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563章,格局太小了

第563章,格局太小了

 热门推荐:
    </br>“少龙,三思!”
    “有什么问题?”
    “你如果对钱庄动手,会牵扯到非常多的人。你以后会变得非常危险。黑白两道,都有可能要你的命。”
    “这都是小事。”
    张庸毫不在乎。危险?不存在的。
    他现在难道不危险?
    呵呵。淡定。
    他现在的危险指数已经是999999,再多一两个9也无所谓。
    默默的观察钱庄。
    说是钱庄,其实没有任何标志。
    就是一个高门大院,森严壁垒。
    院墙都是高高的,厚厚的,一看就是手榴弹都炸不开那种。
    门口很小。只能容纳两个人进入。
    在院墙里面,有很多的小白点,都有武器标志。
    数了数,足足十七个。
    好家伙,这是地下钱庄吗?感觉像地下武装啊!
    这么多人拉出去,都能组一个别动队。
    此外,在院墙里面,还有多处武器标志。可能储备有大量武器。
    说不定,这就是日寇的一个武装据点。
    表面上是地下钱庄。实际上,里面的人,可能都是铁杆汉奸,随时可以冲出去,发动骚乱。
    “你进去过吗?”
    “进去过。”
    “有什么规矩?”
    “唯一规矩就是不能携带武器。”
    “没有其他了?”
    “没有。”
    “我蒙面进去行不行?”
    “可以。”
    陈宫澎肯定的回答。
    张庸:……
    好吧。蒙面其实也没什么用。
    里面你们多的武装枪手。如果不携带武器,换谁来都不可能单挑打赢。
    “可以同时进去几个人?”
    “一个。”
    “只能一个?”
    “对。前面的人办完事,后面的人才能进去。”
    “呃……”
    张庸皱眉。
    做地下生意的也都是聪明人啊!
    就两条规矩。已经防范了绝大部分的意外可能。几乎是万无一失了。
    一个人。
    没有武器。
    怎么闹事?
    别人孙悟空至少还有一根金箍棒好吧?
    也好蒙面,准备进去见识见识。
    将面巾绑结实,以免无意中掉落,然后被人辨认出来。那就糟糕。
    正要行动,忽然看到一个白点过来。
    暗暗好奇。
    这边,似乎没有什么外人。
    静悄悄的来到这里的。几乎都是来和地下钱庄交易的。
    挥挥手。让所有人埋伏好。
    举起望远镜,观察来人。发现不认识。但是穿着西装,带着金丝眼镜,似乎是个体面人。
    很快,体面人进入了钱庄。在门口停留了一会儿,可能是被搜身。然后进去里面。来到三个日本人的中间。
    大约十分钟以后,这个体面人就出来了。然后悄无声息的消失。
    四周静悄悄的,仿佛没有人来过。
    好,一切正常。
    可以行动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一个有标注的白点进入地图边缘。旁边伴随着两个红点。
    张庸暗暗疑惑。又是甘小宁?他来北平做什么?还带着两个日谍?非常诡异。
    上次在天津卫,甘小宁的行为就有点反常。最终,李伯齐告诉张庸,火车劫案背后的主谋,很有可能就是曹建章。从那以后,张庸对甘小宁就十分警惕了。这个锦帆贼,可能不简单。
    现在更加感觉诡异。
    锦帆贼不好好的呆在海上,跑北平来做什么?
    哪怕是需要上陆地处理一些事情,在天津卫完全可以解决。为什么需要大老远的跑来北平?
    而且,他的目标,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四海钱庄。
    寻找有利地点。
    举起望远镜,悄悄观察。
    很快,甘小宁和两个日谍都出现在视野里。
    没错,就是他们三个。
    他们没有开车,是步行到来的。但是速度很快。
    两个日谍还十分警惕的观察四周。似乎是在担心什么事情。幸好张庸等人埋伏的比较远。没有暴露。
    不动声色。
    默默观察。
    甘小宁轻车熟路的来到院墙门口,直接抬腿进去。两个日谍也跟着进去。
    咦?
    张庸转头看着陈宫澎。
    不是说只有一个人可以进去的吗?怎么三个人一起进入了?
    陈宫澎:……
    他挠挠头。自己也无法解释。
    他对这个行当的了解。其实没那么深。别人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至于眼前的三个人,为什么能同时进入……
    他无法解释。
    张庸倒是有很好的答案。
    要么,甘小宁和这个四海钱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要么,甘小宁是这个地下钱庄的vip客户。享有特权。
    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大问题。
    这个甘小宁的背后,绝对没有他的外表那么简单。
    亏自己上次还这么信任他。还给他一批驳壳枪。幸好当时他没有直接开枪打死你。否则……
    死了都没地方伸冤。
    可是,想到当初解救人质,又有些古怪。
    这个,甘小宁到底是哪边的?他到底是给谁做事?又或者,他只是给自己做事?
    继续观察。
    三个人进去以后,来到三个红点中间。
    然后,两个小红点和两个日谍分别离开。只留下甘小宁和一个红点在一起。可能就是老板费新庆。
    其他两个日寇陪着两个日谍,走向一处有武器标志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停留了大约五分钟,不知道是在做什么。然后又回到了甘小宁的身边。又过了几分钟,甘小宁就带着两个日谍从里面出来了。
    那么,重点来了。
    甘小宁来这里是存钱?还是取钱?
    他身边的两个日谍,和钱庄的两个日寇,又交换了什么?是武器弹药吗?
    “抓人。”
    “什么?”
    “蒙面。抓人。不要动枪。直接打晕。”
    “好!”
    陈宫澎立刻去安排。
    这种事,他也是行家里手。立刻部署妥当。
    张庸亲自选择伏击地点。
    两个日谍虽然警惕。可是,终究是有心算无心。
    他们刚刚转过一个墙角,埋伏在两边的人立刻一拥而上。将他们三个人全部按住。
    搜身。
    将驳壳枪全部拿走。
    同时,在他们的身上,还搜到了大量的银票。
    非常大量。
    甘小宁的衣服里面塞满了。
    可惜,全部都是保商银行的。面值有200银元和500银元的。
    粗略统计,总额足足有四万多银元。
    “你们是什么人?”
    甘小宁顽强的挣扎。结果被当场打晕。
    张庸没有说话。他不能说话。否则,肯定会被甘小宁听出声音来的。
    别人都是高手。他肯定隐瞒不过。
    现在,他需要好好的审讯两个日谍。甘小宁的行动,可能都是他们怂恿的。
    一个日谍首先被冷水浇醒。扯开嘴里的破布。
    他警惕的看着四周,没有说话。沉默。显然是在急切的思考如何脱身。
    “叫什么名字?”
    “徐来。”
    “日本名字。”
    “什么?”
    “别装傻。我知道你是日本人。”
    “我不是……”
    “我叫韩立。外号韩老魔。江湖上没有人不知道我韩老魔的凶残。我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曹老板让我干掉甘小宁。顺带干掉你们两个。你觉得狡辩有意思吗?”
    “什么曹老板?”
    “多嘴!”
    张庸拿出打脸专用的鞋垫,重重的抽在对方脸上。
    什么曹老板?当然是曹建章啦!你这个蠢货,需要我说出来吗?自己想!赶紧想!赶紧想到曹建章……
    “啪!”
    “啪!”
    打完左边打右边。
    反正用的是专门做的鞋垫。自己手不痛。
    日谍嘛,不打白不打。
    有些日谍打着打着就招供了。说不定有意外之喜。
    也有一些日谍无论怎么打,都是不肯屈服的。这种,直接打着玩。直到将对方打的皮开肉绽为止。
    反正打不死人。就当做是对日谍的最严峻的考验了。
    “别打,别打……”
    “我说,我说……”
    果然,这个日寇很快崩溃了。
    对方太直接,太粗暴了。他根本就没有回旋余地。
    别人是来杀人的。不是来审问的。
    他想要活命,必须是自己找机会。
    “不用说了。”
    “我……”
    “现在,你想要活命,就得拿出能活命的理由。记住,机会只有一次。没有第二次。”
    “我,我,我知道是谁策划了武清火车劫案。”
    “你是找死!”
    “我真的,真的知道……”
    “放屁!你算什么东西?你怎么可能知道?”
    “是曹建章!是曹建章!就是他策划的。他现在人就在威远堡里面。他就在威远堡里面。”
    “是吗?”
    张庸不动声色。
    曹建章居然跑去威远堡了?
    他去做什么?
    哦,好像是去谈判了。之前情报有说。
    那……
    “啪!”
    “啪!”
    又给日谍两巴掌。
    狗日的。曹建章是去威远堡谈判的。你说个毛线。
    “别打,别打……”
    “说!”
    “我们负责接应曹建章出海。然后去高丽那边。”
    “出海?”
    “对。曹建章和我们说好了,由我们带他们出海,然后在高丽半岛下船。”
    “他们是谁?”
    “就是曹建章和一部分的人质。大约五十人。”
    “什么人质?”
    “我不知道。细节我们没问。他也没说。他说给我们十万银元。先给五万。完成任务以后,再给五万。”
    “所以,你们今天来这里,就是提钱来着?”
    “是。”
    “十万银元……”
    张庸毫不掩饰冷笑。这是买命钱啊!
    买的是谁的命?当然是甘小宁的。他以为可以拿到钱。其实是送命。
    可以百分百的肯定,等船只靠岸,曹建章等人下船以后,绝对会立刻干掉甘小宁。届时,两个日谍将会发挥大作用。甘小宁死了。银票自然也就收回去了。
    不愧是抠搜的日寇。
    早就想着连本带利的拿回来。
    难怪现在这么大方。
    十万银元,就跑一趟船,开玩笑呢!
    或许,这根本就是日寇的顺手牵羊之计。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干掉甘小宁等海盗。
    根据颜茹姿的说法,之前,甘小宁曾经是日寇的眼中钉,肉中刺,也不知道真假。
    如果甘小宁是真的抗日分子,日寇自然要干掉他。
    可是,安插两个日谍在他身边,却又没有立刻干掉,日寇又是在筹划什么呢?
    唉,好伤脑筋……
    还是懒得多想了。
    否则,估计年纪轻轻的,就要有白头发了……
    “啪!”
    “啪!”
    又打了日谍两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就打几下。
    日谍:!@#¥%……
    能不能别打了?
    我真的什么都说了啊,我都说了……
    “潜伏多久了?”
    “什么?”
    “你们两个潜伏在甘小宁的身边多久了?”
    “四年。”
    “潜伏在他身边是做什么?”
    “盯着渤海湾上面的海盗。如果发现抗日分子,立刻消灭。”
    “渤海湾现在还有抗日分子吗?”
    “很少了。”
    “那就是还有?”
    “有。在冀东附近海面。”
    “冀东?”
    “是。”
    “那你们为什么不杀了甘小宁?”
    “留着他,可以吸引零星的抗日分子。然后消灭。杀了他,那些零星的抗日分子就不会露面了。”
    “你隶属哪个特务机关?”
    “藻机关。”
    “什么?”
    “海藻的藻……”
    “我恨你们。”
    “呃……”
    日谍茫然。
    恨我们?那是肯定的。
    可是,为什么要说出来呢?我知道你们恨我们啊……
    事实上,张庸恨的是,日寇又自创了一个名字——藻机关。和蒲机关一样,又是新冒出来的。
    好烦。日寇的特务机关简直是源源不断的涌现啊!
    什么公馆也是一大堆。
    果然,能力太特殊也不是什么好事。
    以前吧,只知道梅兰竹菊什么的。梅机关最有名。和特高科齐名。
    那都是在历史书里面留下资料的。是被发现的。
    可是,那些没有被发现的日谍,到底有多少呢?
    之前,没有人知道。
    偏偏是自己知道了。
    自己可以甄别每一个日本人。让所有的日寇都无所遁形。
    于是,那些没有记录在历史书里面的日谍,纷纷现形。那些没有被记录的特务机关,也是不断的涌现。
    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事是,日谍抓不完。好处拿不完。抓日谍就有好处。
    坏事是,一天到晚只和日谍打交道。格局太小了。感觉要拓展一下市场。要多方位,全面发展……
    拿出小本本。认认真真记录在案。
    脑子不行。必须依靠烂笔头才能记得住。不然以后肯定搞混淆了。
    现在还没到1936年呢,就发现那么多的日谍了。以后全面开战,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日谍。唉,自己这辈子,估计都得搭进去了。哪怕是抗战胜利以后,也依然有很多日谍潜伏……
    “噗!”
    将这个日谍打晕。
    然后将第二个日谍浇醒。继续审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