好,但是在那里,他的心情总是不由自主地低沉起来。
    “行,我先给你妈妈扎针,之后再开个药方,旁边歇会吧,别总站着。”陆九道。
    “嗯嗯。”于国来随即搬了个板凳,坐在了边上,静候陆九扎针。
    陆九取针,缓缓来到于国来妈妈身旁。
    患者左边瘫痪,那么下针就应该先从右边开始。
    第一针,百会!
    不过百会下针不是下直针,而是沿着百会前五分的地方,贴着头皮往后刺。
    第二针则是廉泉。
    这一针主要针对的是中风患者讲话无力。
    与之相配的穴位有天突、前顶、肩髃、巨阙、关元。
    配穴主打祛痰,强语,同时还有强心脏和小肠的火,因为巨阙是心脏的募穴,关元是小肠的募穴,这两个穴位以补法为主,可升阳。
    七针下完,便是曲池、外关、风市三穴。
    这三个穴位配伍是用来祛风的。
    接下来便是两手透针。
    绝骨透三阴交,阴陵泉透阳陵泉。
    有句话叫“髓在绝骨,脑病治之”。
    绝骨这个穴位,可以说是很多脑病主治的穴位。
    这两手透针,就是专治中风的手法。
    当然,最后还得再加上一个足三里,让患者的腿脚恢复些许力量。
    下完了右边,接下来就是左边了。
    除了百会、前顶、巨阙和关元这两个穴位不下针之外,其余穴位基本都要扎一次。
    当然,两手透针中的阴陵泉透阳陵泉就得换个顺序了,改为阳陵泉透阴陵泉。
    不多时,所有穴位便已全部下针。
    陆九没用烧山火做补法,因为这个患者吃了阿司匹林后,血管收敛的太狠了,第一次治疗就上猛补的手法,他怕患者吃不消,所以就用了平补的方式。
    扎完针,陆九接着开药方。
    中风有三方。
    第一个在千金要方里面,名为千金三黄汤。
    有麻黄、黄芪、黄芩、细辛、独活,共五味药。
    但是这个方子只能用在中风比较浅的患者身上,比如怕冷心烦,手脚拘谨,但是还能认人,还能讲话,头脑比较清醒。
    第二个方子叫小续命汤。
    有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当归、川穹、石膏、干姜、人参,共九味药。
    这个方子就要比千金三黄汤更猛一些了,像一些嘴巴不能说话,头脑神昏的,用这个方子效果最好。
    第三个方子叫术附汤。
    有白术、炮附子、生姜、炙甘草、大枣,共五味药。
    这个方子就是专治那种一睁眼,一晃动就头昏,中焦寒湿太盛的中风重症患者。
    于国来的妈妈最适合的,显然就是小续命汤。
    陆九不多时,便将药材抓好,一共三付,用纸包好后放进了塑料袋里。
    “这里一共有三付药,饭后吃,”陆九将药递给了于国来,“这段时间也要天天过来扎针,针灸配合中药的话,疗效更好,当然,什么时候痊愈,这个我就不敢打包票了,不过三天之内,绝对会有明显的好转,这个你可以放心。”
    于国来接过药,“嗯嗯,陆医生,那我明天再带我妈过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