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罪臣之女要翻身 > 第八十二章 制糖
    “可这万一被发现可是卖国大罪啊!”
    “您言重了,正常的买卖而已,中原往匈奴去做生意的商贾还少吗?朝廷也没说不允许啊!”
    “可买粮得花钱,苍梧郡的穷想必贤弟深有体会。”梁郡守当然不可能两袖清风,但郡守府也是捉襟见肘,要拿出大笔金钱去买粮,根本不可能。
    何况,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
    百姓闹饥荒,能开仓放粮的已经是好官了,哪有拿钱去买粮给老百姓度日的?
    洛媱也知道很难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她的目的也不是让梁郡守去买粮。
    她说:“大人,不如让下官去试试吧,您只要给下官通关文书,成与不成也都尽力了。”
    这个容易,梁郡守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洛媱完成了楚晏交代的事,顿时心情一松,又开始怂恿梁博洲干坏事。
    “刚才答应了凌大人,明年得多交粮,那就不能什么都不做,只能老天爷赏饭吃。”
    “是啊,你又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下官是想,不如将新农具打造出来,再多买几头牛,让老百姓多种些地,这样能提高产量。”
    见梁博洲没有反对,她又说:“这矿山嘛,总会有些突发情况影响进度的,朝廷也不缺咱们岭南这一座铁矿,不如我们先紧着自己用,等交完了欠粮再说。”
    梁博洲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又打铁矿的主意,不过什么情况能让矿山停产,还不被朝廷发现?”
    洛媱眨
    眨眼,一派天真地反问:“下官也不知道,大人以为呢?”
    梁博洲没回答。
    第二天,矿山的管事急忙忙跑来说:“大人,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矿井塌了!”
    “什么!”整个封川县都震动了。
    郡守府的官员几乎全部赶往矿山,就连凌肃听到消息也跟过去了。
    这座矿山还没挖很久,只有一口矿井,但矿井下的隧道四通八达,密密麻麻地像个蜘蛛网。
    “可有人员伤亡?”梁郡守沉着脸问。
    “有大约六七个吧,已经被困在底下一整夜了,也不知是死是活。”
    这六七个都是准备从名册里除名的人,包括张家那几个,未避免凌肃突然想起这件事,梁博洲不得不趁早把人落实了。
    就在大家想办法救人的时候,矿山的背后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把所有人吓了一跳。
    “大人!这里不宜久留,还请赶紧下山!”
    “是啊大人,这矿山下方也不知道挖空了多少地方,万一发生塌陷,大家都得交代在这里。”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别说官员不想冒险,就是监工们也一起撤下山了。
    梁博洲急得团团转,“这可如何是好?矿山要是停了,就不能按时将铁矿运送出去了。”
    凌肃刚得了好处,很乐意替他作证,“梁大人放心,挖矿难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您等情况稳定了再慢慢开凿不迟,否则把人手都搭进去也不划算。”
    “哎,也只能如此了,本官这就
    回去写折子。”
    凌肃没有一直待在苍梧郡,岭南还有其它郡,他此次前来,总要挑几个郡走一趟。
    等他离开苍梧郡,官府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
    这尊大佛杵着,他们每天赔出去的银两都不少,还得小心伺候着,太累了。
    洛媱等矿山的事情解决了才返回苍梧县。
    之后挖出来的铁矿石会送到苍梧县来,然后由苍梧县冶炼成农具送回郡守府,再由郡守府统一发放给各县。
    而苍梧县能得到的酬劳是铁矿石的边边角角,还有比其他县多一倍的农具。
    洛媱对此很满意,在铁矿没运过来前,抓紧时间把楚晏要的东西做好。
    临近过年,苍梧县的百姓都在砍甘蔗。
    当初种甘蔗时,有些人不愿意冒这个险,还觉得会跟风种甘蔗的人都是傻子。
    如今这些人悔的肠子都青了。
    看到别人家甘蔗大丰收,一车一车地往县衙送,最后喜滋滋地拿着钱回来,他们除了眼红也做不了别的。
    制糖厂的仓库很快就堆满了甘蔗,大几十号人聚集在这里洗甘蔗,砍甘蔗,然后再把收拾干净的甘蔗送到榨汁机间。
    机器没日没夜地开着,工人分了两班倒,白天黑夜都不停在熬糖。
    大铁锅的好处展现出来了,不仅受热快,而且容量大,一次能熬煮好几桶甘蔗汁。
    蔗糖最初熬出来呈浓稠状,用筷子卷着吃,香甜可口,在水里化开就是最好喝的糖水。
    洛媱装了两罐回家,家
    里的几个女人都很喜欢。
    把糖浆再继续熬煮,倒进模具里晾干,就是硬邦邦的红糖块。
    洛媱准备做成三个档次,最低档的就切成一块一块地称斤卖。
    第二档的,把红糖切成小小的方块,每块包上精美的包装纸,价格可以翻一倍。
    第一档的,她准备再加点生姜进去,熬成生姜红糖,用漂亮的瓷罐装着,每罐装半斤,专门卖给有钱人家,价格还可以更贵。
    很快,县城各商铺里就上了最便宜的红糖,价格才二十文钱一斤,普通百姓都能买上几两尝尝。
    “真甜啊!还有股独特的香味,颜色暗红,难怪叫红糖。”
    “陆大人真是不简单,这么好的东西肯定不愁卖。”
    “就是这价格也太便宜了,一根甘蔗本钱就要两文,一斤红糖听说要用甘蔗汁不停煮,煮干了才能变成这样,二十文一斤哪有钱赚?”
    宋南枝拿到的糖进价才十八文一斤,刚放上货架就被人买空了。
    她当初去订货,那边的管事只肯一家给十斤的货,说是还不知道能收获多少,万一给多了,最后交不出货来,大家难免有怨言。
    这批货卖完,大家再去进货,就被告知价格要涨了,二十文一斤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这一批甘蔗长得不好,所以最后大多数都按一文钱一根收的,亏本是不可能亏本的,但确实没多少赚头。
    最后洛媱给的定价,岭南这边一手商人的进货价格三十文,他们
    运出去卖的视距离远近,价格从五十文到八十文不等。
    红糖刚带出去,销量就非常不错,尤其是有钱人家,买的都是一等货。
    光瓷瓶就是楚氏瓷窑出厂的白瓷,价格不便宜,又有活血、补血、驱寒的作用,当个日常饮品也很好喝,很快就在岭南风靡起来。
    楚晏派人来取货,他拿到了通关文书,会带着红糖和其他货物南下,换成粮食和金银玉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