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罪臣之女要翻身 > 第三百九十六章 没有活路了
    许多人以为,这场大雨只席卷了岭南。
    并不知道,整片长江以南地区,受灾的地方非常多。
    这时候的房子太差了,尤其在小山村,许多房子都是泥土加稻草盖起来的。
    大雨连续冲刷下,许多房屋倒塌,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而今年粮食减产已成定局,有些地方官府非但没有减免粮税,还在暴力征粮。
    没有粮食怎么办?可以用钱来抵。
    如果没钱抵,那就要被官府强行征走家里的壮劳动力,以工抵债。
    到处河堤被大水冲毁,官府便用这些劳动力顶着大雨修堤坝。
    “不行了,水太大了,根本堵不住!”
    百姓们将一车一车的泥浆倒在堤坝上,可是大水一冲刷,这些泥沙很快就被冲走了。
    后方是拿着鞭子监督他们干活的衙役,谁也没敢后退一步。
    “官爷,堵不住了,快走吧,再不走我们都要一起被洪水冲走。”有人在雨中大声呼喊。
    衙役们心有戚戚,也担忧地看着上游的水流。
    河面扩宽,河水暴涨,缓慢流下来的水深不可测,仿佛有着摧毁一切的力量。
    “别囔囔!赶紧干活,不把这里堵上,洪水决堤,我们身后的家也没了,家人也活不了。”
    大家不敢退,继续运泥沙过来加固河堤。
    可是这样的效率太低了,水位上涨的速度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一阵雷响,水流的速度似乎变快了。
    望着上游冲击下来的水浪,所有人都绝望了
    。
    “完了!我们完了!……”
    “快逃啊……”
    人奔跑的速度怎能快过水流?
    片刻功夫,洪水卷走了上千名百姓,将这片土地变成了汪洋。
    郯县的大街上到处是水,县城的百姓已经被洪水围困了好几天了。
    家家户户都缺粮食,可县城的粮铺早已空空如也。
    西城区受灾最严重,许多百姓的屋子都倒了,刘銮玉划着自己绑的竹筏在街道上救人。
    然后也有人学他,划着木桶或是其他东西,帮忙一起救人。
    他们将百姓转移到衙门附近,但却遭到了衙役的驱赶。
    “没有活路了。”
    “听说咱们的县太爷还在府里歌舞升平,吃着山珍海味,真是逍遥自在啊。”
    县衙的位置建的比较高,没有被洪水淹没,里面传出的歌舞声被百姓传遍全城。
    他们饿啊。
    别说山珍海味,能有一碗稀粥也行啊。
    夜幕降临后,人的饥饿感被无限放大,府衙里的歌声也被无限放大。
    百姓们越聚越多,看着衙门的眼神泛着绿光。
    “不管了,我不想当饿死鬼,谁跟我一起进去讨口吃的?”
    最先动手砸门的百姓,只是想进去跪求县太爷施舍一口吃食。
    可当他们被衙役打出来后,怨气横升,一群人冒着被打死的风险冲进了衙门。
    他们人多,见人就三五成群地围上去。
    还有人手里拿着石头和木棍之类的武器,见人就砸。
    县太爷慌了,喝令他们退出去,否则一律以“造反”定罪
    。
    “造反”二字一出,百姓们愣住了。
    原来他们想吃口饭就是造反,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反了吧。
    没人在意县太爷说了什么,他们闻到了饭菜的香味,理智全无。
    等他们抢光了桌上的食物,看到县太爷不知被何人踩在脚下,已经进气少出气多。
    刘銮玉一开始没动手,可到了这地步,他觉得郯县是真的完了。
    外面是高涨不退的洪水,他们无处可去,没有粮食可用,除了这里,已经没有避风港了。
    他抬起一把椅子重重地朝县太爷脑袋上砸下去。
    县太爷抽搐了几下就断气了,百姓们吓得六神无主。
    刘銮玉跳到桌上高声说:“乡亲们,我们被逼到绝路上了,人是我杀的,将来朝廷要清算,也让他们朝我刘銮玉一个人来。
    但现在,我们首要的是活下去,我们还有更多的亲人被困在家里,我们要合力将人救出来。”
    “对,我们去救人!”
    “刘大哥,这狗官是自己撞死的,跟你无关,我们可以作证。”
    “对对对,他是自己摔死的。”
    刘銮玉理智地指挥着他们去县衙搜寻粮食,县城里几万人,没有粮食救出来也是白搭。
    “我知道粮仓在哪,那地方地势高,不如我们去那边吧?”有人提议道。
    刘銮玉想了想,说:“县衙我们也得占着,这里房屋多,能容纳许多人,到时候把粮食送过来一部分就行。”
    大家听他同意了这个建议,心里稍稍安
    定了些。
    杀县官,抢官粮,无论哪一条都是死罪。
    不过反正是个死,晚死总比早死强。
    刘銮玉没有雄心大志,他只是想带着乡亲们活下去。
    为了避免消息泄露,后来即使洪水退去,他们也没有走出郯县,而是紧闭城门,不让外面的人进来。
    这座小小的县城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官府,得到了短暂的平静。
    洛媱带着官员巡视完河堤。
    雨停了,水位降了,各处都在组织百姓清扫淤泥,重建家园。
    王衡仲跟着走了几天,看到了永平郡的百姓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官府只需要给他们提供材料,他们就能在短时间内重建家园。
    当然,官府也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
    这次洪涝,永平郡赈灾用了一整座粮仓的屯粮。
    洛媱不心疼,她只心疼被洪水毁坏的良田和粮食作物。
    王家来永平郡寻王衡仲,说是担心老宅那边亲人的安全,想派人回去探望一番。
    王衡仲也同意,他也想知道外面的消息。
    但王家人的意思,是想让王衡仲亲自走一趟。
    他在永平郡当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小官,被王家人所不齿,干脆趁此机会,将他送回王家,让族中长辈教育他。
    他们打的如意算盘王衡仲并不知情。
    不过知道了大概也是不怕的,他的道与旁人的道不同,他们不理解的事情正是自己所奢望的。
    他将洛大人的赈灾手册带了回去,他要让全族的人都
    知道,天灾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