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736章 投宿小村子(二合一)
    第736章 投宿小村子(二合一)
    </h1>西北那边,黄氏跟赵谦辞已经在这边待了很久了。
    本打算过去看一眼便往京城走的,
    结果,老两口在大儿子这边过了个年。
    赵长庚本打算再留爹娘一阵子,被老两口拒绝了。
    “可不能再呆了,趁着现在还没开化,咱们赶快赶路。
    等到了京城,估计天也缓和了。
    再晚,回头碰上化冻,那道上还不是得整日里都是泥水。
    就算是官道修得好,可也不是每条道都是水泥路。总是有照看不到的地方。
    行了,咱们就定在初六动身。
    孩子们都在身边,这都用不着在拐弯儿去接孩子了。
    那个镖局给咱们都安排好,老婆子不怕抢,就怕我几个曾孙们受到惊吓。”
    赵家的孩子长得好,到了外面,还真就容易被歹人给盯上。
    为了这些个小崽子,赵家人这次算是下了血本了。
    除了跟着自家商队一起走外,还外面雇佣了三支镖局跟着。
    这三支镖局自然是赵青峰他们哥仨顾的了。
    毕竟这次跟着一起进京的孩子,他们三家都有份。
    至于黄氏老两口根本不需要,老太太虽然上了岁数,可是身体硬朗,
    一身怪力依旧在,真动起手来,她依旧是个大杀器。
    脆皮赵谦辞,这些年也算是苦练弩箭,准头还是有的。
    赵谦辞跟黄氏绝对是溺爱孩子的高手。
    这些个重孙子们,他们是看哪个都稀罕。
    一个个养得那叫好,还都很有学问。
    走到哪儿那就是道风景。
    只是,这大冬日里,为了保暖,一个个的穿的都跟球儿似的。
    长及脚踝的羽绒服往身上一罩,基本分不清楚是男孩还是女孩了。
    若不是脑袋顶上的毛线帽子还有点颜色区分,
    就连黄氏老两口都不能第一时间把孩子们给区分开。
    出发这日,全家人一起出来送行,阵容相当强大了。
    三支镖局聘请的好手,一支二十人。
    加上商队的人手,差不多有上百人。
    再加上赵家的这些送行的队伍,
    弄得百姓还以为这大过年的,来了个什么大人物呢。
    打探后才得知,原来是知府爹娘回京,
    顺带把家里少爷小姐们一起给带走了。
    “哎,这京城里有人就是好,
    孩子进了京,不管是读书也好,婚嫁也好,都能有更多好的可选。”
    “那可不咋地,听说那京城里,天上掉下一块砖, 砸死五个人,其中三个都是官。”
    “啥?真的吗?京城里还能从天往下掉砖头……”
    老百姓的话,是越说越离谱,总归是羡慕。
    至于嫉妒?不可能。嫉妒不起来呀。
    爹娘爷奶送孩子,那一个个的眼圈通红,
    可是这些准备即将去京城的孩子们,完全就没有什么离别的感伤。
    “爹、娘,爷、奶,你们都回吧。咱们在京城里等你们呀。”
    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是这话,啥意思?
    在京城里等着,那意思就是,你们赶快好好做官,早点被调任到京城。
    问题是,谁不想进京呀?
    可是,去得了吗?想想,也不是不可能实现。
    于是,赵家众位当官的,
    包括王怀景这个女婿,都回头琢磨该怎么把政绩给提升上去。
    要不然,日后想跟儿子闺女见上一面,实在是太难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大宝跟着他恩师同乘坐一辆马车。
    大丫因着是跟着出行的唯一女孩,则是跟在黄氏的马车里。
    剩下的几个小子们分别被安排在两辆马车里。
    黄氏夫妻俩倒是不担心这些个孩子,
    赵家孩子,不分男女,自小都是要练武跟读书的。
    因着年岁小,若说功夫有多厉害倒是不一定,
    但是他们的轻功很是不错,而且一个个的都修炼出了内力,逃跑的功夫一流。
    乍一出来的头三天,孩子们都是猫在马车里朝外看风景的。
    到了第四天,这些孩子们便受不了,简直要被憋疯了。
    于是,一个个的,给自己加了衣裳,换了更保暖的靴子,他们要骑马。
    好在他们把自己的马都带来了。
    然后沿途便看到这样一串景,一群穿黑衣裳的半大小子,手拿大刀,骑马狂飙。
    为啥手拿大刀?
    那还不是黄氏说既然骑马了就不要浪费掉机会,顺带练习一下身手。
    不然在冰天雪地里跑马图啥?
    是图灌一肚子冷风还是图被冻成狗?
    为了避免雪盲症,这些个小子们,每人的眼睛上都蒙上了一层黑纱。
    “还别说,这东西还真有用,昨儿在外面跑,我总感觉这眼睛被刺的生疼。
    今儿带上这东西,眼睛舒服多了。”
    二宝伸手扶了扶眼睛上的黑纱说道。
    三宝四宝点头附和。
    因着走的是官道,又是大过年的,
    官道上走一天,也未必能见到几个人。
    每日里的行程都是要安排好的,必须赶在天黑之前找到县镇住宿,
    否则,大都冬天晚上在外露宿,是很容易被冻伤的。
    只是,他们因为人多,货也多,每次投诉的客栈,都须是当地最大的方可。
    不然就得分开入住了。
    “老太爷,老太太,咱们今晚没办法入住客栈了,
    只能在前面村子里寻普通的庄户人家入住。
    虽说是咱们惯常住过的,
    可也保不齐就有那么一两个的心术不正的。
    为了保证安全,最好还是主子们同住一室比较稳妥。”
    黄氏听这话,便知道定然是曾经出过状况。
    不然商队的管事定然不会如此提醒。
    到了村里,有商队管事过去村长家里协商,村长家里腾出了两间房。
    其他人则要另外找人家借宿。
    当然,一晚上一间房租要100文钱,这价格住客栈都绰绰有余了。
    没奈何,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是这价格,爱住不住。
    黄氏带着大丫住一间,赵谦辞、童先生及大宝几兄弟,住在另外一间。
    院子里有人守夜,看着车马行李。
    村子里因为经常有人来投宿,
    村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招呼起来那叫一个麻利。
    只是,每次有人来投诉,村里人都会跑出来看热闹。
    “哎,瞅瞅,还是头回一次见到这么些小公子呢。
    长得可真俊呀。
    就是穿的不是太好,黑不拉几的,年纪轻轻的愣是给整老了好几岁。
    那个穿黑的戴粉色帽子的,该是个姑娘吧?
    长得可真好,这要是娶回家来,
    那我未来孙子是不是也能招人稀罕了。”
    一个村妇说道。
    边上另外一个穿着灰色衣裳,在前大襟那里还补了块补丁的陶梅花说道,
    “你可别做那千秋大梦了。
    就你家穷的一家人只穿一条裤子,还娶人家有钱人家的小姐?
    这话到人跟前说去,你看人家会不会吐口唾沫淹死你?”
    被骂了的婆子不服气了,
    “凭啥骂人,一家有女百家求。我家水根咋了?长得有鼻子有眼睛的,
    唯一差的就是出身。
    要是我家水根托生在那有钱人家,公主都娶的。
    还用得着娶这种一看就不是很有家势的姑娘吗?”
    陶梅花白了婆子一眼,
    “嗯。天黑了,该回去睡了。
    梦里啥都有,就你家水根还娶公主?那公主得是眼睛多瞎呀?”
    可把婆子给气坏了,
    “咋,我水根咋了?是抱你儿子下井了,还是睡过你了,让你这么看不起?”
    陶梅花本来人已经走出去了,
    听到这婆子的骂声,扭身回来就是一个耳光,抽在了婆子的脸上。
    “少在那儿喷粪,可别拿你儿子恶心老娘。老娘可不是你能随便说嘴的。
    下次再敢胡说八道,小心老娘活撕了你。”
    说完,陶梅花还往地上啐了一口,“晦气。”
    陶梅花是真真的看不上这婆子母子。
    那水根偷鸡摸狗不说,重点他曾经偷看过这陶梅花洗澡。
    被陶梅花的丈夫给逮到后一顿好打。
    若不是村长拦着,
    估计那水根的第三条腿都得被陶梅花的男人给卸了。
    此后两家人便不对付。
    这边,婆子的叫喊声,也吸引了商队里众人的目光。
    婆子啥时候被那么多双的眼睛同时注视过呀,也不嚎丧了,连忙转身往家跑。
    到了家里,婆子还感觉脊背发冷了。
    能不冷吗?
    外面零下二三十度,她就穿一个单薄小夹袄在外面看热闹,一看还是一刻钟。
    没冻死她都是她命大。
    这时候,她脑海里萦绕的却是镖师们那凌冽的眼神。
    都是见过血的,带着煞气,盯人一眼,足让人感到透心凉。
    “娘,你靠门上干啥呢?哆哆嗦嗦的,叫你别去看热闹,你偏去。
    有啥好看的,还不都是一个鼻子两眼睛的,谁也不比谁多点啥。
    好不容易烧起来的那点子热乎气,让你这么一折腾全没了。”
    水根躺在被窝里埋怨着。
    婆子眼睛一亮,
    “有啥好看的?指定有好看的。
    今儿来投宿的人里,有一个姑娘,长的那叫一个好呀、
    只可惜,穿的不咋地,也没见戴一点首饰,估计家里没啥钱。
    不过这次投宿的,他们带了不少的货,到底是啥不知道,好几十车。
    要是那些东西,都是咱家的该多好。
    那女娃子要是能给你娶回家做媳妇,那娘也能有个好看的孙子抱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水根最近正在为没有银钱出去耍牌而闹心呢。
    再说,到了年纪了,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
    听说有貌美女子路过他们村,还有大量的货物,水根就动了心思。
    “娘,那女子真的很美吗?有村长家的妮子长的好吗?”
    婆子白了水根一眼,
    “妮子长的也就是占了个白,跟人家那姑娘指定是没办法比的。
    那姑娘脸蛋跟剥了壳的鸡蛋似的,一看就细发。
    那眼睛跟那核桃似的(杏仁儿眼),一看就好漂亮。
    就是不会打扮,一个姑娘家非要穿一身黑,看着就不吉利。”
    婆子巴拉起来没完,水根不耐烦了,
    “娘,那姑娘住在谁家呀?
    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见过长的多好看的女子呢。
    儿子也想去看看热闹,长长见识。”
    婆子撇了一下嘴,
    “能住哪儿,那肯定是住在村长家了。
    咱们村,也就村长家的房子最好。
    我瞅着那伙穿黑衣裳的人,是留在了村长家的院子里了。”
    水根的眼睛转了转,起身穿衣就要出门。
    “哎,你这个孩子,这天都黑了,你还出去干啥?再伤寒了,可是要命的。”
    水根哪里肯听亲娘的话,
    “你就别管了,我去看看热闹。”
    说着,戴上帽子,拉开门就朝着村长家的方向跑去了。
    果真,这一路上,好几户人家的院子里都有货车。
    院子里也有人来回走动给马喂食。
    水根一走一过,观察的极为仔细,怕人发现,他还猫着腰,脚步放轻。
    可能是因为整个人精神紧张的缘故吧,
    水根这一路上不仅没有冷,反倒出了一脑门子的汗。
    到了村长家大门口,朝里望去,见来回的有人在倒水。
    只是,一直没看清楚那漂亮女子出现。
    只是对来客留宿在哪两间看了个分明。
    院子里有那么些的货车,就是不知道晚上有没有人看守。
    眼睛转了转,水根就朝着村外跑去了。
    他跑去了隔壁村。
    “大哥,开门。我是水根。”
    水根大力的拍打着一个院子的门板。
    很快,骂骂咧咧地从屋里出来一个披着棉袄的汉子,
    此人生得高壮,只是那几步走,看着很是拉胯。
    整个人极其具备二流子的气质。
    “大半夜的,你小子不在家睡觉,跑来干啥?你没媳妇可不等于旁人也没媳妇。”
    汉子抱怨道。
    大门才开了一条缝,水根就挤了进去。
    “大哥,小弟就是因为没有媳妇,这才过来找大哥呢。
    我跟你说,我们村今天又来了一群人……”
    水根小声地跟汉子把赵家一行人留宿的事儿给说了。
    “啥?你小子这是跟天借了个胆子吧?
    那走商的,可是个顶个的好手。
    就咱们那些个兄弟,你确定能得手?
    还有,你光说有四五家的院子里有货车。那你可知道那队伍一共来了多少人?”
    水根因为只观察了各家的前院,
    并不知道好些马匹都被关在了各家后院的马棚里。
    当然,也有一部分的货车,也被放在了后院。
    因此,水根从前面一走一过看到的货车跟马匹的数量,大概只有整个队伍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