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派我当间谍,接头人竟是女帝 > 138.第138章 李党摆烂,杨党不甘,柳党庆祝
    第138章 李党摆烂,杨党不甘,柳党庆祝!(求订阅!)
    “或许是我们想复杂了。”
    严嵩沉默许久,再次开口说话。
    “此话怎解?”
    柳严明听闻,开口询问。
    “姚广云此人性格大家都清楚,宝钞之争半月有余,从他上位财政一部尚书开始,到昨日,他一句话参言都未说,就已经能够证明一些东西。”
    严嵩停顿了一下,缓缓的开口说道:“姚广云心系大魏,为人刚正不阿,投靠党派之事是不可能去做的。”
    “自陛下上位之后,咱们大魏国力日渐消弱,姚广云看在眼中,而陛下也曾多次面见对方,然而以姚广云这种性格,陛下举荐为官,他为了自身名气,多半不会接受,相反,杨党举荐,就不同了。”
    “有何不同?”当即就有人开口接话。
    “李党中立,我们势大,唯有杨党合适。”严嵩缓缓的说着。
    这半个月的朝堂会议,根本没有去议论其他事情,全都是在争斗。
    其实六部压下来的事情,太多了。
    柳严明下达了逐客令。
    甚至有几个官员都已经要下跪了。
    京都是大魏的权力中心,大魏百官向往之地。
    柳严明听到严嵩的话,也暂时将这个疑惑放下。
    “暂且先不管这些,回头下面人询问,就直接将功劳放在王爷身上,当务之急,还是部署接下来的宝钞之事。”
    当然,这些议论声,并没有传到杨宁耳中。
    柳党势大,名气很差,在朝堂京都乃至整个大魏,其名声并不好。
    “是!”
    儒以法乱禁,虽说真正的儒家并不参与国事。
    说不准还得给伱准备一份大礼。
    不然,稍有差错,就很容易引起纷乱。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当官的有几个是清白的。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杨大人自然是没事,毕竟身处高位,杨党不会赶尽杀绝,但我们这些小官,可就不好说了,说不准就会被杀鸡儆猴!”
    “杨大人,姚先生突然开口可是王爷安排?这其中可是有什么商策?”
    “那八大商会那边?”严嵩接过话,询问!
    “你跟八大商会对接,亲自负责此事,跟他们说,许诺的利益让他们放心,当下,还是得以大魏国事为主。”
    “争斗半月有余,姚先生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今日朝会突然开口,肯定有其原因。”
    柳严明有序的安排着。
    而只有杨党,名声好,清流多,虽势弱,但却在朝堂之上又有一定能耐。
    毕竟严嵩分析的合情合理。
    “是啊!杨大人,南北镇府司一进来,必然会对我们栽赃污蔑,到那个时候,大家恐怕……”
    从朝堂下来之后,李杰就回到府衙,闭门谢客,谁也不见,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意味着争斗失败。
    “杨大人,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
    有人开口询问。
    京都,杨府。
    “是啊!等下我就去修书一封,请辞外调,去地方当个知县。”
    这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这边开口说话的李党一派的官员。
    六部大大小小的事情,牵扯到大魏各地,必须要一件件事情安排好。
    而外调,就简单了。
    众人脸色都是一片愁眉苦脸。
    “咱们寻个富裕之地。”
    “好了,这阵子大家都累了,宝钞之事也算是落下帷幕,接下来我会和王爷对接好的,诸位今日也可放松片刻,明日起,大家都忙活起来,再加把劲,把事情办好?日后,荣华富贵,触手可得。”
    “南北镇府司是秦王的势力,而柳党背后的人又是秦王。”
    宝钞之事,拖延了如此之久,大魏也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
    诸多官员齐聚杨府之中。
    “燕王也肯定得到消息了,他肯定有办法!”
    而失败者要承受的后果,所有人都心中清楚。
    今日朝堂决策,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很快,杨府之中,就只有杨党一派的重要人员了。
    各种需要用钱的地方,急等着宝钞来挽救。
    一切都是为了自身名气。
    柳严明正气禀然的开口说道。
    在他们看来,姚广云是自己人。
    众人应允。
    嘴里还骂骂咧咧。
    李党的官员垂头丧气的离去。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南北镇府司调查此事,必不敢乱来,大魏百官盯着,燕王宁王盯着,陛下盯着,此等大事,又岂敢乱来?”
    想要进来,没有点势力背景,根本做不到。
    每年那么多外地官员想进京,你要说和对方调换,那对方巴不得。
    而一直保持沉默神色的杨宁,在听完所有人的话之后,终于开口了。
    还包含李党大部分的官员。
    ……
    听到这话,顿时在场的人,瞬间明白过来了。
    “……”
    诸多官员,对着内阁大学士杨宁哭喊。
    “是!”
    李党中立,势最弱,且和儒家关联密切。
    他们接触的信息比较多,所了解的也就比一般官员要多。
    “诸位同僚,请放心,我们还没有输,只是南北镇府司负责大理寺案卷调查而已,此次宝钞之争半月有余,上案卷的诸位,大家心中都清楚,不过是栽赃污蔑罢了。”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都明白今天的这个决策意味着什么。
    ……
    “所以,诸位还请散去,老夫稍后会去亲自找燕王,商议一番。”
    但在大魏三百年前,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因为儒家的缘故,不会选择李党。
    但又因为当前局势不利,所以都在等待着杨宁给其解释。
    “其二,安排下面人,开始处理这半月压下来的事情,一件件处理好,统计各部所需银子,做好筹算,安排优先顺序,到时候,宝钞一旦发行,优先这些部门。”
    “……”
    柳严明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来,自信说道。
    “明白!”严嵩点了点,表示明白。
    而且,这些事情大多都是跟银子有关。
    突然来这么一出,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
    所以,李党大部分的官员,都来到了杨府。
    如此一来。
    “杨大人,您进宫去见见陛下吧!让陛下回心转意,重新下旨,不然我等必被柳党奸臣所害。”
    而且今日姚广云在朝堂上的句句之言,都是以宝钞之事为核心。
    虽有不满,但也仅仅只是值得信任的好友之间秘言而已。
    “对,宁王远在边疆,只有燕王还在京都,只要燕王肯进宫说服陛下,那宝钞之事就还有转机。”
    “一起一起,我也修书一封,请求当个县令。”
    “杨大人,要不您去找找燕王吧!”
    可杨宁又怎么会知道呢?
    沉默片刻。
    看着一脸期待的自然,杨宁凝重的开口道:“老夫稍后就去见燕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