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家有喜柿 > 第77章 全都怼个遍

第77章 全都怼个遍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77章 全都怼个遍
    潘冠霖和宋家惠也看出了潘心怡因为这件事儿掉了脸子。
    宋家惠说:“这孩子难不成还怨气起我们来了?这种人家,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自己根本不像说的那么条件好,小算盘打得啪啪响,然后目的达不到就翻脸了,这种人家不嫁也罢,嫁过去以后还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呢!心怡不气他们,跟咱们生什么气?”
    潘胜男劝慰老娘说:“相亲结婚,又才见过几次面而已,肯定都是贴着标签来的,本来就没有任何的感情基础,非常直白的等价交换,所以人家也没什么错。对方有对方的需求,我们有我们的原则,说开了倒也敞亮。好在没投入什么感情,其实也没有什么损失。”
    商言说:“心姨妈可不是这么想的,你们看她都摔门了!”
    宋家惠说:“我就是不明白这个,摔门?这孩子是糊涂了吧,一直都挺聪明的!”
    商言直言:“我看不是糊涂,心姨妈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你们想想老家那些亲戚们知道姥爷家的学区房值钱,一个个都私下里羡慕嫉妒恨呢,这不恨的亲戚也都是想着沾便宜的,便宜沾不上自然就恼羞成怒了呗。”
    潘胜男训斥儿子:“你个小孩子懂得倒不少,好好学习去,掺合这些家长里短有意思吗?伱应该去温习一下历史,思考一下世界如何更好的发展。”
    商言说:“做大事者,应该先了解人性。心姨妈的反应,让我更加了解到了有些人就是人性如此。也让我不得不有所怀疑,她从一开始住在这里,就没想是简单的借助,而是早就打定了主义,以后也要拿姥爷家的学区房为自己所用,给自己加分。”
    商学海对着儿子怒斥一声:“行啦,你赶紧给我准备出国,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好好的孩子都学坏了。”
    商言怼道:“国外的形式更复杂,看透人性,在哪里都能更好的生存。”
    商学海说:“你小子什么都能看懂,就是考试题看不懂!”
    潘喜柿看看时间,再看看这没完没了都一大家子人,赶紧出来维持秩序,“我一会儿还要去别的学生家里家访。其他的事情能不能等我走了之后,你们再聊。现在我们就说说商言的事情!”
    自从潘心怡摔门离开后,潘冠霖就一直沉默着,这时,他率先开腔:“商言无论是升学还是生活都是我们潘家的头等大事儿。心怡可以在家里借住,但是她落户这件事儿,我觉得还得从长计议。”
    宋家惠斩钉截铁地说:“什么从长计议?落户这个事情根本就不行。别说心怡的孩子,就是笑笑将来影响商言高考我都不能同意。”
    接下来于学海又是一大通输出,结果自然是与两位老人又辩论起来,谁也不能说服谁。
    潘喜柿别过头直接问潘胜男:“大姐,你的意见是什么?”
    潘胜男无奈地说:“我也支持商言出国!”
    潘冠霖对着大女儿几乎用吼地:“潘胜男,你有什么权利让商言出国?就算你是孩子的亲妈,你说得也不算!”
    商学海说:“姥爷您这句话可就不对了。在法律上孩子未成年之前是对父母负责,可没听说过要对姥爷和姥姥负责的!”
    “可在我们中国,法律之外还有人情,法理固然是要遵循都,但是人伦舆情,三纲五常也是重要的。我们从小把商言拉扯到现在,你们不问我们的意见,就让一个14岁大的孩子出国,是过河拆桥,是冷血。尤其潘胜男,她这是忘祖,是对父母的背叛。”
    潘胜男一阵头疼,爹妈对商学海还有个面子,在商言的教育和生活上只要一沾自己就是绝对的霸权。
    潘喜柿真是不想理这对不讲道理都老人家,直接和潘胜男说:“大姐,作为老师我必须先听父母的意见,至于其他的人的意见我只能参考。你说说你的想法,你要是没什么可说的,那就等上班的时候,我们在学校说,我先走了!”
    宋家惠更火大了:“潘喜柿,你看看自己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你不是潘家的人吗?心怡也是你的姐妹,你不掺合就显得高贵怎么着?还有只以班主任的身份来家里,只同商言的父母谈,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冷血!”
    潘喜柿对宋家惠说:“你别用对大姐这种口气跟我讲话。你生了大姐,养了大姐,她欠你的,我可不欠你的。动不动就摆父母的款儿,我不吃这一套。因为,第一个你这个房子值一千万也好,值几千万也好,跟我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我自己不需要在这里落户,我将来有了孩子也不会在这里落户,我也不会继承你们一毛钱的财产。所以我为什么要参与你们和潘心怡之间的财产纠纷?别人有毛病,我可是正常的。”
    宋家惠说:“你多有志气啊?自己混得好了再说吧!”
    潘喜柿说:“我混得好不好过去30年跟你们不也没关系吗?既然你还要担心,那我今天就撂个底,我潘喜柿未来就算是要饭,也不会要到你们门上,我就算惨死路边,也不用你们收尸行了吗?”
    潘冠霖大吼一声:“潘喜柿,你过分了!”
    潘喜柿说:“我是来家访的,你们一直内涵我,我不想忍也忍不了。因为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你们都是文化人,我说得够明白吗?有本事去追着那个想用你们大豪宅抬高身价,甚至将来想分你们财产的人去骂啊。想拿我发泄当出气筒?恕不奉陪。”
    潘胜男说:“喜柿啊,爸妈没那个意思。咱们还是说商言的问题。他现在这个状况,别说考重点,就是考上高中我觉得都不是特别稳。出国呢,一方面可以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另外选择的机会也能多一点。说他是14岁,你看他都快180了,总这么跟个小宝宝一样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也不是好事儿。还有初中都这么费劲,到了高中,他能不能受那个苦我还真不乐观。到时,他能不能考上好大学未可知,这一大家子急坏几个不难!”
    商言不服气:“和着你们送我出国,完全是送瘟神啊!”
    商学海对儿子说:“你妈不是这个意思,她的意思说,出国你也高兴,你姥姥姥爷也轻松,你妈也能把心思全心全意地放在工作上,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商言不吭声,但是满脸的不服气。
    潘家二老还是之前那些老观点,磨磨叨叨地没完没了。
    潘喜柿说:“关于留学这个事情,我这段时间也认真地研究了一下。因为之前我在机构里教书的时候,几个关系非常好的学生他们后来也和我商量过留学的事情。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认真地研究过这个事情,但是我还是先介绍一下吧!”
    潘冠霖听着听着,进屋习惯性地拿出了本子。
    “你们选好的国家是加拿大和新加坡。”潘喜柿继续说,“加拿大将来可选的大学其实不是很多。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一些知名的大学中,到时的竞争也会很激烈。加拿大的教育基本上都公立的,没有大财团的支持,所以奖学金申请起来有些困难。再有呢,就是气候相对寒冷。往北一点的地区,一年中有一半时间是冬天。喜欢这种天气的孩子可以过去试试。”
    然而商言并不喜欢冬天,听到小姨说这些,也陷入了思考中。
    “再说说新加坡。首先,新加坡对英语的要求比一般英联邦的国家要求还要高。”
    商学海马上说:“商言的英语没有问题,他从小就学剑桥,口语比赛还获过奖。”
    潘喜柿看了他一眼说:“新加坡的语言氛围好,但是想要通过当地的语言课程非常难。大部分的孩子都需要用一年都或者更长的时间去学习语言课程。很多学生的雅思和托福的成绩始终达不到学校的要求,只能先回国学习语言再回新加坡留学。”
    商学海说:“新加坡挺好的,华人多很多都会讲中文,生活习惯也有类似之处。距离也不远,飞三四个小时就能见上一面,而且气候温暖,我觉得比加拿大好。”
    潘喜柿说:“现在就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觉得新加坡很多人都会讲中文,华人也很多。可实际上,新加坡人不是中国人,他们对中国人的态度也一言难尽。而且,新加坡的很多学校教育质量未必真的很高,选择学校也需要慎重再慎重。”
    商学海大模大样地说:“经济宽裕,在哪儿都不会活得太差!”
    潘喜柿直接说:“再有就是新加坡的学校很多比加拿大的学校费用高很多。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有钱人都涌向了新加坡。孩子家长是不是真的很有钱,自己掂量着看!最重要对一点是,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没有参加中考的,新加坡的学校都不会直升,而是需要降一年级,再加上学语言的一年,那商言到时候就会比同伴的同学低两届,不知道你们愿意不愿意?”
    商言第一个说:“我不要蹲班,我不要跟比我小两届的人一起念书。加拿大太冷我不想去了,新加坡我也不想去了。我要留在国内读书。”
    潘喜柿说:“你也可以去美国和英国。”
    商言说:“我爸说了,美国和英国太贵,也不容易申请,我们家没那个能力!”
    商学海顿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都黑了!
    潘冠霖和宋家惠高兴了,纷纷怼起了大女婿和大女儿。
    “没那金刚钻儿就别揽那瓷器活儿。就是一个普通家庭,非要整那洋式儿干嘛?我们国家这么大,就没有能配得上你儿子的大学?自己不努力,到了国外也是干钱学不来真本事。难不成国外的学校都是傻子,专门收容你们国家学习不怎么样的,然后尽心尽力给你们培养成学霸?”
    “反正总有一个是脑子坏了的,不是学生家长就是人家国外的学校!”
    潘胜男说:“喜柿啊,你是商言的班主任,你有什么建议吗?”
    潘喜柿说:“我没什么建议。我想说的就是,人家想让孩子出国的,最起码一年提前计划,你们这种一拍脑门就出国,然后什么都没认真谋划的也是少见。如今这个时间段儿,我觉得正常的家庭都会一边让孩子先努力冲刺中考,一边选择国家和学校。”
    宋家惠说:“选什么选?要是商言能考上重点高中,还出什么国啊?想出也等大学毕业或者大学的时候再说。”
    潘喜柿说:“重点高中目前看是没什么希望,还是先考上高中吧!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们今天就把这个事情定下来,否则后果就是,你们出国未必出得去,然后国内的中考也考不好,最后孩子的学业全都耽误了!教育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多面性的事情,不是口袋里有点闲钱就能养出好孩子。这种一拍脑门的引导方式,更是毁孩子。”
    宋家惠从来没看小女儿这么顺眼过,一叠声地说:“你说得对,你说得对,你说得太对了,这些话你怎么不早说呢?”
    潘喜柿没有理会宋家惠,而是对潘胜男说:“我理解你,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直都没有发言权,虽然是个母亲还是个老师,但是因为两代人教育观念不同,作为晚辈又是长女,你只能一再让步。现在你也是觉得无能为力了,觉得出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你别忘了,有些猪队友平时就起不了好作用,你指望他在关键时刻能出好建议,三思后行啊!”
    商学海和潘家二老都黑了脸。
    最终,全家共同达成一致,商言初中阶段暂不出国,目标还是考上重点高中,最低目标是考上和平区的高中。这个目标虽然对很多了人来说并不很难,但是在商言这种成绩忽高忽低,极其不稳定对孩子身上,真是不保险。
    潘喜柿走了。她明明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怼了一个遍,可从商学海到宋家惠,没一个人觉得她讨厌,反而有种想表示谢意到感觉。
    宋家惠不住地说:“还得是亲小姨啊,但凡换成别人,商言就被忽悠到国外去了。”
    潘胜男笑着说:“妈,人家喜柿从头到尾也没说我去国外留学不好,只是把我们没有考虑到到一面说出来。”
    宋家惠说:“那我就很感谢她了。至少我大外孙不用14岁就自己出国了。还有你啊胜男,以后你教育商言的事情要是嫌弃我们瞎参合,我们会听你意见的。只要你们不让孩子出国,怎么都行!”
    潘胜男看着老妈,一时间觉得自己产生了幻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