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回激荡年代 > 第33章 ,首钢劳动课(求追读!!)
    第33章 ,首钢劳动课(求追读!!)
    赵传亮扭头看了一眼刚刚过去的康慧兰。
    随后回过头来,看着眼前的少女,估计换一套后世的现代化衣服,摇身一变就成校了。
    不过现在也是校,只是没有校这个观念而已,因为大家穿的都土。
    王可可嘟着嘴,气呼呼的低声问道:“你怎么可以那么说我爷爷呢!”
    奶凶奶凶的。
    赵传亮眨巴了一下眼睛,茫然的问道:“怎么了?”
    “你说我爷爷故作清高,你别以为我不懂。”
    听到这话,赵传亮皱了一下眉头:“我不就说院子里少了竹子嘛!伱看,你家大院里那么多的精美雕刻,修整一下,弄点竹子,跟园林差不多。多好看。怎么就说他故作清高了?你爷爷跟你说的吗?”
    他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除非老头子当面质问,估计老头子也不会。
    “真的是这个意思?”
    这下王可可也不太确定了,他也只是通过爷爷的复述的意思,猜测的。
    收起了奶凶的表情,狐疑的看了他一眼。
    因为赵传亮的表情太正常了。
    “是啊!”
    赵传亮露出一个莫名其妙的表情。
    王可可见状迟疑了一下,是不是爷爷心情不好,一受到刺激,然后乱想了?
    想到这里,她还是决定回去问问。
    随后抬起头来问道:“没事了,不好意思,误会你了。那我先回去了。”
    说完就要离开。
    赵传亮见状,想一下问道:“哎,等一下,我有个问题问一下啊。”
    听到声音,王可可扭过头来,“什么问题?”
    “我想问一下,你知道四九城那边,有没有专门生产玉器的地方?”
    其实以前是有卖的,毕竟这玩意又没有管控。
    奈何没钱的买不起,有钱的人都藏着掖着,慢慢的摊位都给撤销了。
    珍珠倒是能买到。
    没有说去买,太扯淡了,吃都吃不饱了,你一个农村的买那个干嘛。
    至于卖的话没必要问产地。
    王可可疑惑的问了一下:“你问那个干嘛?”
    “我就随便问问,要是不知道就算了。”
    听到这话,王可可轻哦了一声说道:“以前倒是有一家玉器厂和几家作坊,不过现在被整合了。在原来的玉器厂旁边新盖了一个玉器厂,这段时间应该快开业了。”
    赵传亮心思一动,没想到王可可了解的这么清楚。
    估计有些内情。
    想到这里他询问了一下;“原来的玉器厂在什么地方知道吗?”
    “哦,就在龙潭湖边上。”
    得到位置,赵传亮轻轻颔首,对着她笑道:“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
    “不客气,那我先回去了。”
    王可可点点头,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看着她回去,赵传亮也就进了教室,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坐下以后,对着旁边的孙峰询问了一下,“怎么回事,康慧兰刚刚说什么了?”
    “哦,学校联系了首钢那边,我们这边的劳动课今年是在首钢那边。”
    孙峰也是一阵的高兴。
    赵传亮闻言轻轻颔首。
    学校有规定,一个学期4周的劳动课。
    其中包括了两项目,一项是农业劳动,就是种田养牲口,今天收菜是算在劳动课里的,不耽误正常上课。
    还有一种就是进工厂工作。
    只不过县城没什么大的工业,收纳不了这么多的人,只能吸收很少一部分,所以基本上就成了农业劳动了。
    首钢那边之所以大家都想去。
    那是因为那边的配套设施齐全,去的人那边还会免费发放各种票,例如电影票,洗澡票之类的。
    而且那里吃的稍微比其他地方好点。
    毕竟钢铁行业是工业的基础。
    也是各大学校争取送去的地方。
    以前赵传亮还是挺想去的,因为那里能多吃点好的,虽然也是好的有限。
    现在对他来说倒是没有那么在意了。
    背着行囊跑那么远,还不如就在学校种种菜呢!
    思绪间,老康带着最后收尾的武和民几人,高兴的回到了办公室。
    众人都是安静的等候着。
    听听数据是多少。
    看到他的翘首以盼的目光,康定生清理了下嗓子。
    看了一下手里的纸条,对着众人笑道:“今年秋收,咱们的菜地,一共收了5246斤2两的大白菜,以及萝卜2386斤4两。比去年多了842斤。”
    “啊!”
    底下的人一阵的欢呼。
    秋收是一年最丰收的时间了,听到这么多都是很高兴。
    康定生扶了扶眼镜,等人们安静了下来,这才继续说道:“按照往常的的损耗率,白菜是3成,萝卜不到1成,折算下来的是5820.1斤,我们一个班级一共48人,去掉过年那段时间,我们菜的定量是……”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看着底下瞪大眼睛等通知的学生。
    这才大声喊道:“我们菜的定量是6两6钱。”
    “啊,太好了!”
    “是啊!”
    “啪啪啪啪……”
    ……
    底下的人都是一阵的高兴,传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要知道现在城里的定量是每天2两。
    赵传亮看着这一幕也是摇摇头,曾几何时种菜种出了粮食的感觉,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粮食大丰收呢!
    6两,相当于一颗半的生菜,这是一天的量,分为两顿。
    “好了,好了,差不多到吃饭的时间,明天学校会将菜票重新增发,到时候再发给同学们。大家去吃饭吧。”
    说完,笑呵呵的拿着东西离开了教室。
    剩下一群人在那里哇啦哇啦的议论纷纷。
    随后拿着饭盒就向着食堂走去。
    赵传亮自然也是跟在了后面,几人聊着天,向着食堂走去。
    来到地方,已经有人在那里排队。
    打饭的不止是学校的职工,还有专门来勤工俭学的学生,顺便还能多混点吃的。
    三百多个学生,队伍排的倒也不是很长。
    十几分钟以后,排到了几个人。
    主食有白面馒头,有玉米窝窝头,和墨绿色的窝窝头,正是传说中的代食品。
    菜的话自然是萝卜、土豆、大白菜三种。
    这时候,想吃好的得提前来抢,因为量就那么多,来晚了就没了。
    想吃差的也得提前过来,深怕差的菜被人抢了,只剩下白面馒头,虽然也贵不了多少。
    白面馒头二两饭票,外加4分钱。
    玉米窝窝头和菜团子,同样都是二两饭票,一个3分钱,一个一分钱。
    菜都是1分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