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红楼襄王 > 第535章 兄弟

第535章 兄弟

 热门推荐:
    “去个人,把太子叫来!”
    “是!”
    在皇后吩咐这话时,走出坤宁门的皇帝,也语气严厉让人去找太子。
    今天被老婆劈头盖脸一顿骂,朱咸铭此刻是火得很。
    事情皆因太子失察而起,他虽拿皇后没办法,却可以把太子找来出气。
    吩咐完这些,朱咸铭还是心有不平,皇后的话如同尖刀,仍不断在他心里猛刺。
    难道我真的不顾人伦?难道我真的刚愎自用?难道我真的刻薄寡恩?
    在这极端愤怒的时候,朱咸铭还在检讨自身,可见他也确有几分唐宗气度。
    有时候,人就真的需要当头棒喝,才会真正的全面审视自己。
    而朱咸铭的审视结果是,他承认皇后说的有一点点道理。
    且说太子这边,终究还是皇帝的旨意快一步,他被宦官带到了乾清宫内。
    进入殿内,看到脸色阴沉的老爹,朱景源连忙跪地行礼。
    “儿臣叩见父皇!”
    想起太子这仓惶失措的样子,朱咸铭心里就更不爽了,于是讥讽道:“太子难道又病了,怎么连路都走不稳了?”
    皇帝这话一出口,皇后痛骂的话便出现在他脑海中,显然他眼下的行为坐实了皇后的指责。
    “儿臣……儿臣……”
    “听说你要让贾家和林家联姻?”
    “确有此等想法,只是还在商讨!”
    蠢货,老子明显是要责问,你不知道往臣下身上推?
    这一句,朱咸铭终究忍了下来,只听他接着问道:“贾家为勋贵,林家今已属文臣,联姻可乎?”
    林家此前也是勋贵,但他家转型非常成功,如今完全融入士大夫之中。
    “确有不可,只是……”
    只是这种事情,只要不深究就屁事没有,即便有人深究也可朝堂辩论,终究是以谁势力大说了算。
    但眼下是皇帝诘问,皇帝是天下最有话语权的人,太子和他手下的人岂敢与之辩论。
    所以这时,他已不知如何答话,一时间大殿内安静下来。
    “既然不可,太子为何允准?”
    “儿臣失察,未能远谋!”
    本来皇帝是找太子来出气,但看他这般软弱模样,朱咸铭一时间兴致全无。
    “你知不知道,你想要用来联姻的林家姑娘,被你十三弟看上了!”
    这番话,便让朱景源更是惊讶,这些事他何曾去了解过。
    我还想着拉拢十三弟,请他到了金陵去制衡老六,如今自己却把林家姑娘与他人联姻,这可真是……
    联姻这件事,一开始朱景源就知道不妥,但没想到还藏着这么大的雷。
    眼见老爹叫自己过来,竟是为了点出这件事,朱景源心里不免感激,暗道父亲还是有些舐犊之情。
    “多谢父皇提点!”朱景源郑重行礼。
    “做事要谋定而后动,任何时候都不能慌,慌就容易出事……”
    这一刻,朱咸铭也语气平和下来,扮演着父亲该有的角色,可见皇后的话确实起了作用。
    难得听老爹谆谆教诲,朱景源心情格外的激动,于是悉心听取同时点头应是。
    一番教诲后,朱咸铭也觉得差不多了,然后就让朱景源离开了。
    老四啊老四,你就不能长进些?
    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朱咸铭心里忍不住叹气。
    儿子们搞成现在这样,他虽承认自己有责任,但也不否认太子确实不成器。
    然而,皇帝心中的失望愈深,太子本人对此毫无所觉,此刻他甚至感到前途光明。
    老六这次被赶出京,老爹又破天荒的对自己耳提面命,让朱景源忍不住大胆猜测,或许这都是在为自己铺路。
    而他才走出坤宁宫,皇后宫里的人就找了上来,于是他又急匆匆赶去了坤宁宫。
    到了坤宁宫,皇后先问了朱景源面圣情况,听了讲解后她才松了口气。
    痛骂皇帝,无论哪朝哪代都大逆不道,即使作为妻子杨清音的心也悬着。
    如今得知皇帝没有暴怒,她的心中终究安定了下来。
    “联姻的事就别去推了,你回去之后……把你府上那些庸才都骂一顿,他们这些人简直是乱来!”
    “是!”
    “回去吧!”
    “儿子告退!”
    且说太子出了皇宫,想起了手下的一帮属官,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于是他急匆匆回了府,然后就下令召集了手下属官。
    东宫属官有二十多人,但被太子召见的仅有徐新安几人,毕竟这丢脸的事说给太多人听也不好。
    “诸位可知道,今日父皇为何召见?”
    几名官员面面相觑,便听徐新安说道:“还请殿下明示!”
    “陛下得知,我欲让贾林两家联姻,痛斥我不守朝廷规矩,诸位可把我害惨了!”
    即使是想骂人,但朱景源这样的厚道人,最多也只能说到如此程度。
    所有人都没想到,皇帝陛下会反应这么大,为没有发生的事如此动怒。
    他们确实感到奇怪,按理说文武联姻虽不合规矩,但这种事不上秤没四两重,如今事情还未发生朝堂攻讦未起,根本没必要把太子叫去痛骂。
    到了这个时候,这帮东宫学士还能想到这些,可见他们确实是合格的政治生物。
    规矩,律法,礼仪,制度……于他们而言,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已。
    “诸位,往后这些事……还是要谨守制度,本分行事才好!”
    太子提点的这番话,在场众人皆恭敬聆听,这让他的心情稍微好转了一些。
    “是!”
    待众人回应后,朱景源没有让他们离开,而是盘算着自己心里的计划。
    “诸位……贾林联姻既不可行,我倒有另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是他回府途中胡思乱想得来。
    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朱景源很少提出做法,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让学士们商讨,他来做最终的决定。
    联姻搞不成了,如何制衡睿王成了头等大事,此刻官员们都在思索对策,其实没心思听太子说废话。
    只不过太子终究是他们主君,即使心感焦急这些人也得忍着。
    “臣等聆听殿下训示!”
    “今日我得知,襄王对林家女有意!”
    斟酌着语句,朱景源缓缓说道:“诸位此前说过……可使襄王助我制衡睿王,然襄王纳林家女不合规矩,我等或可助其达成所愿!”
    这些情况,也是在刚才与皇后交谈中得知,然后朱景源才有了这大胆的想法。
    这想法确实很大胆,文武联姻不合规矩,皇室纳进士女就更不合规矩了。
    在皇帝不干涉的情况下,文武联姻之事虽不合规矩,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舆论优势,压下睿王一系的反对声音。
    但眼下皇帝明确反对,导致联姻这件事搞不成了,东宫又弄出更不合规矩的事,这样做岂不是故意跟皇帝对着干。
    见太子满是希冀等待回应,学士们一個个心里很难受,暗道太子考虑事情未免太过天真。
    可这是他们教出的太子,带不动也得硬着头皮带。
    见无人站出来表示表态,朱景源觉得非常尴尬,于是又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殿下,此计……恐不太妥!”徐新安小心组织语言。
    “襄王纳林家女为妃,比之贾林联姻不合规矩,如今陛下已然震怒,臣等若再提起此事,只怕……”
    徐新安分析了利害关系,这些朱景源路上也想过,对此他也有自己的思考。
    “此番十三弟去金陵,若完成陛下交付之重任,立有大功要纳林家女入府,想来陛下不会太反对此事!”
    “即使朝堂上有异议,咱们也可以帮他说话,把那些妄议的声音压下去!”
    太子是有样学样,这以势压人的手段,如今算是上手了。
    同时他还画得一手好饼,要让朱景洪办完了皇差,完成了制衡老六的条件后,东宫再协助他达成所愿。
    几名官员考量之后,其中一人说道:“如此……倒也不是不行!”
    说这话的祖籍便在浙江,家里亲朋故旧许多牵涉到走私,所以他在现场几人中表态最快。
    其余几人也都陆续点头,所以朱景源的目光看向了徐新安。
    “徐卿……伱怎么看?”
    “殿下,此计虽是可行,然则风险极大,尤其陛下圣意难测……”
    “到时若咱们办不成事,引得襄王忌恨,只怕……得不偿失!”
    徐新安考虑得非常到位,因为即使有他们相助压制了舆论,也不能保证皇帝不亲自反对,事情不成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到时我去求母后说情,有她老人家相助……想来可以成事!”
    即便皇后愿意说情,这件事能不能成,在场众人也都无法保证。
    徐新安思索之际,便有人说道:“徐大人,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考虑其他事吧!”
    别说天下文官不是一条心,即便是东宫这个小团体内,学士们的利益诉求也不尽相同。
    几息之后,又有人开口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徐大人……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是朱景源第一次主动定计,眼下连续得到手下人支持,便让他心里生出了成就感。
    “也好……”徐新安不情不愿说道。
    听得此言,朱景源便说道:“等会儿我就请十三弟过府,与他做好约定!”
    “是不是太急了些?”徐新安仍有疑虑。
    朱景源当即答道:“事不宜迟,贾家这件事是咱们力主,若不及时澄清……得罪了老十三,悔之晚矣!”
    这话一出,众人皆无话可说,然后朱景源便派了人去襄王府。
    襄王府这边,朱景洪意外收到了邀请,这让他是非常之费解。
    “请我去喝茶?太阳都要下山了,喝的哪门子茶?”
    喝茶当然是借口,那么太子叫我去定是有事……朱景洪心里思索着。
    此刻他正陪宝钗在后园闲坐,后者此刻说道:“看来贾林两家的事,还真与太子有关系!”
    “太子竟如此消息灵通?我不过才派了邓安出去,事都没办就被他察觉到了?”
    一时间,朱景洪发现自己小看了太子,这搜罗消息的水平未免太高。
    “莫非你身边被安插了耳目?”宝钗眼中凶光闪烁。
    “未必没这可能!”朱景洪神色凝重。
    贴身伺候他的十几名宦官,全是余海精心挑选而来,正常来说绝对靠得住。
    但朱景洪夫妇二人都无法保证,这些人百分之百靠得住,毕竟这世上本就没有这样的人。
    “得查……以银安殿失窃为由,命人去查!”宝钗皱眉说道。
    “此事你来安排!”朱景洪应道。
    夫妻二人敲定了这件事,然后宝钗提醒道:“你还是去东宫一趟,听听太子怎么说!”
    “嗯!”
    随即襄王府这边开始准备出行,同时派了人去五城兵马司通报情况。
    又是半个时辰后,朱景洪来到了东宫,他的好哥哥已在二门迎接。
    按照朱景源意思,他是想直接到东宫大门迎接,在学士们强烈阻拦下才罢休。
    “十三弟,今日有好茶,为兄不敢独享,特请你来评鉴!”
    因不知朱景洪已知晓情况,所以此刻朱景源还算淡定,想着今天把坏事变成好事。
    而搞笑的是,此刻朱景洪认为朱景源知道自己出手,眼见他毫无愧色处事如常,只道这位四哥果真长进了。
    随朱景源一道走入二门,朱景洪慢悠悠说道:“四哥,你连我喜欢什么都不知道,这哥哥当的可不太好!”
    朱景源笑着答道:“其实不喜欢也可以尝尝嘛,喝茶品茶是门学问,里面也有不少新鲜玩意儿!”
    这话让朱景洪很无语,他觉得自己应该收回刚才的看法,自己这四个貌似长进不太多。
    这么明显的提醒,你居然还在意我喝不喝茶,真当我没有脾气?
    “四哥,老头子他压我也就罢了,你如今也要压我?”
    虽然朱景洪说话时在笑,却看得朱景源后背发凉,此时他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太对。
    莫非我安排贾林联姻的事,被老十三知道了?
    想到这里,朱景源顿时心乱如麻,再无方才半分淡定模样。
    朱景洪看了周围,林林总总至少有三十多名宦官侍女,这些外宅当值的人里又会有多少眼线?
    目光落会太子身上,朱景洪不由心中感叹:“四哥啊四哥,你这个样子……被老头子知道了,岂不又得扣分?”
    面露微笑,朱景洪说道:“四哥,不是喝茶嘛……咱们就别在这人儿晾着了!”
    有了朱景洪给这台阶,朱景源自然顺坡下驴,抬手引路道:“十三弟所言极是,我们先去后园,有话坐着慢慢的说!”
    “十三弟,请!”
    “四哥先请!”
    于是,这心思各异的兄弟二人,便一起往东宫后园走了去。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