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罪臣之女要翻身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学堂
    楚晏见她脸上浮出笑容,提醒道:“你似乎忘了,书籍之所以贵,难印刷是一回事,纸张贵才是根本,难不成你还能将纸张的成本降下来?”
    洛媱表情一顿,摸着下巴说:“你说的对,应该先把纸张的成本降下来,否则学生们连用纸都困难。”
    造纸术是个很伟大的发明,但在现代,造纸术几乎已经是透明的了,原理很简单,洛媱自己都能造出纸来。
    不过她自己做出来的纸张只能用来做草纸,要想纸张质量好,那肯定是要有技术的,她自问做不到。
    “可以试试。”她思索着说道。
    楚晏已经不想怀疑什么了,他直接问:“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
    “那可太多了。”
    洛媱去书架上拿出一张全新的苍梧县地图摊在书桌上。
    这张简略的地图还是靠楚隽出大力才完成的,在原有的地图上标注出每个村的大致位置,以及山林、河流和荒地。
    “大公子可以来选址了,造纸厂和印刷厂连着,就地取材,竹子、树皮、秸秆都能用,这大山里不缺造纸的材料。”
    楚晏看到已经标着红色标记的地方,辨认出是砖窑那些工坊所在的位置。
    从这张地图能明显看出,洛媱当初将城墙往外移是有多明智。
    这座县城将来一定还会再扩大,到时候,这里将会成为超越岭南其他所有地方的存在。
    他的手指从县城的西门往外滑过去,那边有块荒地,据说现在已
    经有新住民在那边开荒了。
    不用多久,这块荒地会种上粮食或者甘蔗,成为硕果累累的田地。
    “这个位置,既不会太偏,也不会太多人经过,离县城也近,要雇长工也容易。”
    “造纸需要有大量的水,这里有条河流是从山上流下来的,经过县城,也是百姓用水的主要来源。”
    虽然以现在的造纸术还用不到工业的东西,不会造成污染,但造纸排出来的水肯定不适合饮用。
    洛媱直接将另一块地方圈起来,“就这了,离县城也不远,主要是这里有一大片竹林,取材更方便。”
    “用竹子造纸,你确定?”楚晏并不懂这门手艺,当然,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懂。
    “竹子、树皮树枝、麻布和秸秆都可以,原材料并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是植物纤维基本都可以,但哪种造出来的纸张更好,需要试验过才知道。”
    洛媱在纸上画出造纸所需要的装置设备,浸泡池肯定是必须的,不管用哪种原材料,粉粹、捶打、浸泡都是必要过程。
    如果想加快浸泡速度,应该可以用高温蒸煮的方式,到时候可以让人试一试。
    之后捞纸、压纸、晒纸也需要有宽敞的地方,这么一来,造纸厂的面积不能小。
    楚晏离开县衙时人都是懵的,怀里的纸张发烫,让他沉睡已久的野心又突然膨胀起来了。
    “家主,您不回家吗?”雷豹等人见他直接骑马出城,赶紧追了上去
    。
    楚晏要去看看洛媱圈的那块地,即使那里现在什么也没有,但他知道,很快那里就会成为能造出纸张的地方。
    比起之前那些吃的玩的,纸张绝对会更受追捧。
    楚晏甚至生出了一种错觉,自己当初安排洛媱当县令就是错误的。
    她倒是好了,一展抱负,而自己堂堂楚家掌权者,却成了为她鞍前马后的小管事。
    洛媱在书房小憩了片刻,刚睡醒就听说有客人来了。
    来的是王信冬,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了两个年级颇大的老者。
    黄春花将他们带到客厅,正好刚才招待楚晏的点心水果还没收起来,她送来热茶便退下了。
    看到陆大人从楼上下来,王信冬三人赶紧起身行礼,“冒昧打扰,请陆大人见谅。”
    “不必多礼,请坐吧。”洛媱直接问他们的来意。
    王信冬是个稳重的人,如果是公事应该不会私自带人到她家里来。
    两位老者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人说:“听说陆大人要在东城西城两区建学堂,草民听闻此消息甚是激动,想恳求陆大人,在北城区也开设一所学堂。
    我们北城区聚集的都是外地人,但既然已在苍梧县安家,就已经把自己当做苍梧县人了,家中孩童也想读书,还请大人给个机会。”
    学堂的事情,洛媱只是粗粗说了一下,大家不知道这两座学堂是怎么收人的。
    洛媱笑着解释:“你们误会了,虽然学堂只有两所,但只要
    是苍梧县的百姓,都可将子女送入学堂,不分区域。
    之所以只建了这两所学堂,一来是县城的人口还不算多,两所学堂够用了。
    二来也是经费有限,不可能在四个城区都建学堂,大家愿意将孩子送学堂是好事,只是距离远了一些,给各位造成不便之处,还望见谅。”
    “原来如此,是我等误会了。”两位老者同时尴尬地红了脸。
    他们急吼吼地找来,没想到是自己小人之心,误会了陆大人。
    但作为外来者,他们确实没什么归属感,也很担心遭到本地人的排斥。
    王信冬微微咳嗽一声,替两位老者解释说:“赵老是赵氏家族的族长,秦老先生是夫子,在家办了个私塾,免费教附近的孩子读书。
    二人皆是德高望重之辈,他们所为的是北城区的孩子们,还请大人见谅他们的无礼之处。”
    洛媱知道这位赵虔礼,赵家据说是义安郡的乡绅人家,是第一批从义安郡举家逃出来的大户人家。
    他们一家子从义安郡来到苍梧县,一个人也没少,由此可见这位赵族长的能力和眼光。
    “王班头言重了,两位老先生都是大义之人,也是本官没有解释清楚,招生简章会在明日张贴公示出去,到时候两位可以仔细看看,有不妥之处可以来找本官。
    秦老先生如果愿意,可以任选一座学堂坐堂授课,本官正缺人的很。”
    秦老先生捋了捋胡子,自谦道:“老夫才
    学微薄,不足以担此大任,耽误了学子们的前程就不好了。”
    洛媱摇头笑道:“不过启蒙而已,老先生的学识绰绰有余,只是县衙拿不出太高的束脩给老先生。”
    秦老先生虽然是逃难来的,但其实不穷,如果他想赚钱,就不会免费教孩子读书了。
    能在官府公办的学堂里当夫子,那是再好不过了。
    “大人肯给老夫这个机会,老夫感激不尽,束脩一事并不重要。”
    洛媱最喜欢这种视金钱如粪土的人了,当即拍板下来,给学校招到了第一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