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罪臣之女要翻身 > 第五百二十二章 借船
    高学赟穿过荥阳时,正好遇到了荥阳的李氏一族搬迁。
    李氏乃荥阳数一数二的大族,宗族人口数千,盘踞荥阳几百年,是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
    这样的宗族竟然会搬迁,实在让人意想不到。
    高学赟正看热闹,背后突然有人阴恻恻地问:“这是哪儿?”
    他吓得回头,见到顾颜舒黑着脸看着自己,挤出笑容说:“呀,姑爷醒了?我们这到荥阳郡了。”
    不等顾颜舒说话,他急忙指着前方说:“姑爷快看,您认识李家人吗?要不去问问他们要去哪儿?”
    高学赟第一次喊他“姑爷”,把顾颜舒喊得脸都红了,也忘了计较他给自己下迷药的事情。
    要不是上回他给自己喂药时他醒了一会儿,及时把药吐了,否则还真要睡一路了。
    “荥阳李家?可是那个一家出过三代尚书的李家?”
    “那是自然。”
    顾颜舒拉住看热闹的高学赟说:“高总管,我们还是赶紧走吧,他们去哪与我们有何干系?”
    高学赟无奈地说:“不是我不想走,而是李家搬迁,包下了这里所有的船只,我们的船也在列。”
    高学赟在河道上也有船,只是他不在时,这些船也会接其他生意。
    掌船的船老大不知道东家这么快就回来,已经收了李家的定钱,所以高学赟想着靠关系混上船。
    顾颜舒只好腆着脸上前求见李家的族长。
    只是这大族族长岂会见他一个少年,最后还是长房的嫡
    系公子来见了他。
    “李兄好,在下都城顾家顾颜舒。”
    “都城顾家?”李焕之并非不知道顾家,而是怀疑眼前这个一身武士打扮的少年当真是顾家人?
    顾家年轻一带没听说谁从军啊。
    顾颜舒知道自己名气不显,不得不搬出自己师父来,“家师南山居士。”
    李焕之顿时肃然起敬,这位南山居士一共也就九个弟子,前面八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一直听说他收了个小娃娃当关门弟子,没想到竟是顾家弟子。
    “失敬失敬,请随我一起去见见我祖父,想必你们是遇到麻烦了。”
    李焕之见他们一行人风尘仆仆,而且还有精兵护送,八成是遇上事情了。
    高学赟在背后推了顾颜舒一下,然后与他一起走进李家的队伍中。
    李家家主七十高龄,坐在最中间的马车里,看起来精神还不错。
    “祖父,这位是户部尚书之子,也是南山居士的弟子,他想求见您老人家。”
    李家主与南山居士算得上好友,对他的弟子自然另眼相看。
    “小友是路过荥阳还是专程来找老夫的?”
    顾颜舒便把北方的战事简单说了,“孙侄儿急着南下,但这运河上的船都被李家包了,因此想请李家腾出一条船给小辈,万分感谢。”
    李家主听到这个消息久久不语,表情有些复杂,最后叹气道:“大梁已然四分五裂,又有强敌环伺,也不知哪里还有净土。
    你们为何执意要南下而不是
    去都城呢?”
    顾颜舒直言道:“因为都城无兵可调,无粮可借,更无钱可拨,去了也是白去。”
    “你父亲可是户部尚书。”
    “正因如此,孙侄儿才知道朝廷已无力抗敌。”
    “那你南下要去哪借兵?南方……”李家主默默思索了一会儿,问:“可是去江都寻求帮助?”
    高学赟低着脑袋,眼底闪过一抹嘲讽,江家气数已尽,哪来的能力与突厥抗衡?
    顾颜舒顿了顿,今时今日,似乎已经没有低调了。
    他高声说:“侄孙不是去江都,而是去岭南,我岳父在苍梧郡任郡守,还有位表姐执掌永平郡,二人皆是忧国忧民之辈,且他们有能力助我。”
    “你岳父是……”李家主脑袋里转了一圈,恍然大悟:“是太傅之子啊,确实听说他去岭南做官,为何还未调回都城?”
    “或许岳父大人觉得岭南更好吧。”
    岭南这地方,在许多人看来,不仅入不了眼,连耳朵都入不了。
    说起岭南,他们想到的只会是一群未开化的蛮夷。
    南蛮子的称呼也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苍梧一直都是朝廷流放犯人之所,与西北苦寒之地无甚差别。
    没想到沈念尧竟然在苍梧郡不肯回都城,难不成是沈家知道北方要被突厥大军踏破,所以才选了岭南作为庇护之所?
    李家此次搬迁,目的地是蜀郡。
    蜀郡地处西南,群山环绕,道路难且长,想必一时半刻不会有兵祸。
    李家立足荥阳
    几百年,做出这个决定时,李家家主大病一场。
    远离故土,落叶不能归根,他即便到了地下也没有颜面见列祖列宗。
    可他要为活着的族人着想,活着才是家族延续的基本,荥阳在中原,突厥大军南下,用不了多久就能打过来,他们非走不可。
    “我与蜀郡郡守是世交,因此准备前往蜀郡定居,这天下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时候,我李家做不了救世主,但我很希望,有人能来挽救。”
    顾颜舒内心是不同意他的说法的。
    李家族人众多,部曲也有大几千人,如果天下世家能联手抗敌,或许大梁还有一线希望。
    但人都是自私的,包括顾颜舒自己也一样,如果不是顾二爷带兵守着太原,或许他也不会这么着急。
    “焕之,空一艘船出来给他们,我们也该上船了。”
    李家家主送了一支毛笔给顾颜舒,“你是执笔之人,就算改拿了剑,也不能忘了读书,你很好,远超同龄人许多,见到你岳父,替我带声好。”
    “多谢伯祖父。”
    顾颜舒起身告辞,高学赟在临走前抬头看了一眼李家家主。
    四目相对,高学赟冲对方笑了笑,李家家主疑惑地问:“这位小兄弟是……?”
    高学赟拱手见礼,自我介绍说:“在下姓高,乃是永平郡洛大人家的管事,小人物,不值得李家主记挂。”
    李家家主眉头紧锁,洛大人?是那洛家被流放的嫡女?一个女官,竟然能有
    这样的管事。
    而且听顾家那小子的意思,好像他们回到岭南就能找到援军似的。
    就算岭南所有兵力相加,又怎么会是二十万突厥大军的对手?
    不,不对,岭南可不仅仅有府兵,还有一支横空出世的楚家军。
    楚家军这些日子风头出尽,各大家族也都收到消息了。
    没想到,岭南竟然在短短几年里冒出这样的人物,可惜,李家要避世,这样的人物也见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