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罪臣之女要翻身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楚氏楚郴
    县衙隔壁开始动工了,官员们进进出出都要往那边看一眼。
    光是打地基就用了快十天的时间,直到衙门封印开始放年假,那边的工程也才停了下来。
    “看楚家这府邸规模,恐怕是想把整个家族迁移过来吧?”
    “苍梧县又要恢复往日的繁华了吗?楚氏家族里里外外加起来足有好几百人吧?”
    “少了,听说加上仆从有上千人,在交趾郡的楚氏老宅建成了一座坞堡,否则你以为楚家的影响力从何而来?”
    “朝廷不是不允许楚家养私兵吗?”
    “人家也没养啊,坞堡可没说不让建,楚氏子弟自小学文习武,最出名的四雅公子文武双全,想必人人皆可持枪上阵,不会再发生当年那样的事情。”
    “嘘……当年的事不可再提,楚家眼看是要起来了,但再如何也只是大一点的世族罢了。”
    楚氏宗祠里,楚隽今年依然代替兄长行祭祀礼。
    楚家的祭祀比别家更复杂一些,沿袭了部分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从头到尾要整整一天时间。
    楚隽九跪九拜之后,抬头看着祖宗们的牌位,心中突然有了个想法:如果整个岭南都按苍梧县的管理模式来治理,是否会有完全不同的情景?
    祭祀过后,族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楚隽,现如今也学你大哥了,一年到头竟然不着家,你去哪儿了?”楚箫虎着脸问。
    楚隽与二叔感情不错,只要不夹在二叔和兄长之间,他向
    来是很尊敬长辈的。
    “侄儿在外游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侄儿想到处看看。”
    “呵,你们兄弟二人过得可真自在啊,我们这些老家伙是走不动了。”楚箫今日没见到楚晏,心中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火气,只能找楚隽发泄。
    楚晏很少在族里露面,有事直接派人来知会一声。
    他过年不在家里过已经是常态了,今年送回来的银钱足够全族上下过上富庶安逸的日子,因此并没有太多人对他不满。
    楚隽不知如何回答,笑笑便糊弄过去了,对方还想逼问,就听外头有人高声大喊:“七叔祖回来了……”
    楚隽浑身一震,脸上从震惊化为欢喜,起身往外跑。
    同他一样激动的还有不少年轻人,这些人都是七叔祖一手教导出来的,见到他都得乖乖喊一声:“先生。”
    一群人跑到坞堡的街道上,就见一队牛车慢悠悠地往这边来,还未靠近,一群十几岁的少年跳下牛车,朝他们飞奔过来。
    “二哥……”
    “十弟……”
    “三伯……”一通混乱的辈分称呼,楚家上下,按辈分来喊的话,排名能排到大几十后面。
    楚隽等人抱住冲过来的兄弟,这群孩子都是七叔祖带出去游学的,已经去了两年,如今终于回来了。
    等牛车靠近,众人整理好衣容,规规矩矩地站在牛车两侧,恭敬地说:“先生回来了。”
    牛车上,一名身着青色道袍的男子站起来,扶着小
    厮的手跳下车,感慨道:“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祭祖。”
    “先生……”楚隽看到他时感慨万千,他从小与父亲也不亲近,反倒是这个先生对他极好。
    “二郎,你气质变了,看来这两年你也成长起来了。”楚郴年纪不过而立,一身书卷气,是个一眼就能让人记住的美男子。
    他是楚家族学最受欢迎的夫子,也是楚家学问做的最好的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
    有人说,若他参加科举,定是状元榜眼之才。
    不过楚郴却只能在楚家做个教书匠,有几年郁郁不得志,后来带着晚辈们出去游学才好一些。
    众人说说笑笑往前走,问的最多的还是他们去了哪里,都做了什么。
    这群少年回来,家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有子远行,家人总归是惦记着的,外头也不太平,万一出了意外,谁都不好受。
    如今他们平安归来,家人们也都松了口气。
    “七叔祖可不仅仅是教我们读书,还教我们武艺的,等闲的山贼可伤不到我们。”
    “这一趟出门,我们才明白岭南为何比不过中原,不管是做学还是别的,我们都比人家落后许多。”
    一个白发老者敲了敲桌子,“先不说这些,先吃饭,看孩子们瘦的,在外头肯定吃不好。”
    年夜饭很丰盛,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自然是要比在外风餐露宿吃的好。
    有个少年看着被端上来的碗,好奇地问:“咱们家竟然用上了琉
    璃碗,怎么不用自家产的白瓷碗?”
    送餐具的小丫鬟拘谨地说:“这是夫人们那边剩下的,这边准备的餐具不够用了。”
    有人语气复杂地解释道:“这是家主派人送回来的,琉璃杯琉璃碗都是成套成套的,女人们喜欢这些鲜亮的东西,要我说,哪有瓷器稳重?”
    不知哪个少年多嘴问了一句:“家主呢?我们回来还未拜见过家主。”
    席间一片沉默,楚隽咳嗽一声,“大哥有要事忙,过年没有回来。”
    楚二叔气呼呼地呛声道:“大过年的,他能有什么事?不过是不想回来,无颜面见祖宗罢了。”
    支持他的族人立即附和:“可不是,一个弑父的不孝子,竟然也能成为家主,真是楚氏的悲哀啊。”
    楚郴换了身衣裳出来,他虽然年轻,但辈分高,又是族学的负责人,被请上了主桌。
    听到楚箫他们的话,楚郴不赞同地说:“我虽离家两年,可在外时也有听过一些楚家的事情。
    楚家能有今日,能吃上这上等席面,各位能穿金戴银,吃喝不愁,全靠家主的功劳,往前数几年,楚家是何等光景,你们都忘了吗?”
    大家顿时觉得碗里的菜不香了。
    楚家是逃到交趾郡的,虽然没被灭族,但财富几乎没留下什么,又有这么多族人要养,坐吃山空,早就不如从前了。
    那些年,楚家明面上还维持着世族生活,背地里却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直到楚
    晏回来,夺了家主之位,紧抓庶务,大力经商,才让族人的日子好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