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罪臣之女要翻身 > 第四百九十七章 新安郡危机
    因着这场婚礼,永平县热闹了好几日,等宾客尽散,街道一下冷清下来,百姓们还有些不习惯。
    但他们也没多余的时间感慨,因为秋收开始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全郡几乎都在忙这件事。
    官府每一季粮食都会格外重视,洛大人会亲自下乡走访,看看收成,也看看良田耕种的情况。
    永平郡的土地也不少,但上等水田并不多,对于如今的人口来说,人均水田就有些不够。
    因此那些外来的大世族,只能将水田买到其他郡,本地多入手一些山林和坡地。
    这一日,秋收的告示才贴出去,城里闲着的劳动力组成了一支打谷队,到处帮人割稻谷赚粮食。
    这也是头一回,往年地主家都有长工,有佃农,秋收不会忙不过来。
    但今年不一样了,不少佃农都跑去开荒了,有自己的土地,而长工们有些也去了官府的作坊里做工,府里比地主乡绅给的好。
    于是秋收招募长工就成了地主家统一要做的事情。
    但长工受主家约束太多,城里的闲汉们最不愿意受管束,又没米下锅,便有人带头组织了打谷队。
    他们不住家,带着几顶破帐篷就下乡了,反正这个时节还不冷,有个遮风挡雨的帐篷足够了。
    他们几十个人,一天就能收割完上百亩的地,效率奇高,主家只需要提供他们一日三餐,外加一亩田十斤粮食就行。
    虽然这价钱偏高一些,但他们收粮快,粮食
    能早日入仓,地主们也十分乐意。
    这样忙了一个秋收下来,闲汉们发现,他们每人竟然能分到七八百斤粮,足够他们吃上一整年的了。
    但累也是真累,连续高强度的劳作,就算他们年轻力壮也有些吃不消。
    那些家里没有壮劳动力的人家,能耕种的地很少。
    好在洛大人提供给他们甘蔗种子和棉花种子,种好了官府会派人来收,不至于因为粮食产量太少而闹饥荒。
    收上来的税粮陆续进仓,洛媱继续派人去外地收购粮食,将之前空出来的粮仓填满。
    在这个时代,只有满仓的粮食才能让人安心。
    再多的钱,遇到灾年,想买到粮食都难。
    而今年,岭南虽然是丰收年,但的中原低区闹了一段旱灾,加上不断的兵变民变,百姓们无心耕种,粮食紧缺的很。
    朝廷派出来的收粮官在各地被杀的太多了,这种时候,大家手里的存粮都有限,谁愿意供给出去。
    后来朝廷不得不派出军队来催粮,自愿上交粮食的还好,若是不愿意,那只能军队动手抢了。
    因抢粮而发生的血斗每天都在发生,百姓们人人自危,赶紧把粮食藏好,或是携家带口出逃的。
    就在这时,不知从哪传出消息说:江南乃鱼米之乡,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且河东王最体恤百姓,他治下的郡县税赋最轻。
    而且河东王放出话说,只要投奔江都的百姓他全都接收,为他们提供粮食和住所
    ,视他们为自己的子民。
    一时间,从中原地区逃难去往江东的流民格外多。
    新安郡内,苏远翔刚为自己的兄弟办完葬礼,他的二当家郑罡死了。
    死的很蹊跷,因为他是死在女人床上的,可二当家本是个好男色的。
    外头传言说是他弄死了二当家,只因二人理念不合,多次起争执。
    苏远翔自己知道,就算这两年他们意见不合,也还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他查了一圈下,查到的一点线索都指向了新朝廷。
    那位将七皇子之子推向帝位,自建新王朝的江都郡守,江硕。
    新安郡离他太近了,而他在上次对方派人来招揽时直接拒绝了。
    看来江硕已经要迈开步伐了,先杀了他们几位掌权者,新安郡自然也就归顺他们了。
    “游老弟,你也觉得凶手是江硕吗?”苏远翔问了在一旁闭目养神的游鸿亮。
    这人年纪轻轻却是个懒惰的性子,除了看书写字,其余时间总是在游神。
    要不是知道他真有几分聪明,苏远翔都想把人退回去了。
    游鸿亮睁开眼睛,眼角还含着一抹水光,也不知道他夜里都在做什么,总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
    他迷茫地看过来,很快迷雾散去,他清醒地说:“这也不好说,我们一起去看过现场,他确实服用了一些药物,而且那是五石散,服食不当确实有可能暴毙身亡。”
    “可他不喜女子。”
    游鸿亮不解地问:“他有妻有子,就算偏
    好男子,应该也不是对女子不行吧?”
    苏远翔点点头,心里也渐渐偏向是不是郑罡自己找死。
    可他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游鸿亮慢悠悠地说:“但也不完全排除他杀的可能。
    首先应该是自己人干的,因为自己人才最了解他,知道他有服食寒食散的习惯。
    再者,江硕的可能性极大,北边的宣城两个月前归顺了新朝廷,接下来,也该轮到这里了。
    还有个嫌疑人,咱们那位楚家主也不是没有可能,他怕你们兄弟不和,导致军心涣散,不如替你除了对手,好让你能完全掌控手底下的人。”
    苏远翔之前也不是没怀疑过楚晏,因为他在自己身边安插了人,要动手比较便利。
    但听游鸿亮这么一说,他又觉得不可能。
    他与郑罡不和,反而对楚晏更有利,他应该不会帮自己解决难题。
    苏远翔派随从给楚晏送信,他想让楚家派兵镇守新安郡。
    一旦新朝廷对新安郡用兵,他手底下的一万兄弟根本抵挡不住。
    而楚晏是他的新东家,只要他不想放弃自己和新安郡,就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新安郡落入江家手中。
    他派人南下求见楚晏,却被告知楚家主回了岭南。
    小事还可以找楚箫等楚家族人帮忙,但要动兵,那绝非他们几个能擅自做主的。
    那随从无法,只好休书一封送给大当家,自己在要塞等着楚家主回来。
    楚晏本也打算启程回石阳了,正巧洛媱要与曾
    黎去一趟合浦郡做交接,他便也随着大部分一起往下走了一趟。
    随后他从海上乘船绕道建安郡码头,再改陆路回去。
    这一路哪怕快马加鞭,等他回到石阳要塞时,也已经是中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