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 > 68.第68章 舌战群儒
    第68章 舌战群儒
    曹操坐在襄阳太守府的石阶上!
    任凭光着脚。
    半晌之后。
    曹操喃喃自语:“如果,那不是一场梦,该多好?”
    猛然间。
    曹操想起了昨天宴会之上,贾诩欲言又止,以及陈群反对的献赋之人。
    那人是谁?
    曹操立刻命左右前往幕僚府,只唤贾诩一人到来。
    曹操想知道。
    到底是陈群阻止贾诩举荐贤良。
    还是荆州这帮氏族,在背后捣鬼。
    在宴会之上,曹操虽然醉酒,但是明察秋毫。
    他看到了黄承彦与荆州氏族秘密交谈,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曹操生性多疑。
    对于刚降的荆州氏族,他更是十分戒备。
    曹操召见贾诩的时候。
    江东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风暴!
    ……
    幕僚府内。
    贾诩已经早早的醒来。
    他还在回味着昨天那名年轻俊杰的话。
    诸葛亮前往柴桑。
    诸葛亮纵然有本事,但是他能说服江东氏族吗?
    那可是关系着江东氏族的生死!
    贾诩自然不愿意看着江东抗曹。
    但是,此刻,他却无计可施。
    不过。
    若是按照那名翘楚所言,他似乎有破江东之策。
    贾诩倒是很想知道,诸葛亮到底如何说服江东氏族。
    只可惜,见不到那等场面了。
    贾诩喟然长叹,十分惋惜。
    ……
    吴侯宫!
    江东群臣纷纷入殿。
    鲁肃、诸葛亮一同缓缓行来。
    路途之上。
    “孔明,切记我方才对你说过的话。”
    “对主公而言,当日之说,或许已起到效果。”
    “但对江东文武,如此之言,只会令他们更有归降曹营之心!”
    “切记!切记!”
    鲁肃再三嘱托道。
    “子敬放心,亮明白。”
    诸葛亮微笑着回应道。
    可如此一言,却是令鲁肃心中没底。
    毕竟当初,他也是如此答应的。
    现今,江东文武聚集,谁也摸不清楚他的脉!
    可眼下,箭在弦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鲁肃看着诸葛亮,张了张口,最终还是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带着诸葛亮径直的朝着吴侯宫殿内走去。
    此时!
    江东文武早已聚集在大殿之内。
    孙权则坐于主位之上。
    待鲁肃、诸葛亮前来。
    鲁肃逐一向诸葛亮介绍着在座之人。
    一则,是为了让诸葛亮更加清楚江东氏族何人主降。
    二则,亦是为了让诸葛亮心中有个准备。
    “孔明啊!这位乃是江东长史张昭,张子布。”
    说话间,鲁肃亦朝着诸葛亮打了个眼色。
    其意,亦是在告诉他,此人便是主降最大之人!
    诸葛亮心领神会,朝着张昭拱手行礼。
    张昭缓缓站起身来,回礼一拜后,微笑道:“在下张昭,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号卧龙!更是自比管仲、乐毅,莫非真的能比吗?”
    如此一言,诸葛亮也瞬间明白江东文武对于他的到来,所展露出的恶意。
    其意,亦是为了给他一个下马威!
    “呵呵~”
    诸葛亮轻声一笑,挥动着羽扇,淡然自若道:“这只不过是在下小可之比,先生不必在意!”
    “哈哈~”
    张昭朗声大笑。
    江东文武亦是不禁发出了笑声。
    对于诸葛亮的示弱之言,嗤之以鼻!
    更是认为诸葛亮,只不过是空有其名罢了!
    “我曾听闻,刘使君,曾三顾茅庐请的先生。”
    “其后,刘使君更是自称如鱼得水,准备席卷荆襄,独成霸业!”
    “可现在,荆襄九郡却已在曹操之手!敢问先生,鱼在水中,还是在汤锅之中?”
    张昭笑颜以问。
    言辞之中,无一不是在打他诸葛孔明卧龙之脸!
    反观诸葛亮,倒也不恼,微笑道:“我主若是想取荆襄,那是易如反掌!”
    “当初刘表曾再三相让,欲将荆襄托付于我主,我主不愿取同宗基业,故而才给了那曹贼窃取荆襄的机会!”
    “哦?!”
    张昭闻言,刻意拉长着语调。
    其意不言而喻!
    “先生自比管仲、乐毅,可知那管仲者,相助齐桓公,独霸诸侯,一览天下!乐毅者,扶持弱燕,一鼓作气,连下齐国七十二城!”
    “此二人堪称兴国济世之才也!而先生呢?枯坐草庐,笑傲风月,除抱膝吟叹之外,别无所长!”
    诸葛亮轻挥羽扇,踱步于殿内,悠悠开口道:“鹏飞万里,燕雀岂知鸿鹄之志哉!”
    “我本以为燕雀应在林间,没想到今日都聚于廊下!!!”
    此话一出。
    满殿愤然!
    诸葛孔明此言,无异于将在座文臣皆骂了一顿!
    就连一旁跟随前来的鲁肃,脸色也显得极为难看。
    虽说鲁肃心中知晓孔明并未有言辱他之意。
    可诸葛亮此举,实在是太过冒失了!
    这不是将自己送往风口浪尖嘛!!!
    反观诸葛亮,却是仿若丝毫没有注意到殿内文臣、谋士愠怒的面庞。
    值此之际。
    虞翻立身而起,朗声开口道:“曹操拥兵百万,上将千员,龙骧虎视,欲鲸吞江夏!”
    “敢问足下可有何良策啊?”
    诸葛亮闻言,目光之中略显不屑的瞥了此人一眼,淡淡开口道:“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挟刘表乌合之众,哪怕他号称百万、千万,我也不惧!”
    “呵呵~”
    虞翻冷笑一声道:“足下,败于当阳,计穷于樊城,惶惶求救于江东,竟敢也会说不惧!真是贻笑大方!”
    面对虞翻言语之中的讥讽,诸葛亮直言而说道:“我主公仅有兵勇数千,岂能敌曹操百万之众,现今暂退于樊城,却仍与曹贼势不两立,待机杀敌!”
    “反观江东兵精粮足,雄踞长江天堑,却有一班风雅之士,苦口婆心劝其主归降曹贼。”
    “如此看来,我主公才是天底下最不惧曹操之人!!!”
    话罢!
    虞翻一时语塞,目光亦不敢直视于诸葛,只得悻悻拱手一拜,退回到席位之中。
    而在诸葛亮,准备再进一步时,顾雍随之从坐席之中走出,语气之中,尽显不屑道:“孔明,莫非汝想相仿当年苏秦、张仪,用那三寸肉舌扫平东吴吗?”
    ……
    与此同时!
    在诸葛亮舌辩群儒之际。
    小乔、孙尚香亦匆匆前来面见吴国后。
    尤其是当孙尚香将诸葛亮舌辩群儒,遭到朝中文武刁难之时,吴国后的脸色立马沉了下来。
    吴国后虽为女子,但跟随孙坚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
    其目光,自然远非常人可比。
    甚至,纵是连江东部分谋臣,亦是不及。
    只不过,吴国后明白,身为女子,尤其是江东之主的母亲,有些话她不能说!!!
    但今日,江东群儒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
    “这些江东氏族,一个个名义上说着什么为了江东,为了先主公之基业,保境安民!”
    “实则,一个个却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保全家族产业!”
    “他们将权儿置于何地!他们眼中到底还有没有这个江东之主!!!”
    吴国后冷声呵斥道。
    “母后,虽说此时孔明尚占上风,可长此下去,我担心……”
    孙尚香担忧道。
    吴国后摆了摆手,目光看向小乔。
    “你家夫君可返回柴桑?”
    “回老夫人,夫君已于数日前动身,算算日子,今日也应该回来了。”
    小乔声音轻柔回应道。
    吴国后闻言,面色亦稍稍缓和了些许,拉着孙尚香、小乔二人道:“既然公瑾回来了!那也不必担心此事!”
    “有公瑾在,这些江东氏族,翻不起多大的浪!”
    说至这般!
    吴国后不禁冷哼一声道:“以公瑾之脾性,有他在,纵然是没有孔明在此,亦足以震慑住这些氏族!”
    ……
    而此时!
    吴侯宫!
    大殿内!
    在顾雍质问声中,诸葛亮轻声一笑,拱手拜道:“万万不敢!”
    “足下只知苏秦张仪,乃能言善辩之人,殊不知,他们亦是真豪杰!”
    “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安邦定国之功,绝非恃强凌弱,贪生怕死之辈!”
    “反观时下有人,一听说曹操拥兵百万,且不问虚假真实,即刻欲叩首乞降。”
    “这等人,还敢笑苏秦、张仪吗?”
    面对诸葛亮直视的目光,顾雍无言以对,只得无奈甩动袖袍,悻悻退回到坐席中。
    “孔明以为,曹操何许人也?”
    骆统起身叫住诸葛亮的步伐,开口质问道。
    诸葛亮闻言,看向此人,朗声开口道:“汉贼,天下人皆知,足下又何必多此一问!”
    “哈哈~”
    骆统朗声大笑,摇头道:“此言差矣!”
    “汉,传世四百余年,天命已尽,如今三分天下,曹操已得其二,剩下其一,也暗怀归心!”
    “刘使君,不识天命,焉能不败矣!”
    诸葛亮目光微凝,怒声训斥道:“足下此话,真是……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之言!”
    “人生于天地之间,当以忠义为本!”
    “吾等既为汉臣,自当与曹贼势不两立!”
    “大汉已传世四百余年,为何不能再传世四百年!”
    “正是因为有了你这样不忠不孝,无君无父之辈,才会坏了大汉天下!!!”
    骆统瞬间被诸葛亮骂的狗血淋头,愤愤一声,坐回到了座位上。
    在诸葛亮继续前行之际,陆郎悠悠笑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又为相国曹参之后,刘使君自称中山靖王苗裔,却是无可稽考!”
    “世人只知其为织鞋贩履之辈,何足与曹操抗衡啊?”
    “哈哈哈~”
    郎朗笑声,久久回荡于殿宇之中。
    方才在诸葛亮口下吃瘪的众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此事堪为刘备一生之诟病!
    反观诸葛亮,却是并不着急答话,踱步行至鲁肃身旁,诧异询问道:“子敬,此公莫非是当年袁术帐下盗橘子的陆郎,陆公纪?”
    此话一出。
    仿若被踩中尾巴的陆郎,面色瞬间难看无比,目光左右闪躲着。
    诸葛亮见状,趁势上前道:“曹操即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也!”
    “而今曹操,专权横行!欺凌君王!”
    “不但蔑视皇帝,更是蔑视祖宗!”
    “不为汉室之乱臣,亦为曹氏宗族之叛逆!”
    “我主刘皇叔,乃堂堂汉室帝胄,当今天子按宗谱赐爵,并亲口称之为皇叔!”
    “何谓无可稽考?”
    “再言,当年高祖皇帝出身亭长,而终得天下,织席贩履又有何耻辱可言?”
    “汝实乃小儿之见,不足与吾等高士共语!”
    “你……”
    陆郎愤愤手指向诸葛亮,有心想要辩斥他,却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
    值此之际,孙韶起身冷笑道:“孔明之言,可谓强词夺理尔!”
    “不是正论!”
    “敢问孔明先生,治何经典啊?”
    诸葛亮闻言,朗声笑道:“我从不做那些寻章摘句,引经据典之事!”
    “这些只不过是那些迂腐书呆子们爱做的事!”
    “与兴邦立业,毫无关系!”
    “哦?!”
    孙韶惊咦声中,带有一丝鄙弃之意道:“先生从未做这些,又岂知是迂腐之人!”
    “自古以来,立贤立德,皆为此据!”
    “传世之作,又岂是你口中说的这般不堪!”
    “哈哈哈~”
    诸葛亮朗声大笑道:“自古以来的大贤们,也未必治何经典。”
    “商汤的宰相伊尹,也不过是个耕地的奴隶!”
    “兴周的姜子牙,也曾坐渭水垂钓的渔夫!”
    “至于后世张良、陈平之辈,皆又匡扶宇宙之才!”
    “也未曾听说他们有何治何经典啊?”
    “这……这……”
    孙韶被诸葛亮辩驳的面红耳赤,吞吞吐吐。
    谁料诸葛亮,却未打算就此罢口,继续说道:“可叹书生们,张口经典,闭口古训!”
    “终日忙碌于笔墨之间,我看这些人恐怕也只会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
    赤果果的蔑视,无异于就是在讥讽孙韶,便是这等之辈。
    偏偏在诸葛亮的辩驳下,孙韶竟也找不出半句反驳的话语,只得气的胸膛鼓动,气喘吁吁!!!
    “听公之言,口气甚大!”
    “未必真有实学,我看孔明兄之所以如此之说,怕是担心做出什么鄙陋经典,恐为天下儒者耻笑吧?”
    “哈哈哈!!!”
    程德枢踱步行至大殿内,三言两语鼓动着文臣之众,朗声大笑讥讽着诸葛亮。
    “呵呵~”
    诸葛亮轻蔑一笑,行至程德枢面前道:“既然提起儒者,足下可知儒者之中,亦分君子、小人之别吗?”
    “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公正、斥邪恶!既能恩泽于当世,又能流芳于后世!”
    “而小人之儒则不痛,专攻笔墨文章,只会雕虫小技!”
    “可谓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可胸中却无一策!!!”
    此话一出。
    气的殿内文臣,皆咬牙切齿,愤愤难平。
    今时,他们劝降吴侯孙权归降曹操。
    而无一策对敌之法,不正是诸葛亮口中所说小人耳!!!
    诸葛亮目光环视殿内文臣、谋士,冷笑一声道:“试看杨雄修辞作赋名盖一时,然而奸臣王莽篡汉。”
    “他不顾廉耻,屈膝投靠,最后落得个跳楼自杀的下场,此等小人之儒,就是日赋万言,又有何可取之处?”
    “亮得闻德枢兄乃汝南大儒,也拜读过兄长《周易摘抄》之大作,但愿兄能做君子大儒,莫做小人之儒,留下千古骂名啊!!!”
    “你……”
    程德枢面色涨红。
    好一个捧杀!!!
    “孔明,你怎可如此!”
    殿内文臣,纷纷指责着诸葛亮。
    值此之际。
    濮阳兴冷笑一声道:“素闻孔明,能言善辩,多智近妖!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只是不知孔明你如此惊才绝艳,为何在陈牧离开后,屡屡战败?”
    “反观陈牧当初在时,金蝉脱壳救刘备,反杀车胄,攻徐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