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在大理寺卿怀里假意娇嗔 > 第152章 一壶黄酒
    宛烟的话让王大人和苏季之愣在当场。
    “薛姑娘确定?廖芙蓉确实是陵江府人士,你说在京城与你是好朋友,我觉得不太可能啊。”王大人晃着头,不置可否。
    宛烟再次看向画像,可这明明就是廖娘啊。
    苏季之见此,将画像收入袖中,对王大人道,“这件事先不着急,王大人,先把阮景山的画像分发下去,张绣是廖芙蓉的亲娘都不着急,我们更不用着急。”
    王大人点头,颠颠跑出去。
    苏季之见王大人走出去,又从袖口掏出画像再次指给宛烟,“快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宛烟愕然,仔细观察画像后沉吟片刻,更加肯定地点头,“大人,没错啊,真的是廖娘。”
    “这个人什么情况?”
    宛烟从两年前讲起,再到两个人在京城地保处偶遇,说的过程中,她盯着大人的眼睛。
    从他的眼睛中,宛烟看出画像出现让大人也非常困惑。
    一口气说完,苏季之半天没吭声,“你说今早在客栈你听到了她的声音?”
    宛烟有些拿不准,“大人,要是这么肯定我不敢说,不过走廊里那个脂粉味我不能闻错,那个味道我只在廖娘身上闻到过。”
    苏季之蹙起眉,目光盯着画像看了很久。
    宛烟一直在旁边等待,直到苏季之抬起双眸,“两年前你与廖芙蓉相处的时候,她说过在陵江府有亲人吗?”
    “完全没有,廖娘是京城口音,土生土长的京城人。”
    这句话提醒了苏季之,“我让王大人派人问问,陵江府这个廖芙蓉是什么口音。”
    宛烟脑中一片混乱,“大人,这两个廖芙蓉能是一个人?”
    苏季之也毫无头绪,他指指太阳穴,“这里是空的。”
    大人一本正经的模样把宛烟逗笑了。
    “宛烟,你与京城这个廖芙蓉相熟到什么程度?”
    “刚才都与大人说了,并不亲密,只是有些了解。”
    苏季之抿着唇角,若有所思,“宛烟,如果两个廖芙蓉是同一个人,张绣的表现就完全说得通了,我曾怀疑过廖芙蓉根本没失踪,看来并不是凭空想象。”
    宛烟嘴角荡起一抹笑,“大人英明神武也不是空穴来风。”
    苏季之笑意清浅,“虽然有些地方说得通,有些地方又不合逻辑。”
    宛烟盯着大人。
    “就比如廖芙蓉在京城做厨娘,肯定不能出现在陵江府,那么这个去章开荣的瓷器坊喂鸽子,又整日被小丫鬟伺候的小姐,到底是谁?”
    “对啊,我偶遇廖娘那天,她急匆匆还要赶回去做饭,绝不可能分身两处,在两个城府出现啊。”
    “我马上发信函回大理寺,苗弘很快会答复我们。”
    苏季之走到桌案旁提笔,宛烟跟过去低声问,“大人,刚才为什么不在王大人面前说这些?你为什么把画像藏起来又拿出来?”
    苏季之无奈笑笑,“王大人破案心切,说不定出门就把这个线索说了出去,我不强调,他不一定能重视,就是这样。”
    宛烟想着老头慌慌张张的模样,捂上嘴。
    苏季之很快写好信函,一名衙役急匆匆跑进来,“苏大人,有个叫范三的人来衙门,说大人要见他。”
    “人在哪?”苏季之眼中乍现光彩。
    “门厅那里,我知道苏大人想问些线索,怕他紧张,没送问审室。”衙役解释着,前边带路。
    宛烟见到范三的第一个印象,这是个酒鬼。
    红彤彤的脸颊,酒糟鼻,方巾在发髻上破了一个洞,飘摇着,一身灰色布衣,看着落魄十足。
    “你叫范三?”苏季之一身肃然,端着脸。
    “是是是,听说苏大人找我,我船靠岸就跑来了。”
    “嗯。”苏季之点头,“你听说了吧?我在调查章开荣的案子。”
    宛烟盯着范三,他垂着眼眸,脸色挂着讨好的笑,“苏大人尽管问,小的知道什么全都说。”
    “我听说案发当夜那个酒局是你组的?”
    “嘿嘿。”范三干笑两声,“也不全是,赵大接了大活,心里高兴,便喊来哥几个喝几杯。”
    “本官昨日见过酒局上的那两个人,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苏季之冷着脸,不怒自威。
    “不是?”范三挠着头,“我是说过让赵大请客的话,但是赵大也同意了,算不得我张罗啊,苏大人。”
    “也好,按你说的,酒局是赵大组的,那另外两个人是谁叫来的?”
    范三有些着急,“苏大人,我们都是街坊,不用特意喊,一说喝酒,吆喝一声,能来的都来。”
    “嗯,本官信你的话,你认识章开荣吗?”
    范三摇头又点头,“说认识我听说过这个人,说不认识也就是知道这个程度。”
    “赵大呢?你觉得他能杀了章开荣?”
    范三愣住,垂下头,“我不知道。”
    宛烟一直在观察大人和范三。
    大人面对范三,又仿似左右而言它。
    不过宛烟问过大人,大人说这种问审技巧是让人放下心理防线,问题有真有假,有些与案子有关,有些与案子无关。
    回答问题的人面对无关的话,很容易轻易回答,并且真实。
    而与案子有关的话,回答的人马上提高警惕,回答有延迟。
    通过这个细节,很容易判断说话的人是否在说谎。
    当时,苏季之的这番话完全镇住了宛烟。
    怎么能有这么心思缜密的大人呢?
    “赵大喜欢喝酒,我听说当晚的黄酒是你拿来的?”
    范三咳了一声,“是。”
    “你在哪买的?度数多少?”
    “我忘记了,度数应该不低,当时喝得高兴,我想再喝几杯,这才拿出黄酒,那酒我珍藏在船舱里有些年头,所以可能上头。”
    “你承认赵大是喝你的酒,所以上头了?”
    “哦,不不不不,苏大人,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也是第二天才听说章老板死了,赵大是凶手。”
    “这么说的话你认为赵大不是凶手?”
    范三堆起笑容,尽量讨好,“苏大人,苏大人我说什么不重要,案子要大人破啊,我什么都不知道。”
    “你做船夫多久了?”
    “很多年了。”
    “有积蓄?”
    范三呲牙:“不多,刚够吃饱。”
    苏季之原本温和的声音一下子变得严厉,甚至含着怒气,“范三,从实招来,那坛黄酒怎么来的?谁给你的?”
    苏季之一声呵斥,范三身体一哆嗦,“苏大……”
    “说,到底是谁?你以为本官不敢把你压入大牢?来人,大刑伺候。”
    苏季之话音刚落,范三噗通跪倒在地,“我说,苏大人,是阮景山,那酒……是阮景山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