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派我当间谍,接头人竟是女帝 > 179.第178章 京都接下来的大事!许守云阅读
    第178章 京都接下来的大事!许守云阅读京都边新闻!
    京都。
    皇宫内,养心殿。
    “接下来有三件要事!”
    姜灵微微皱眉,神情凝重的开口说道:“第一,科举在即,诸多学子已经进入京都,六部商议定下内阁大学士杨宁为主考,负责此次科举,姚先生觉得如何?”
    姚守云听闻之后,陷入沉思。
    科举可以说是关乎魏国的大事。
    长远来看,关乎大魏国的根本。
    近看,决定着朝堂党派的强弱。
    没错,诸多的学子进入朝堂之后,会自行站队。
    这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了。
    科举四年一考,上一次的主考官,就是内阁首辅柳严明。
    每一个进京的学子,背后有站有家族世家权贵。
    而主考官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着考生的成绩。
    自然,谁为主考官,那么接下来四年,这一派系,就会强大几分。
    “陛下不考虑下工部尚书李杰李大人?”
    沉思片刻,姚守云开口疑惑问道。
    虽然他入朝为官不久,但对于大魏国朝堂的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
    上上一次科举的主考官就是内阁大学士杨宁。
    理论上来,朝堂为了党派平衡,这一次应该选择李党的人了。
    但陛下却选择了杨宁。
    想来,这就是陛下召唤自己进宫的缘故之一。
    “工部尚书就不考虑了!”
    沉思了片刻,姜灵开口出声。
    很显然,她早就已经有了答案。
    姚广云一听这语气,就明白过来。
    朝堂三个党派就已经够了。
    三方相互牵制。
    现在东厂入局,那么李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陛下已经有了决定,微臣定会全力辅佐!”
    姚广云表明了自己的心态。
    姜灵点了点头。
    第一个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是询问,而是告诉姚广云接下来的计划。
    “第二,楚国半圣明日将会到达京都,姚先生才智谋略皆为大魏魁首,先帝更是尊称帝师,大魏国的儒家于月前前往景国,留下之人,皆无大才。”
    “倘若半圣为难,恐唯有姚先生能应对!”
    姜灵神色凝重的开口说道,这也是她比较担心的问题之一。
    “陛下放心,这点,微臣早有对策,楚国半圣走的是朝堂流派,并不足畏惧。”
    姚广云回应道。
    朝堂流派的儒家,就算要争议,那也是争议策略。
    而不是争议天下之道。
    他姚广云还真不带怕的。
    “有姚先生这句话就好,前日,探子传回来信息,半圣将会在科举之前,进行一场讲辩!到时候,还得麻烦姚先生。”
    姜灵补充道:“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接下来,朝堂各部将会想尽办法进行各种理由索要税银,姚先生作为财政一部尚书,还需把好关。”
    姚广云一听就明白。
    这是有点怪罪今天朝会兵部和刑部要钱的时候,自己没有开口说话。
    若是其他人,和陛下这种关系,可能会抱怨。
    但姚广云没有,相反,他很欣慰。
    这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理智。
    君为君,臣为臣。
    不论私下里关系如何,该敲打的时候就要敲打!
    这才是一个成熟帝王该有的冷静。
    收敛了思绪,姚广云开始回答女帝的话。
    “陛下放心,微臣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姚广云还想说什么。
    但想了一下,还是停了下来。
    本来他想将许守云的事情说了出来。
    但考虑到,陛下没有主动提起,且之前的改稻为桑和摊丁入亩,陛下都没有说出来。
    自己若是这个时候说出许守云的事情,那岂不是让陛下丢面子?
    随后两人闲聊了一会儿朝堂上的事情。
    姚广云就离开了皇宫。
    回到府衙住所。
    坐在书房当中,姚广云皱着眉头。
    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直接去东厂找许守云?
    这好像不适合吧?
    但如果一声招呼都不打,回头在朝堂上……,不对,他已经知道我了。
    所以,去东厂!
    想到就做。
    姚广云从太师椅上站起来。
    招呼下人换了身衣服。
    正准备出门前往东厂的时候,又想了什么。
    再次回头,将刚刚脱下的官服又穿上。
    然后这才迈开步伐,走出大门。
    ……
    东厂大厅。
    许守云正在阅读下面收集上来的信息。
    【工部王大人昨晚去了迎春楼,召了思雨魁和月华魁以及月梅魁。】
    “好家伙,王大人好像都快六十了吧,一挑三啊!扛的住吗?”
    许守云惊叹一声,继续打开下一条信息。
    【刑部赵大人正妻,昨日下午与布店老板苟合!用时一刻即出布店!】
    “啧啧啧,这绿帽子!连十分钟男人都不如。”
    许守云继续感叹。
    【兵部刘大人之子,昨日下午,于京都南郊酒楼秘密会见了七营偏将。】
    “咦!”
    许守云神情一怔。
    终于看到一条有用的信息了。
    下了朝堂后,他看了数个时辰,大多数都是京都官员的鸡毛蒜皮之事。
    王喜之前定下的规矩,但凡关系到朝堂官员,都必须呈交上来。
    交由督主亲自过目。
    许守云并没有修改这个决定,这些信息,在平常并无大用,但在关键时候,可能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也是官员平日作风的汇总。
    朝堂百官,每一个人都在东厂这里,有一个卷宗,详细记录了东厂收集到的相关信息。
    看了这么久的边新闻。
    终于看到有用的东西了。
    “兵部刘大人是柳党一派的人,但是他的儿子,却秘密会见燕王大营的偏将。”
    许守云思索着。
    开始查阅卷宗。
    “刘永全,兵部郎中,柳党一派重要成员之一,十三年前拜入柳严明门下,称后者为老师。次年中榜,当月赴任南郊县知县……”
    “七营偏将,王勤,东湖人,年龄三十二,东湖王家氏族,乃燕王一系的鼎力支持者,十六岁入营,燕王军中任职时,曾担任过燕王的亲兵……。”
    卷宗上详细记载着王勤的相关信息。
    “有点意思了,一个是柳党的核心人物,一个是燕王的亲信。”
    “这柳严明在玩什么把戏?”
    许守云思索着。
    仅仅这一个见面的信息,就能够推断出多种可能。
    两党派和解?
    不太可能,这种大事一个偏将和一个从五品的官员还不够。
    是柳严明私下找燕王有要事?
    也不对,完全可以亲自去见燕王。
    派遣手下人去,很显然是不想让别人知道。
    那么,很有可能是柳严明想传递什么信息给燕王。
    许守云思索着。
    推测着。
    就在这个时候……
    等下还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