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有一颗长生瞳 > 第31章 余波起风云
    第31章 余波起风云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尤其是做这京官,人情往来要银子,讲究排场要银子,凭朝廷那点俸禄,哪能维持如今体面。
    他们又不像地方上来的官,背后有宗族支撑,又有良田万顷。
    所以义崇会、寺庙香积厨这类存在,才得以繁荣昌盛。
    如今一场大火,万事皆休。
    有些人只是满眼心痛,有些人干脆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更有那掌管财权的妇人,躺在地上哀嚎痛哭,指天骂地……
    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京兆府尹左明丘虽对郭安不满,但见如此情形,也是脸上一黑,“都是朝廷命官,成何体统,都回去吧,等候消息!”
    毕竟是从三品大员,官威一摆,这些人也不敢忤逆,唉声叹气,纷纷离开。
    左明丘又看了郭安一眼,淡淡道:“既然郭大人说,事关机密,那本官也不便多问,随后你向皇上解释!”
    说罢,便带着人转身离开。
    “哼!酒囊饭袋…”
    背着大弓的白眉鹰目捕头一声冷哼,毫不客气讥讽。
    此人叫徐白,江湖人称夺命神捕,不擅破案,唯独擅长追凶,令不少绿林大盗闻风丧胆。
    那书生模样的,则叫诸葛婉君,为人心细如发,屡破悬案,不过衙门中很少有人敢称呼其全名,只叫诸葛神捕。
    霍锋闻言脸色更加难看。
    京兆府尹的话再清楚不过,这口锅会甩给六扇门,而他作为巡夜负责人,自然难辞其咎。
    但出乎他意料,总捕头郭安并未责备,而是转身道:“等火灭后,进去搜索,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我进宫一趟,这里由诸葛负责,若是找到…”
    话说一半,他深深吸了口气,面色阴沉,阔步离开。
    众捕头们听得莫名其妙,但见郭安那压着怒火的模样,又有谁敢多嘴。
    大火整整持续了一个时辰,才缓缓熄灭,百年古刹只剩残垣断壁、青烟缭绕。
    诸葛神捕带队,众人用铁钩扒开那些焦土灰烬,开辟出一条道路。
    目标,直指佛塔。
    张彪知道,总捕头郭安多半已将莲华宗一事告知了两位神捕。
    扒开废墟,一具半焦尸体顿时出现在众人眼前,不少人眼尖,顿时倒抽一口凉气。
    “是方神捕…”
    “怎么会…”
    “闭嘴!”
    诸葛神捕一声怒斥,握紧了拳头,咬牙道:“小心收敛方神捕尸体。”
    “挖,给我掘地三尺!”
    …………
    皇城,琼华殿。
    这座宫殿乃十年前新修。
    地势远高于其他宫殿,既能避免湿邪之气,又可登高望远,遍览京城风光。
    尤其晨雾起时,太日初升,大大小小建筑若隐若现,阳光照射下犹如仙境。
    自皇帝赵冕年迈后,北辰殿的早朝便一天天减少,通常是由几位宰相与尚书汇总朝中要事,再来琼华殿奏上。
    郭安来到殿外,告知侍卫太监后,便安心等待皇帝召见。
    同行的还有几位朝中重臣。
    中书舍人裴元赏瞧了瞧他,抚须摇头道:“昨晚可真是热闹。”
    “昭国寺大火,金吾卫还传来鬼怪作祟怪事,郭大人,看来近日京中,有点不太平啊…”
    郭安沉默了一下,拱手道:“是卑职失值,正要去向皇上请罪。”
    “裴中书。”
    旁边的老者开口沉声道:“六扇门办事一向兢兢业业,此事并非他们之过,无需苛责。”
    “如今各州天象异变,多地粮食欠收,眼看明年就是饥荒四起,我等…还是要以此事为主。”
    老者面容矍铄,白发白须,紫袍金鱼袋,正是宰相刘吉。
    他从皇帝继位起,便一直在旁辅佐,可谓是朝中柱石,德高望重。
    “刘相公言之有理。”
    裴元赏点头附和,不再多说。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而来,低头道:“郭大人,陛下召见。”
    郭安对着几人拱了拱手,阔步进入琼华殿。
    留下几位重臣面面相觑。
    按理说,他们应该先进殿,但却是后来的郭安首先得召见。
    这情况只有一种可能:机密大事。
    六扇门地位特殊,既独立于朝堂之外,专职江湖之事,又兼顾着办案与刺探情报,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
    毕竟是一帮武夫,身处朝堂还带了点儿江湖习性,不被百官所喜。
    但真遇到大事,却能不通过任何衙门,直接面见皇帝。
    裴元赏若有所思道:“看来昭国寺大火,另有隐情啊……”
    …………
    琼华殿内,金龙缠柱,檀香缭绕,秋日晨寒,各处还点着铜火炉,使得殿内异常温暖。
    殿侧观景台上,一名黄衣老者正品着香茗,观望晨光下的玉京城。
    远处,昭国寺的浓烟异常显眼。
    他正是大梁朝皇帝赵冕,虽年轻时南征北战落下病根,如今更是白发苍苍,但依旧身形高大,气势不凡。
    见到郭安进来,他也没急着询问,而是淡淡道:“郭爱卿看来忙了一夜,栾莫言,让人弄点吃食来。”
    “是,陛下。”
    旁边一名面容英俊白皙,男生女相的锦衣太监点头离开。
    “陛下,臣有罪。”
    郭安深深弯腰拱手。
    皇帝赵冕笑道:“秋干物燥,着火不是什么稀奇事,你何罪之有?”
    “此事并非天灾…”
    郭安也不隐瞒,将发现莲华宗潜藏,派人前去探查,结果打草惊蛇的事详细讲述。
    “莲华宗…”
    赵冕若有所思摇了摇头,“如果我没记错,景帝之时,这帮和尚势大,还牵扯周王谋反一事,灭佛因此而起,闹了好一阵子才消停。”
    “没曾想,就在朕眼皮子下躲了这么多年…”
    “臣有罪!”
    郭安再次低头认罪。
    皇帝赵冕哑然失笑,“别人都说你是应声虫,年轻时,那只身杀入草原金帐好汉去哪了?”
    说罢,叹了口气,“自黑日血月异象后,各地天灾频生,怪事不断,这些个叛乱余孽也蠢蠢欲动…”
    “伱说,这是为什么?”
    郭安额头冒汗,哪敢回答。
    皇帝赵冕沉默了一会,眼神瞬间变得阴沉,缓缓起身,来到露台前,望着无边玉京城,沉声道:
    “朕,不在乎身后名,百年后叫一声昏君也无所谓,但这大梁江山,不能在我手中出事。”
    “几个皇子没一个有出息,朕,真是有点烦了…”
    郭安深深低下了头,不发一言。
    这种情况下,一个懂得治国之道的老臣,应该劝皇帝尽快立太子,放下些职权,锻炼储君。
    可惜,上个这么说的,早在天牢里变成了一堆烂肉…
    “哼!”
    皇帝赵冕一声冷哼,猛然扭头,眼神阴沉道:“朕许你特权。”
    “查!”
    “查个水落石出,看看这帮妖孽匪类,要对朕的江山做什么!”
    …………
    咣当!
    将横刀随意扔在木桌上,张彪长舒了口气,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
    窗外,日光已经西斜。
    在昭国寺,整整忙了大半天。
    那位诸葛神捕,让所有人在佛塔下进行挖掘,何止是掘地三尺。
    挖了三米没有发现,便下令征集昭国坊老百姓,数百人进行挖掘。
    整整挖了十几米,高出的土石堆成了山,也没任何发现。
    也不知莲华宗人用了什么手段,竟将昭国坊这段地道彻底毁去。
    张彪倒是有地图。
    但他知道下面有什么,那骸骨营绝地,根本不是任何人能够接触,一旦招惹,谁知道会闹出什么麻烦。
    还有莲华宗,就连无影神捕方影都会惨死,估计只有调动军队才能剿灭。
    然而有些事,不由他做主。
    总捕头郭安已经回来,奉了皇帝之命,发出召集令,命几位神捕汇集精锐银牌捕头,全力追查莲华宗。
    此举,多半是为报仇。
    他和那位无影神捕不熟,对方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甚至和他父亲也没什么交集。
    但这位无影神捕,确是总部头郭安老部下,和诸葛神捕等人,曾随皇帝远征,出生入死。算是从江湖踏入军中,又分配到六扇门。
    追查莲华宗,成了如今六扇门首要大事,汇聚众多精英。
    而京中其他案件,自然交给了他们这些铜牌捕头,唯一例外的就是追查杀生教,由另一位神捕徐白负责。
    多事之秋啊…
    张彪微微摇头,起身熬药、炼气,直到经脉脉略显憋胀后才停止。
    炼气非一朝一夕之功,即便如此,他也能感觉到明显进步。
    灵视之眼使用次数增加。
    三阳真火,隐约有孕育之感,只要成功点燃,对付那些邪物,便有了手段。
    想到这儿,张彪从怀中取出傩面疆梁,仔细查看,又缓缓戴在脸上。
    如今使用,已没有冰冷刺骨之感。
    但其中的传承,却依旧无法开启。
    按照灵视之眼信息提示,“疆梁食磔死”,这东西要开启,必须要吞噬鬼物。
    吴阿婆自萧三死后,便再没有纠缠,况且他怜其身世,也不愿将其作为第一个祭品。
    莲华宗、义崇会、李府邪术…
    那些隐藏的传承已蠢蠢欲动,他必须尽快获得术法传承。
    三阳真火点燃后,便可行动。
    只是这祭品,要去哪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