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677章 哭穷的好处
    户部众人,他们怎么感觉,这赵郎中的消息渠道是不是太灵光了些。
    他们都不知道的事情,赵郎中却知道了。
    农作物能榨油,这可是一项新的利国利民的发现。
    他们居然不知道。
    “找郎中是如何得知那花生跟大豆能榨油的?”户部侍郎问道、
    赵明庚笑了,挠了挠脑袋,
    “不瞒大人,在下是会做饭的,
    有的时候赶上休沐日,会跟着家中的采买,一起去添置日常所需。
    因此,对物价跟铺子里卖的这些日常所需,就了解的多一些。
    在下跟各位大人不能比,在下分家后,这些年,早把分家的银子给花得不剩多少。
    这过日子,再不节省着些,估计在下要喝风了。
    尤其是在下这食量又太大。
    过日子若是不精打细算,估计吃肉都可能是问题。”
    赵明庚这是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穷似的。
    先哭一把穷,省得整日里他吃饭的时候,都会被盯着。
    盯着还不算,居然还抢他的吃食。
    小心眼儿上来了,赵明庚的就卖惨。
    嗯嗯,突然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了,赵郎中好像是个农家子,
    一门出了那么多的县令,估计之前没取中的时候,当时吃过不少苦的。
    农家,就算是再能干,养活那么一大家子的人,又要供那么多人读书,想必家底不会太丰厚。
    赵郎中又是个饭桶,那食量,估计得跟那几百斤的肥猪比肩了,
    家中还有两个败家儿子,估计这日子,定然是难呀。
    那不是还有个有钱闺女吗?
    谁不知道荟萃阁之前还有一个前东家,
    换句话说,赵大人闺女那是走了狗屎运,认了个干亲才得了大笔的钱财。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也不能总往娘家划拉吧。
    同僚们的心里千思百转,最后决定赵明庚再带什么好吃的,他们都不分份儿了。
    当然现实来说,这种决定最好不要随便下,毕竟太打脸。
    果然,哭穷的好处是日后再到中午吃饭的时候,
    同僚们来分食的少了,这个少不是人数少,而是数量上少了。
    不仅如此,还知道回馈了。
    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之前这些个老家伙们,可是只知道索取的。很有种吃大户的感觉。
    赵明庚又不可能因为点吃食跟人翻脸,那太小家子气了。
    吃不饱就吃不饱吧, 大不了晚上回家吃。
    现在好了,不仅可以放开了吃,还能吃得很不错。
    果真,换了油做出来的菜,味道有了质的改变,
    各家的菜比之前要好上不少。这对赵明庚来说,可喜可贺,
    终于不用分享各位大人家里那油腻腻的菜了。
    而“油然而生”杂货铺里的油又被户部的尚书写了折子,递了上去。
    事关民生,朝廷自然是要调查的。
    结果查来查去,倒是查到了源头。
    赵青扬设计的榨油机,被发现了。
    之所以能被查到,这也是反复衡量后的结果,既然皇上已经发话了,赵家两兄弟必须要会试取中,自然是心里有了安排的。
    那不如再加码,争取让皇上别跟个神经病似的,胡乱安排。
    赵青扬这种科技型人才,最适合待的地方就是工部。
    光是他的把个队伍,创造力跟动手能力,就能碾压工部绝大多数人。
    果然,赵青扬的榨油机被重视起来,工部马上派人过来跟赵青扬学习制作技术。
    为此,皇上奖励了赵青扬。
    东珠一壶,玉如意一只,红宝石头面一套,绫罗绸缎各两匹,如意花瓶一对,还有白银千两,黄金百两。
    这些个东西,若是放在普通人家,兴许能让人兴奋一把,放到赵青扬这里,只能是臣领旨谢恩。
    加吧加吧,几千两而已。
    这跟让他姐独家卖油的收益来说,九牛不如一毛。
    赵青嫣却由不同看法,
    “大弟,莫要嫌少,这是什么?这是宫里的赏赐,对你,对日后大有裨益。
    再说,姐是那缺钱的人吗?这种与民生设计有关的东西,咱们都是保不住的。
    再说,能让那些个老百姓吃上便宜的油, 看着高兴不?
    经此一事,即便你没有那所谓的进士头衔,走到哪里,谁都不能小瞧了你去。
    还有,最重要的是,日后你的婚恋市场,绝对抢手。
    不好的姑娘,估计她家的娘亲都不敢往你面前送呢。”
    赵青扬算是服了他姐了,时不时的就把婚事挂在嘴上,这是怕他找不到媳妇,还是怕他不找媳妇呢?
    赵青嫣这会儿也不嫌弃少了,把东珠,头面还有那玉如意啥的,他认为是女人用得上的,都往姐姐那边推。
    不言而喻,这些东西他用不上,全给姐姐。
    结果,又被赵青嫣给推了回来。
    “这是你第一次收到赏赐,还是留着吧。日后娶亲的时候,总是要有点像样的聘礼吧?
    总不能拿上几千两的银子就去下聘。
    那样实在是太单薄了些。
    会被人看清的,想必大弟日后娶的娘子也是非富即贵的。
    所以这聘礼,还是得提前准备好。”
    赵青扬哪里肯听赵青嫣的推辞理由。
    坚持把东西分成四份,祖母一份,长姐一份,福囡一份,剩下的那份留下日后做聘礼。
    赵青嫣呵呵笑,“哎呦喂,大舅舅接圣旨,我们福囡跟着沾光。”
    从红宝石的头面里,给福囡挑了一一对耳环,自己则是拿了一枚戒指。
    黄氏拿了一只手链。
    于她而言,就是戴戴过手的事儿,日后还是要给了大孙子的。
    谁的东西还给谁,就像是曾经她乖囡给买的那些首饰,日后都要留给她乖囡一样。
    赵家的名声,再次随着宫里的赏赐,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旁的不说,就是跟他一起共事的同僚们,都很是羡慕。
    直说赵明庚教子有方,儿子精明能干云云。
    这也亏得是没见到过赵青扬兄弟俩的相貌,否则一定会夸赞丰盛俊郎,貌比潘安,仙人之姿了。
    总之,夸人的话,只要不是太离谱儿,一般都不会出错。
    除非是脑子不灵光的,说话不过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