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回激荡年代 > 第24章 商量对策
    第24章 商量对策
    走在路上,赵传亮眼睛一亮,露出了笑容。
    因为空间里的两只野鸡下了两个蛋。
    距离放进去已经几个小时时间,空间里也过去了两三天的时间,有粮食的情况下,现在已经开始产蛋了。
    没有时间去管空间里。
    此时母亲杨槐就在那里和老爹在那里商量着,看看明年养几头。
    全养那是必须的。
    “哎,当家的,要不跟队长说一下,就说老大和我们分家了,我们养6头,反正不要我们掏钱,养死了还给他们就是了。”
    一边说一边幻想着说道:“我们要是能养2头公猪,4头母猪,一头一窝能下十几头,能有几十头呢!”
    赵传亮在旁边听到这话,忍不住打击了一下她。
    “娘,你想多了!”
    “想多?怎么想多了,那不是大队长说的嘛!队长也说是公社里通知的。”
    听到这话,赵传亮摇了摇头,给他们分析了一下:“娘,你自己想想,今年没粮食,肯定不会去养猪了,等开春了大家都养,年底猪仔肯定会多的不行,你猪仔卖给谁?
    行,就算按伱想的卖给公社,你算算时间啊,春天抱猪仔,养大了得8个月才能配种,都到明年秋天了,加上怀崽子三四个月,得一整年的时间。
    要是这样的话,明年的大猪你别想着卖了,小猪仔也是赶上过年的时候生,大冬天的生下来吃什么?喂粮食吗?”
    这个政策最好的是对今年养猪的生产队,对他们来说也就能养三头猪是个好事情。
    这种全民养猪,最多一年的时间就会取消补贴,因为太多人养了啊!
    杨槐听到这话一琢磨,好像是那么回事情啊!
    顿时感觉心都在滴血。
    “那咋办?”
    “咋办?凉拌,先按你说的,跟队长说我们分家了,明年春天养6头骟过的公猪,长的快。实在不行就3头好了,一头猪留过年的时候我们自己吃足够了。再说了,你想养母猪,他也想养母猪,有那么多母猪吗?”
    也就现在收猪的标准降低到了80斤,不然两头猪养起来都费劲。
    平时确实不要吃饲料,打猪草就行了。
    问题是到了年底万一体重不达标,给你退回去,你得再养一个冬天,哪里有粮食给猪过冬。
    听到他这么一算,大家感觉好像也是啊!
    确实不能这么盲目的养了。
    而大哥的思绪不在养猪上,是在分家上。
    他有些不满的嘀咕了一句:“我不要分家,要分你们分。”
    听到他的话,众人都是哈哈大笑。
    你分,我们分不都一样嘛!
    一路走来,基本上算是商量好了,就按照赵传亮的说法。
    养三头阉割的公猪。
    回到家里,杨槐来到厨房准备帮忙做饭。
    看到两个丫头正在那里做玉米面窝窝头,顿时头皮发麻。
    “死丫头,有你这么糟蹋粮食的吗?啊,让你回来做饭,你做窝窝头。”
    气的她赶忙就要找东西打人。
    赵雪知道老娘回来肯定要发火,赶忙说道:“这是老四让我做的,你别打我!”
    “他让你做你就做啊!啊!这臭小子,这两天尽干不靠谱的事情。”
    杨槐气呼呼的在那里喝道。
    赵传亮从外面进来,看到这一幕也是一阵的无语。
    赶忙将粮食缸打开。
    “娘,别急啊,是我让大姐做的,你看,这么多粮食呢!还有这里有红薯!”
    看到粮食,杨槐才想到刚刚儿子说过有好事的,赶忙过去看了看。
    随后这才露出笑容:“你哪里弄这么多粮食啊?本来我还和你爹商量着,等农闲了去你姥爷那边去弄点红薯呢!”
    随后板着脸说道:“那也不能这么糟蹋粮食啊,农忙也不能这么吃吧。你这才多少粮食啊!顶多一个人的口粮。”
    赵传亮笑了笑说道:“娘,放心好了,粮食过几天我还会去弄,你别急啊!”
    至于老娘去老爷那里弄粮食,他自然是知道的。
    京都干旱,但是也有非常靠近河流的庄子,老爷家就是其中一个。
    虽然粮食也不够吃,但是至少不像他们这边这么寒酸。
    这两年也支援了不少。
    他们的主粮基本上都上交了,但是红薯剩下不少,比他们要好太多了。
    不能贪墨了姥爷那边的功劳。
    赵铁根抽着旱烟,闷声对着他问道;“你这粮食哪里来的?怎么弄这么多啊?”
    赵传亮寻思着以后还会弄不少粮食。
    老是说拿狼肉换有些不合适了,但是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好的说辞。
    看着犹豫的儿子,赵铁根眉头皱了一下。
    这孩子长大了。
    叹了口气说道:“行了,我也不问了,弄到粮食就行了,不过自己注意点安全,需要我们的话你说一声,不能让你一个人涉险。”
    赵传亮这才松了口气:“哎,好,放心好了,不会有事情,只是有些不太方便说。”
    “铁柱!”
    父亲赵铁根看到民兵队长赵铁柱过来,打了个招呼。
    “嗯!我找亮子有点事情。”
    赵铁柱打了个招呼。
    “他怎么了?亮子,亮子,你二叔找你。”
    父亲疑惑了一下,还是对着厨房喊了一声。
    赵传亮见状直接走了出来。
    至于厨房里的东西已经被盖了起来,就是怕有人过来看到。
    “二叔。”
    赵传亮打了个招呼,随后对着父亲说道:“爹,我和二说单独说一下事情,你要想听就进来,其他人就别进来了。”
    说完,向着屋里走去。
    父亲赵铁根疑惑了一下,也跟了进去。
    来到屋里,房门关上。
    赵铁根看向儿子疑惑的问了一下:“老四怎么了?搞的神神叨叨的?”
    “其实没什么,就是我知道粮食在哪里了。”
    “啊,在哪里?你怎么知道的?”
    赵铁根惊讶了一下。
    赵传亮看向了二叔赵铁柱,两家虽然不是亲兄弟,但也是堂兄弟。
    随后将自己的发现仔细了说了一遍。
    说完以后看向了二叔:“……事情就是这样的,东西是谁弄的,我也只是猜测,没证据之前我也不能肯定。”
    “你的意思是王顺一家干的吗?”
    二叔赵铁柱一脸迟疑的问道。
    赵传亮摇了摇头,“二叔,捉贼拿赃,没现场抓到谁也不能说是谁干的,万一人家倒打一耙,说是我们家干,现在只是良心发现交上来了,我怎么说?”
    听到这话,赵铁柱一阵的迟疑。
    “那你说咋办?晚上我们在那里蹲点?”
    赵传亮思索了一下摇摇头:“不行,这事情不能拖,万一时间久了没动静,就传出去了。”
    村里的人都爱唠嗑,万一民兵队去抓人的人,谁家媳妇或者孩子出去说漏嘴了。
    宁愿不要粮食,也不会去动。
    “亮子,你说怎么办?”
    “这样,你一会出去和队长商量一下,就说那水井太久没水了,明天请打井队的人过来看看。把消息放出去,他们晚上可能就会转移走。你再找几个靠谱的人去盯着。”
    听到这话,赵铁柱想了想,感觉这样靠谱一些。
    点头答应了下来,“那行,我去找叔把这事情说一下。”
    说完,站起身来打个招呼就离开了。
    门口传来二哥的声音:“二叔,我进民兵队的事情怎么说啊?”
    “别急!等过段时间啊!”
    说完赵铁柱就离开了。
    人走了以后,厨房里又开始忙活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