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 327.第325章 记忆金属!

327.第325章 记忆金属!

 热门推荐:
    “老袁,这次还要谢谢你给我们牵线。”
    铁道研究所的老黄,满脸热情地感谢着袁副总。
    袁副总脸上皮笑肉不笑,“老黄,这次可是给你们捡了一个大便宜。”
    “那是,那是。”
    老黄爽朗地说道,“这次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要不,我请你吃顿饭?”老黄眼睛一转说道。
    袁副总摆了摆手,没好气说道“免了吧,你小子的饭真不好吃,还不如我们厂的食堂呢!”
    老黄最喜欢的就是请人吃饭,不过不是下馆子。
    甚至都不是在他们单位食堂吃饭。
    而是在他家吃,饭菜都是老黄自己做的。
    然而,老黄的手艺。
    简直一言难尽。
    曾经有人不知道他的做菜水平。
    还以为自己能够吃到一顿大餐。
    结果那一天,他是扶着家属院的墙走出去的。
    差一点就要直接打120了。
    自此之后,老黄的请人吃饭一战成名。
    再也没人敢吃他做的饭了。
    “不过他们的要求可不低,你们要是做不到,可别怪人家翻脸。”
    袁副总提前给老黄打了一波预防针。
    “别到时候来找我撒气。”
    老黄倒也没生气,“放心,我心里有数。”
    老黄转身回到会议室之内,袁副总则是准备回江南厂。
    作为副总,他每天的工作也很多,不可能一直将时间浪费在这里。
    “黄所长,我们的要求不是很复杂。”
    耿博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进入正题。
    他也知道,刚刚两人出去一定互相沟通过了。
    “直径十五厘米,长度450米的超长构件加工,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做。”
    黄所长也没有想到耿博会如此直接。
    但是看着耿博手里握着的大笔定单情况下,也没有计较太多。
    “这种类型的超长构件,我们也曾经做过不少。”
    “经验还是有的。”
    “不过具体能不能干,还是要看你们对构件的加工要求。”
    铁道研究院,拥有着国内最为先进的超长无缝钢轨加工技术。
    在超长结构件加工方面,拥有着非常多经验。
    如今刚刚开始建设的高速铁路,采用的无缝钢轨就是由他们的技术加工完成。
    能够制造出单根长度在五百米以上的超长无缝钢轨。
    耿博在江南厂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已经有些心灰意冷。
    甚至开始思考,太空焊接技术和自动焊接机器人到底要怎么开发。
    黄所长的一席话,无疑是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我们采用的是钛镍合金,如果你想要研究一下的话。”
    耿博语速非常快,生怕对方反悔说道。
    “我们过几天就能够给你们送一批来,让你们研究一下。”
    材料不是制约太空平台龙骨研究的重要因素。
    钛镍合金也算不上什么特殊材料。
    给铁道研究院一些也不是什么大事。
    就算是有人想要逆向,先不说技术上能否实现。
    这种钛镍合金,在数年之前就已经注册过专利技术。
    别人逆向了也没法卖出去。
    实际上,钛镍合金的用途并不算太广阔。
    尤其是火箭研究院研发的钛镍合金,是为航天用途开发出来的。
    其他方面很难用得上。
    “至于加工要求,我都列出来了,你可以看看。”
    耿博从桌面上推出去一张写着几项数据的a4纸。
    上面记录着龙骨的加工要求。
    “要求都不算太难,不过我们可能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黄所长低着头看了几分钟之后说道。
    纸上的要求,其实和他们做的无缝钢轨要求差不多。
    主要集中在平直度、内部损伤程度等几个重点方面。
    某些方面,甚至要求比他们用在高铁上的无缝钢轨还要低一下。
    “那就先做一根出来看看吧,如果效果不错我们就大规模下订单。”
    耿博做出决定非常迅速,只了几分钟的时间。
    就将这项任务交给了铁道研究所。
    “我们会尽快完成第一根构件的加工。”
    老黄罕见严肃地保证道。
    同时在心里默默地想,这可是一笔超大的订单。
    绝对不可能出现任何意外。
    铁道研究所的日子,这几年也不太好过。
    他们的资金也很有限。
    想要日子过得好一些,给大家的福利待遇提一提。
    除了国家拨款之外,还是要多接一些其他的项目,赚一点钱。
    耿博手里握着的大笔订单。
    让老黄眼馋不已。
    如果能够将这数百根超长构件的加工,全部拿到手。
    少说也能够几千万利润。
    算是一笔较大的意外之财。
    耿博站起身来说道,“三天之后,我们的技术员会带着材料来你们这。”
    “你们尽快将相关的人手和结构搭起来。”
    老黄自然是满口答应,越早开始这个项目,也就意味着他们能够越早拿到钱。
    滚筒式太空平台项目,在研究院之内也是头等大事。
    三天时间,耿博就完成了材料和人员方面的各项安排。
    将他们带到了铁道研究所。
    刷着军绿色涂漆的卡车上,装载着数锭钛镍合金。
    每一块合金的质量都在一百公斤。
    一辆卡车上,整整齐齐码放着一百块的合金锭。
    这样一卡车,十吨重的钛镍合金才能够制造出一根450米长的龙骨!
    这也是为什么,单单是滚筒式太空平台的龙骨,总质量就达到了一千吨。
    “这就是我们的钛镍合金,你们可以先试探性的研究一下。”
    耿博指了指研究所空地上的卡车,对着老黄说道。
    “我们的研究总结,在这以前就发给你们了。”
    “不知道你们看得怎么样?”
    老黄这时候也一反他之前不着调的形象,透露出一点学者的气息。
    这个在厨艺方面堪称邪神的男人,也在科研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
    “看过了,不过他们都说你们的合金性能很奇特。”
    “单单是记忆性这一项,就让人感到奇怪。”
    记忆金属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东西。
    在几十年前,世界各国就开始在记忆金属上进行研发。
    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记忆金属的应用那就更加多了。
    卫星之中的不少折叠天线,就是用的记忆金属。
    “记忆金属又不是什么特殊技术,有什么奇怪的。”耿博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随口说道。
    老黄摸着下巴说道,“要说记忆金属,我们也不是没研究过。”
    “但是一般的记忆金属,形变温度都是在40度。”
    “你们的钛镍合金,标定形变温度竟然是在80度!”
    “足足高出去一倍!”
    记忆金属产生形变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温度下晶体结构的变化。
    比如耿博他们运来的钛镍合金,在80度之下,晶体结构马氏体,在80度之上则是奥氏体。
    马氏体、奥氏体都是金属材料的组织名称,两者晶体结构是不同的,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而奥氏体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因此温度变化时,合金就会产生收缩或者膨胀,从而让金属的形状发生变化。
    “我们的应用场景比较特殊,需要比较高的形变温度。”
    耿博没有详细解释内在原因。
    这涉及到龙骨的发射形势问题。
    450米长的龙骨,自然不能够像普通卫星、空间站发射那样。
    直接塞到火箭的货舱之内,然后射到太空之中。
    因为它的长度,甚至都超过了火箭本身的高度!
    所以就需要想一些特殊的办法,将龙骨给塞到货舱之内。
    耿博想到的办法就是,采用记忆金属。
    让龙骨在高温状态下,团成一个球。
    在低温状态下,则是一根笔直的合金棍子。
    这样就能够将数百米长的龙骨,给蜷缩成一团直径在十米的铁坨坨。
    这样就能够将它给塞进火箭的货舱里面。
    “你们只需要研究构件在低温状态下的加工就行,他的高温记忆性不需要你们去考虑。”
    耿博没有给老黄继续纠缠下去的机会,直接让他们不要考虑这方面问题。
    “好吧,不过还有一个我们感到比较奇怪的地方。”
    老黄的疑问并不仅仅是在特殊的记忆性方面。
    “它在低温环境下的刚度实在是太高了,你们是要用在南极吗?”
    老黄至今都不知道耿博他们的具体来历。
    只知道来头很大,而且很有钱。
    虽然在这之前一再强调,不要问太多的问题。
    但是科研人员的好奇心,还是让他想要知道这样特别的东西。
    他们到底是要用在什么上边。
    “你猜的倒是不错,我们是要用在南极。”
    如果能够用这个借口打消对方的疑问,耿博也不介意撒一个小小的谎言。
    “咱们是要开始研制破冰船了?”老黄嘟囔了一句。
    他产生这样的联想,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最先就是江南造船厂的袁副总找到他,说是拉来了一个大客户。
    那说明应该是和船有关。
    然后又和低温环境有关系。
    那么除了破冰船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了。
    大概吧。
    说到底,星际飞船也是船!
    铁道研究所的加工设备很齐全。
    而且耿博给了他们三天的准备时间。
    这三天时间之内,他们不仅仅是仔细研读了耿博发给他们的材料特性说明。
    而且涉及了一整套加工工艺流程。
    电熔炉率先开始加热,每一块重量为一百公斤的金属锭被投入其中。
    开始缓缓融化,变成一炉赤黄色的钢水。
    比火山熔岩还要更加耀眼几分。
    如果不佩戴相对应的护目装置。
    甚至都能够直接将人的眼睛烧伤。
    数千度的高温,让人难以靠近。
    只有粗大的铰链装置,才能够经受得住这样的高温,将盛满钢水的大型坩埚给抬起。
    “这些大概还要三四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够充分熔融。”
    老黄看着充斥着热浪和耀眼红黄色的车间,略带干涩地说道。
    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中。
    感觉自己好像是一颗深处沙漠之中,经历着太阳暴晒,下一秒就要完全干掉的苹果。
    “那我们先出去等吧。”
    耿博说出了在场其他人的心声。
    没有什么人,想要在这个恶劣的情况下多待。
    走出熔融车间。
    虽然盛夏时分,室外也有着接近38度的高温。
    但是和车间内,几乎难以呼吸的高温相比。
    甚至让人感觉到一股凉爽的感觉。
    即使仅仅在车间内待了不到五分钟时间,大家的身上也出了不少的汗水。
    出汗较多的,甚至后背都已经完全湿透。
    “先去休息室等吧。”
    老黄提议道。
    车间配套的休息室之内,不仅仅有全天候开放的冷气空调。
    墙角的冰柜之中,还有着众多的冰棍。
    让大家能够在休息的时候解解渴,补充一些水分。
    “来,大家吃点冰棍。”
    老黄主动从冰柜之内,取出一大把的老冰棒。
    给在场的每个人,都发了一根。
    “熔融完成,冷却还需要多少的时间?”
    耿博一边舔着自己手头上的冰棍,一边问道。
    熔炼完成的合金,自然不是直接进行锻造。
    而是需要先进行冷却。
    只有冷却完成之后,才可以进入模锻机之内锻造。
    “这么大一坨合金锭,最少也要一天一夜的时间,才能够让外层冷却下来。”
    老黄从冰棍上啃下来一块说道。
    “想要完全冷却下来,那时间就长了,可能需要三天的时间。”
    10吨重的钛镍合金,近乎是一个一米长宽,一米四高的长方体坨坨。
    即使金属的导热性比较好,那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让它的内心完全冷却下来。
    吹着冷气,几人休息了一番,恢复下体力。
    三个小时之后,钛镍合金金属锭彻底完成了熔炼工作。
    整整一卡车一百块金属锭,被熔炼成了一整块金属。
    “把它放到特制的冷却液之中淬火,能够稍微加强它的强度。”
    老黄看着好像是煤油一样的液体内的钛镍合金锭说道。
    淬火是工业制造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几乎所有的重要零部件,都要经历这个环节。
    甚至有的还要经历不止一次的淬火。
    “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24小时之后就可以取出来进行下一步工序。”
    耿博对这些不太了解,基本上都是由着铁道研究所的人发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