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朕,乃是大汉太后! > 384.第383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第383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刘隆态度突然的转变让邓骘和耿种有些惊讶。
    不过想到了刘隆在朝堂之上受到的那种无形压力,他们似乎又明白了过来。
    “陛下,臣自然是愿意为陛下效力的”
    此时邓骘已经来到了刘隆的面前,朝着刘隆非常恭敬的行礼。
    只不过在说完这句话之后,邓骘就趁着刘隆没有回应赶紧立刻补充了一句。
    “只不过老臣的确是年迈了,已经.
    老臣无能,还请陛下准许老臣乞骸骨!”
    邓骘的话语让面前的刘隆瞬间瞪大了自己的眼睛,同时也让一旁的耿种忍不住长吸一口冷气。
    看着邓骘的侧脸,耿种在心中一惊忍不住开始嚎叫了。
    他之前就听闻这位邓氏的大将军虽然不善兵法,但是深谙进退之道,是外戚之中的佼佼者。
    只不过如今同样身为外戚的耿种看着邓骘,心中已经算是彻底服气了。
    当初耿氏成为大汉的外戚,而邓氏最为依仗的大汉太后邓绥突然宣告天下不再继续执掌朝政。
    一时间邓氏没落,耿氏将兴的话语可谓是传遍了整个大汉。
    那个时候,耿种还专门拜访过邓氏,拜访过邓骘。
    希望不要和邓骘闹出太大的风波,以免惹得朝堂动荡,让更是也陷入旋涡之中。
    结果在拜访之中,耿种就看到了邓骘的那种淡然。
    很多人都说邓骘等人是故意装出来的样子,但耿种知道那是真正很淡然,丝毫没有将这一切放在心上的感觉。
    而当初耿种还以为是邓骘自知无力反抗,所以放弃了而已。
    直到以后耿种发现这位陛下直接将自己,将整个外戚,将所有后族全都打压了下去。
    耿种才真正明白过来,那种感觉是多么难熬。
    无数个夜晚,耿种看着漆黑的夜空实在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才能够入睡。
    他亲自带着耿氏走到了外戚这一步,结果迎来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直接落寞了下去。
    耿种不怕自己成为罪人,也不怕更加成为笑话。
    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去面对这种落差。
    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明白了邓骘那种淡然对于一个外戚,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曾经的外戚是如何难得的事情。
    胜不骄败不馁,耿种甚至觉得,如果邓骘能够从小被名将好好教导的话。
    他也一定可以成为一代名将。
    明白进退,这是何等难得。
    而在刚刚的这一刻,他对于邓骘的敬佩更是直接达到了巅峰。
    刘隆的意思他明白,要重新启用他们对抗那些朝臣,或者说对抗那些朝臣背后的家族。
    他也明白这么做的后果,那是一个不慎就会进入万丈深渊的事情。
    可是他忍不住不心动。
    一旦他成功了,他不但可以夺回本属于外戚的权力,甚至他都可以成为真正的朝臣之首。
    后面的事情他不敢想,但是他忍不住不去想!
    耿种没有那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只是他忍不住这种想要再次搏一把的冲动。
    而邓骘,再次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拒绝的干净利索,虽然耿种不认可,但是对于他这种果决也是非常敬佩的。
    看着邓骘如此果断的模样,刘隆也知道再继续多说什么都没有必要了。
    他只能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耿种的身上,希望这个曾经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将军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事实也没有让他失望。
    在短暂的犹豫之后,耿种直接朝着刘隆大礼参拜,希望能够为刘隆继续效力。
    这一幕让刘隆直接露出来了笑容。
    “既然如此,那.邓将军,你且先行回去吧。”
    “老臣,多谢陛下。”
    “至于乞骸骨之事老将军若是身体着实不好,那就在府中多多休息吧。
    我大汉还需要老将军出力呢。”
    刘隆当然不会真的将邓骘放回去,但是也不会让邓骘就这么平安的回去。
    既然不同意他的建议,那就不要再离开自己的府邸了。
    也省得给自己制造什么麻烦。
    对于刘隆的话语,邓骘当然是连反驳的想法都没有,躬身领命之后便直接退去。
    从那天开始,邓骘就直接放出消息,自己突然中风无法起身。
    便不再涉足朝堂。
    不仅仅是邓骘,连同邓氏在朝中的绝大部分朝臣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回到了府邸之中。
    取而代之的,则是扶风耿氏。
    虽然这些事情发生的理由都是合乎情理,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邓氏再次被自家的陛下罢黜了。
    而更是到底能够走到什么地步,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刘隆开始给更是下达了一件很重要的命令。
    那就是在大汉的土地上,寻找合适之人,同时让耿种担任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乃至天下官员.
    同时在朝堂之中正式设立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主,设立上百名监察御史。
    让他们接受各个地方乃至朝臣中的检举,从而核查是否有违法之事。
    刘隆的这些命令无疑是在警告某些人,也是在给某些人施加压力。
    但是朝臣之中却是对于这些事情嗤之以鼻,也已经有了各种应对的准备。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刘隆并没有直接出手对朝臣们进行什么动作。
    甚至可以说,御史台出现之后,并没有掀动任何的波澜。
    无论是御史大夫耿种,还是以耿氏以及追随耿氏的那些监察御史们都没有对朝臣们有任何出手的迹象。
    相反,在成立御史台之后,耿种反而是不断拜访朝臣。
    和他们不断解释着一件事情。
    “老夫当真是没有办法,并非是想要做什么,而是不得不如此罢了。
    陛下既然有令,我等总不能不听从。
    这御史台是监察百官,但是百官在老夫看来,哪一个不是大汉的忠臣良将?”
    耿种的这些话也让朝臣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只是这笑容之中又有多少相信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但是耿种的隐忍的确是让他们不少人都放下心来。
    但就是如此,才让他们没有发现在朝堂上的平静之下,朝堂之外却是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