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罪臣之女要翻身 > 第二百四十三章 修堤坝
    沈郡守是在第二日抵达苍梧县的,得知洛媱引出城射杀的人是英栩,沉默了许久。
    “岭南王还在彭城,据说王妃有孕,他早已上书皇上,让他们回都城养胎,等孩子平安出生再南下。”
    “看来他还没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啊。”洛媱嘲讽道。
    “他就算知道也不会想遵从的,岭南天高皇帝远,一旦宫里有什么变故,他得知消息时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迟迟不肯动身。”
    “那他知道英栩来岭南的事情吗?”
    “英栩是他最忠心的人,也是最得他信任的,他去哪肯定是知会过司马宁的,很快,他就会知道自己的人死在了苍梧县。”
    洛媱暂时还不想和司马宁撕破脸,杀一个奴才简单,但司马宁如果死在岭南,那皇帝绝不会放过他们的。
    沈念尧给她带来了第二个消息,“父亲来了一封信,虽然没明说,但我猜出了一个消息。”
    洛媱先问的是:“外祖父身体如何?”
    记忆中,这位老太傅也不是长寿之人,沈家的劫难能过去吗?
    沈念尧不知道,父亲报喜不报忧,他也许久没收到过家人的回信了。
    “父亲的意思,皇上龙体欠安,恐怕时日无多了。”
    洛媱并不意外,老皇帝大概是活不过今年了。
    她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榆林那边打起来了吗?”
    这一南一北,消息传递太慢了,沈念尧即使派人去查,也没有收到只言片语。
    “不急,毕竟相隔甚
    远,就算城破了,岭南也安全无虞。”沈念尧自嘲道:“或许我决定南下是对的。”
    洛媱没有戳破他,她带沈念尧去看了自己的新计划,还见了她的新县丞。
    楚郴与沈念尧是同道中人,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引为知己。
    洛媱就知道这个人选会得沈二爷中意。
    “对了,那位新来的工房主事许先生呢?”
    洛媱在信中更突出夸赞的人是许之槐,他的经历太励志了。
    “他自从上任后就一直在沿着河道勘察,时有书信寄来,想必很快就回来了。”
    今年的汛期比往年来的晚,否则这时候岭南应该已经是暴雨连连的季节。
    不过也快了,再不下雨就该干旱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许主事风尘仆仆地回来了,看起来又黑了一个度。
    跟他出门的几位胥吏看起来有些萎靡,不过一个个都对许之槐十分恭敬。
    “许主事,来见过郡守大人。”洛媱招手道。
    许之槐看到房中有三人,可他从三人谈话的表情和态度上却丝毫看不出那人是郡守大人。
    难道如今的郡守都如此平易近人了?
    许之槐去过许多地方,也见过许多官,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将自己的才华掩盖起来的,而是被太多官员轰出来,怀才不遇罢了。
    他手忙脚乱地行礼,听到郡守大人问了他一句:“许先生是何处归来?”
    许之槐忙说:“当不得大人这声先生,您唤下官姓名即可。”
    楚郴在一旁介绍:“
    许兄字怀志。”
    许怀志,倒也一目了然了他的心事。
    “下官这些日子勘察了横河,发现这几年横河有被治理过,有些淤堵的地方也疏通了,只需要重点加固这几处河堤……”
    他将自己画的图递给沈郡守,话却是对着陆大人说的。
    “大人的水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因水车取水而拦截水流,使水位上涨,在汛期时也可能带来危害。
    不过大人还命人挖沟渠引流,这做法极好,但如果河水暴涨,光靠几条沟渠是无法排解的,还会使农田受损。”
    这些洛媱都清楚,她也加固过河堤,不过并不专业,总担心有安全隐患。
    她抢了沈念尧手中的图纸,看到许之槐标注的河段,一时间也想不起来是哪里。
    “去拿苍梧县的舆图来。”
    楚郴去替她拿图,二人趴在桌子上研究河段所处的位置。
    沈念尧在一旁听着,许之槐偶尔补充几句,两人很快就把对应的位置在舆图上标注出来了。
    “这两处有些困难,周边没有村镇,要加固的河提也太长了,今年肯定完成不了。”
    洛媱这两年陆陆续续修护了几段河提,都是有人烟的地段。
    许之槐赞叹道:“陆大人修建的堤坝都很牢固,水泥真是个好宝贝,比普通沙石泥浆坚固多了。”
    “那你觉得,我们现在最先修哪段河提?”
    许之槐指着刚才那两段刚才被洛媱点评过的位置说:“这两处才是最险最急的,上游
    这一处,一旦水位涨太高,可能会导致这旁边两座山峰有滑坡,这河边就是官道,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
    还有这一次,坡度太大了,水流很急,如果水流瞬间加大,冲击力可能会推倒下游的石桥,那一片都是肥沃的良田,河水倾泻,那些田地的作物都保不住。”
    洛媱一听就知道有多危险。
    沈郡守当机立断,“把郡守府的工事先停一停,让工匠先去修堤坝,工钱翻倍。”
    洛媱嘀咕了一句:“郡守府已经欠了苍梧县一大笔银子,这修堤坝的钱怎么也该由郡守府出吧?”
    沈念尧要不是知道她刚得了大笔钱财入账,肯定会点头同意。
    “陆大人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官,这两段河提都在苍梧县境内,凭苍梧县的财力,修建这两座堤坝小菜一碟。
    郡守府捉襟见肘,实在拿不出米下锅了,我已经去信给岭南王,让他先将朝廷拨付的金银派人送来,陆大人莫慌。”
    洛媱不是慌,而是不想做冤大头,她不想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养着郡守府那群酒囊饭袋。
    洛媱喊来程耀,“先不忙着花钱,将这次拍卖会的收益都分出来,估计也不够修这两处堤坝的。”
    为何朝廷年年拨款修堤坝,年年都还有洪涝?
    自然是因为修堤坝是大工程,动则大几十万两上百万两,从中能贪污的公款太多了。
    “那得看怎么修……”
    许之槐一句话就引来了大家的注目礼,他当老
    百姓当习惯了,节省开销是他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