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罪臣之女要翻身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
    张思羽一早就在路县衙等候洛媱,他刚收到了林雄他们的信,这是二人离开后寄回来的第一封信。
    洛媱穿好官服走出来,边走边问:“他们还在零陵郡吗?”
    “信中说,他们找到了黎昕的家人,他母亲已经病逝,父亲有严重的咳病,吃了几服药后好多了,他将人托付给了一家镖局,半个月后应该就会送到这里。
    而他们二人得到了一些岭南王的消息,便往北去查探消息了,他们还在信中写道,听一外地商人说,北边乱起来了,榆林、雁门一带被悍匪抢占了官府,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等边关驻军出兵剿匪,他们已经带着大批财物逃出关外了。
    大人,榆林雁门临近要塞,这样的地方竟然会有如此猖獗的匪患,可见官府无能,而边防军竟然能让一群悍匪逃出关外,可见守关有多懈怠,属下担心……”
    洛媱叹了口气,她明白张思羽在担忧什么,事实上,第一场战乱确实是从北地开始的。
    “东突厥实力雄厚,一直是大梁的强敌,这悍匪是不是真匪还不一定,北边要打仗了。”
    张思羽用力握紧双拳,他们张家没少与突厥交手,不管是东突厥还是西突厥,兵强马壮,远非他们的士兵能抵挡的。
    这些年,要不是有天险和将士们的拼死守卫,这些豺狼早就挥军南下了。
    可如今,朝中的将领全剩下一些会溜须拍马的废物,真正能打仗的也没
    几个,一旦强敌来袭,大梁真能拦得住吗?
    他终于明白,陆大人的担忧不是无的放矢,他们岭南虽然离得远,可一旦中原乱起来,岭南又岂能独善其身?
    “大人,我们该怎么做?”张思羽压低声音问。
    洛媱停下脚步,四处无人,她吩咐道:“有几件事你去落实一下,第一,思竹那边是否有进展?第二,高学舟造船到了哪一步?第三,本官要的那批‘农具’打造好了没有。”
    张思羽应诺,转身跑了出去。
    洛媱在后院停留了片刻,想了许多问题。
    这场仗如果按照小说里的安排,会持续整整半年。
    这半年,大梁陨落了数十名将领,阵亡军士数万,最后是靠集合了北边所有郡县的守备军才堵住了这个窟窿。
    这一战,掏空了国库,更掏空了许多百姓的粮仓,加上朝廷强征兵丁,强纳税粮,这一年冬,北方饿死冻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要洛媱说,这次的战役拉开了大梁亡国的序幕,也是让大梁国力大减的罪魁祸首。
    洛媱但凡有能力,都要阻止这场战争,可她能力有限,管不到那么远的地方,只能眼睁睁看着灾难发生。
    她闭了闭眼,心道:心疼别人也没用,她能否保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还未知。
    她走到衙门,见楚郴已经在处理公文了,顺口问了一句:“大公子今日好些了吗?”
    “身体的伤势已经无大碍了,只是他的眼睛还未康复。”
    “
    可否继续寻找良医给大公子诊治?”
    楚郴点头,“我已经去信给族中,让楚隽将族中的几名医匠都送过来,他们医术还算不错。”
    洛媱有意无意点拨了他一句:“交趾郡地处偏远,再过去就是蛮荒之地,不知那边都有什么?”
    “岭南本就是烟瘴之地,交趾郡往西,大片的荒芜之地,渺无人烟,一旦迷路在其中,必死无疑,无人敢去探测那片区域。”
    这答案和洛媱想的差不多,没人去的地方肯定充满危险,看来并不是一条合适的逃亡之路。
    “宏越兄到过琼崖郡吗?”
    “没有,我这人惜命,穿洋过海的事情我没勇气做,不过楚晏南下去过不少地方。”
    楚郴上任这些日子,对苍梧县的琉璃产地有所猜测,能避开岭南所有眼线,陆县令会不会是将琉璃坊建在了琼崖郡?
    越想越有可能。
    “大人是打算将琼崖郡作为退路吗?”
    “宏越兄觉得那里合适吗?”
    楚郴中肯地说:“那得看大人在琼崖郡的势力如何,在任何地方,只有成为一方霸主才有能力护住自己人,不受制于人。”
    洛媱上次收到徐三思的信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上一批货运回来的时候,殷掌柜也留了下来,如今替楚晏掌管着纸坊所有的生意。
    徐三思在信中说的都是琉璃坊内的事情,比如琉璃又入库了多少件,钱还余下了多少,他又收购到了多少粮食。
    洛媱一直让徐三
    思暗中收购粮食,除了之前应急救灾购的,其余的一直都存在琉璃坊中。
    今年夏收后,苍梧县新建的四座粮仓应该也能填满,这样至少能保证一支万人的军队作战半年时间。
    但还是太少了,不仅招的士兵太少,粮食也太少了。
    军队就是烧钱的机器,一旦运作起来,她几年的积累很快就会掏空。
    所以她不能只靠一个苍梧县,至少要先把苍梧郡打造成一个铁桶,让九县同心协力,共同进退。
    洛媱将其余八县的县令写在纸上,封川县有刘承志在,她相信对方很愿意配合,剩下的那些可以让沈二爷先摸个底。
    到了午后,张思羽回来复命,给她带来了两个好消息。
    一个是高学舟正在造一艘能容纳百人的船只,能否在海上航行还未知,但在河道上绝对不成问题。
    他将高家从前的工匠都找回来了,从小船开始,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摸索着造大船。
    洛媱给不了他太多有用的提示,但自从她将福船的结构告知他后,他就开了窍一般,马不停蹄地给她造出了一艘小型的福船。
    那船只很小,经不起海上的风浪,但在江河中稳稳当当。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张思竹几乎将她建的军械库填满了。
    有了沈二爷源源不断运来的铁矿,洛媱便有了让张思竹大展拳脚的资本,她给对方提了几条思路,两人很快敲定了几套适合在山林里作战的武器装备,到时候
    会以农具的名义发放下去。
    每个村镇都有巡逻队,这些武器便是为他们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