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罪臣之女要翻身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场券
    洛媱心事重重地回到后宅,一问黄嫂子,才知道宋南枝还没回来。
    沈夫人在家里住了好些日子,被沈家三催四请,昨日终于离开了。
    不过沈琳没走,与洛夫人一起绣一座大屏风,说是要给沈家乔迁之喜用。
    这种大屏风,没个一两年根本绣不完,好在沈家那宅子也没那么快能建好。
    沈夫人临走前,给了楚家搬离别院的期限。
    等楚家搬走,她找人来收拾布置一番,今年中秋前就能举家搬到苍梧县来住了。
    到时候两家团圆,总算解了沈二爷这几年的分别之苦。
    高学赟回来才两天,陆陆续续有外地商人来到苍梧县。
    他们几乎是跟着高大少爷的脚印过来的,否则这一路还真不好走。
    第一次来苍梧县的人都会被震撼到,原来岭南的烟瘴之地内竟然还藏着这么一颗明珠。
    苍梧县城内的客栈又多开了两家,其中一家客栈的东家是外地人,只知道姓吴,从未露过面。
    刚开业,这家客栈就以极低的价格抢占客人,如今大部分外地商人都挤在这家客栈里。
    “你们来的真是时候,再过五日就是苍梧县拍卖场正式开张的日子,官府放出话来,第一次拍卖会,不仅东西多,价钱也会优惠许多。”
    “可是那座奇奇怪怪的建筑?外头看跟圆形的土堡似的,不过那窗户真漂亮。”
    “那叫玻璃窗,玻璃比琉璃更加透亮,我昨日在那拍卖场外坐了一天,就为了
    看那一排排的玻璃,从外头居然能看到里面的人。”
    “果真?也不知这东西是否会出现在拍卖会上?”
    “不如大家猜猜,这次拍卖会上还会有什么好东西?”
    众人来了兴致,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就连从门口经过的路人都忍不住进来听两耳朵。
    “琉璃已经不新鲜了,除非是非常精巧的设计,否则价格很难再涨上去。”
    “洛神纸乃是楚家的生意,不知是否会出现在拍卖会,据说楚家新出了一种纸,光滑柔韧如绸缎,用来绘画可保颜料不晕染开来,甚至不易破损。”
    “这楚家真不得了,这两年有如神助,生意越做越大,恐怕很快就要成为大梁的新贵了。”
    “那可不好说,楚家……毕竟上头一直忌讳着呢。”
    大家想到楚家的来历,不敢多说了,继续讨论拍卖会的事情。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不知哪家的小厮跑进来大喊:“老爷,县衙发放入场券了,一家最多只能领三张。”
    这入门券也是新花样,从前苍梧县的拍卖会谁都去得,如今却只有拿了入场券的人才能进。
    只是这入场券也是有门槛的,需缴纳十两的保证金,写明自身来历才可领取。
    来这里的商人没有不想去拍卖会的,即使他们什么都买不起,能涨涨见识也好。
    但十两的保证金也不便宜啊。
    刚才那小厮已经问明了流程,对大家说:“各位老爷放心,十两的保证金只是押金
    ,没有花用离开时是可以退的。
    不过那位女管事也说了,若是有人在拍卖会上捣乱,或是破坏了什么东西,赔偿就得从十两银子里扣。”
    如此说来,大家对交押金的事情也就不那么抵触了。
    不过……“女管事?为何是女管事?”
    这苍梧县难道都没男人了吗?
    “小人也不知,只听其他人都叫她琼羽姑娘,入场券就是由她审核发放的,小人悄悄问过了,她就是拍卖会的总管事。”
    “这苍梧县还真是出格的很,不过这里处处透着古怪,一个女管事也不足为奇。”
    有那常来的商人笑道:“确实不足为奇,毕竟连县令夫人都在外管着铺子呢。”
    “什么?这……怎么可能?”
    堂堂官夫人,不应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掌管家中中馈,在家相夫教子吗?
    “别不信,这会儿你们去中亭街走一圈,肯定能看到陆夫人,全县城最漂亮的那个就是。”
    “陆大人也舍得?”
    众人虽然是商户,可家中正妻也是很少带出来的,能被他们带出来玩耍的都是妾室之流。
    “陆夫人可是女中豪杰,不输男儿,陆大人一定是不忍心将她困在后院方寸之地,这等胸襟,着实令人钦佩。”
    钦佩归钦佩,他们也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洛媱花了一天时间将高学赟带回来的账本和东西过了一遍。
    这一趟净利润非常可观,带回来的是粮食和布匹。
    岭南没有人养蚕,百姓们都织
    葛布,葛布清凉,很适合天气炎热的时候穿。
    岭南没有被冻死的人,因此洛媱一直没有将精力放在布匹上。
    高学赟带回来了两车绸缎,色泽鲜艳,质感丝滑,与本土的葛布比无疑漂亮太多。
    洛媱挑出十匹给家里的两位夫人做新衣裳,还给沈家女眷留了一箱,其余的全都送到铺子里卖。
    县城里买得起绸缎的人不多,不过会有本地的商人买下几匹运到其他郡县高价卖出,赚点差价。
    除了布匹,高学赟还给洛媱带回来了一台织布用到的设备。
    洛媱试了一下,这台机器连织布机都算不上,只是一台缠丝器。
    摇动手柄,就能将蚕丝一圈一圈地缠绕在线盘上,方便收集丝线。
    洛媱记得,读大学时,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流行手工制作桑蚕丝的东西,从扇子到手帕到围巾,花样百出。
    得益于当时舍友的坚持,她也做过一次,从养蚕开始,到煮蚕茧抽丝,再到制作扇子,还画了扇面。
    但最后这把扇子被她的无良室友据为己有,拿去送给她男朋友了。
    “可有看到踏板织机?”
    这个朝代应该还没有太高端的织布机器,但脚踏式的织布机从很早就有了,估计也是现在广泛运用的。
    高学赟也是第一次走出岭南,对外面的事物十分好奇。
    他对漂亮的丝绸向往已久,这次不仅买回来了许多丝绸布匹,还想过将养蚕织布的技术带回来。
    只是这织布都是家中
    女眷的活计,他也不好贸然偷师。
    带回来的这台东西是客栈的伙计高价卖给他的,说是偷了家里的机子。
    高学赟不懂纺织,就以为这东西是织布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