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罪臣之女要翻身 > 第三百四十五章 还有这种好事
    海船已经准备好了,这次,会有三艘海船一起出发,他们要赶在寒冬前把这批物资运到北方,届时顾二爷会安排人手送到平定军手上。
    顾颜舒提出要和队伍一起走,“北方的情形我更了解,而且顾家的人我也熟悉,东西送到后,我也想回家一趟。”
    洛媱再三交代:“跟船可以,但你不能进入战区,否则我可没办法和舅舅交代。”
    顾颜舒答应下来,但此时他已经决定要入五原郡,他别无所长,但他这些年所学,可以为平定军添个军需官。
    他也并非是个文弱书生,自小学君子六艺,他的骑射同样不俗。
    “大人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我有一封信,劳烦大人转交给琳儿。”顾颜舒在岭南住了这么久,也明白沈家人答应这场婚事的初衷。
    他起先也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但来到岭南后,不管是沈大人夫妻,还是眼前这位洛家表姐,都让他十分敬佩,如果能定居于此,也是件美事。
    但天下大乱,强敌入侵,朝政不稳,他堂堂男子汉,不能总是躲在家人的背后安于享乐。
    他不图建功立业,只想为这天下太平出一份力。
    洛媱亲自送他们上船。
    秋风瑟瑟,船只扬帆起航,渐渐消失在海平面上。
    “既然到了南海郡,就去找戴郡守聊聊吧。”
    这座码头建在番禺县,如今整座番禺县城都在洛媱的掌控中。
    这边的县令是她的人,这边的百姓大多数
    都在码头工作,也有出海捕鱼,但货都卖给路过的商队。
    洛媱准备在番禺建第一支水军,这边出海后有无数小岛,岛上藏着岭南最大的海寇势力。
    就算为了防备海寇上岸,这支水军也要尽快建起来,不过这件事还得戴望同意。
    南海县城离得很近,洛媱大张旗鼓地上门。
    百姓们得知是那位女郡守来访,跑来围观的人可不少。
    洛媱骑着马儿入城,她穿着天青色的窄袖胡服,头发高高束起,英气勃勃,与百姓们心目中的形象很不一样。
    “还以为大家闺秀都是温柔贤淑的,这位大人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上天让她错生了性别,好在咱岭南没那么多条条框框,便是女诸葛,女将军又如何?”
    “倒也是,谁也比不上这位女大人勤政爱民,要不是故土难离,真想搬去永平郡。”
    “永平郡算什么,苍梧县才是全岭南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戴望得知洛媱到来,亲自到府衙外迎接。
    洛媱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他身后的戴存钰,几年不见,戴大公子壮硕了不少,从一个斯斯文文的文士变成了一名孔武有力的武将。
    只看他的表情,洛媱便知道他如今过得不错。
    “戴大人,别来无恙!”洛媱下马与戴望打招呼。
    戴望上回见她还是在苍梧县沈家的订婚宴上,其实并未过去多久。
    可想想永平郡半年的产出,再对比南海郡,他就不得不佩服这女子的创
    造力。
    “听说洛大人做了一批保暖的衣物,装了满满三船,又要大赚一笔了吧?”
    戴望并不知晓洛媱这批衣物是要送给平定军的。
    洛媱谦虚地说:“小本生意,也只是给老百姓换点零花钱而已,咱们岭南气候土壤都不错,种东西容易活,明年南海郡要不要也种一些,我那还有种子。”
    “那就多谢洛大人了,只是南海郡的百姓不擅耕种,怕糟蹋了好东西。”
    洛媱并不赞同他这句话,“南海郡沿海的百姓确实不擅长耕种,可靠北部的山区,百姓仍旧是农夫,棉花喜旱,不占用稻田,能种多少种多少。”
    戴望脸上挂不住,毕竟官员们看着呢,便说:“还是洛大人想的周到。”
    他指着一名官员说:“杨大人,有空你往永平郡走一趟,多跟那边学学如何种棉花。”
    那位杨大人是管农事的,只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并不赞同种其他乱七八糟的植物。
    何况这位洛大人还是女子。
    出了永平郡,并不是人人都能容忍女子为官的。
    杨大人委婉拒绝:“启禀大人,秋收刚过,下官事忙,听说朝廷今年派了四名征粮官入岭南,下官恐怕抽不开身。”
    岭南的秋收已经基本完成,今年没有大灾,各郡粮仓都是满的。
    在洛媱来岭南之前,岭南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也就是粮食了,每年给朝廷上贡的粮食可不少。
    如有富余,就会卖给外地粮食,换取所需的生活
    物资。
    而今年,朝廷一共来了四位征粮官,各自属于一个阵营,但每一个都狮子大开口,恨不得把岭南的粮仓掏空。
    苍梧郡首当其冲,不过有沈太傅在朝中坐镇,征粮官到了沈念尧的地盘也不敢大肆要粮。
    沈念尧随便给了一些打发走了他们,本想让他们关照一下永平郡,但想到外甥女的性格,估计不用自己说也知道怎么应对。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四位征粮官居然都没能走出永平郡,凭空消失的无影无踪。
    洛媱一脸诧异地问:“怎么南海郡没得到最新消息吗?”
    消息被她封锁了,那四名征粮官被她拉去山区挖矿了,这辈子都别想走出来。
    “什么消息?”
    洛媱信誓旦旦地说:“各位王爷体谅岭南百姓不易,又知晓岭南刚遭遇了袭击,便收回旨意,不在岭南征粮了,四位征粮官也已经启程回去了。”
    戴望和官员们面面相觑,还有这种好事?
    “不知消息可否准确?”
    “当然,他们刚踏入永平郡就得到命令,本官想送他们一程都来不及。”
    戴望暗暗想:难不成是朝廷发生了巨变,他们急着赶回去?
    南海郡几乎是在大梁的最南端了,远离朝廷,消息是最落后的,而洛媱有沈念尧这个亲舅舅,消息自然比他灵通。
    如此说来,她的话八成是真的了。
    他大笑道:“真是上天垂怜啊,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洛媱提醒他:“粮食就是命脉,
    戴大人可别把粮食卖了,明年想再买,可就没这个价了。”
    戴望觉得她在危言耸听,南海郡这旮旯地方谁会来?而且没粮食了他们还有水产。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饿不死的。
    不过他并不知道,今年苍梧郡和永平郡拦下了所有南下的粮商,一粒米都别想从岭南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