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669章 要店家给送到府上
    这家酒楼的菜码真的太实在了,几乎是每道菜都是用大汤碗给送上来的。
    就这分量,能顶别的酒楼2倍不止。
    尤其上来的菜色多以肉食居多。
    风卷残云过后,嗯,很好,没剩下,都吃了,这是在外吃饭的最佳状态。
    吃过饭,付了银钱,为了消化食物,一家四口开始逛街。
    什么胭脂水粉店,进;什么绸缎庄;进,什么首饰铺子,进;
    笔墨轩进,书斋进。
    这顿采买,看着那叫一个畅快。
    只是多有一共同点,就是买了之后的东西,要店家给送到府上。
    当然了,这个钱还是要提前结算的,并未整什么货到付款。
    东西南北中,只见从不同方向都有送货的到赵府。
    一家两家没什么,这家数多了,附近的邻居们不淡定了。
    都跑出来瞧热闹。
    越瞧越稀奇,赵府一直低调,从未见过如此大动干戈采买的时候。
    当然了,能站在大街上看热闹的,都是各家的丫环仆妇。
    她们看完了热闹,再回到院子里跟家里的老夫人、小姐说。
    赵府住的地方,可是距离皇城根挺近的位置,左邻右舍的,都是达官显贵。
    按照赵明庚的能力肯定是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子的,能买下这套房子,还多亏了韩旭日才拿下。
    这宅子的前主人致仕回乡了,临走之前才透露出风声就被韩旭日给截胡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想要买下,可是谁敢跟韩旭日争抢呀,
    “这个宅子本小郡王相中了,你们谁敢跟本郡王抢,本郡王都会在你们的基础上加100两。
    反正,本小郡王这些年赚的钱也挺多的,不在乎跟你们拼一下谁的钱多。”
    韩旭日放出话来,谁敢跟着抢?
    韩旭日的钱众所周知,那是人家凭本事赚来的。
    他们这些做官的,一年到头的俸禄就那么些,
    突然能拿出好几万两银子买宅子,这不明摆着告诉别人,你家有问题吗?
    一查,很多银钱来源不明,这说明啥?
    贪赃枉法、收受贿赂、搜刮了民脂民膏?
    都是经不起查的。
    到那时候,可不是丢人那么简单了,乌纱不保都是小事儿,严重的得掉脑袋。
    更可怕的是连坐九族,那就糟心了。
    韩旭日把宅子买了下来,就等着弟弟回来团聚呢。
    当然,胥东升家的宅子,没花钱,是韩旭日进宫到皇上那里讹来的。
    不是别人的宅子,是韩光业的宅子。
    也就是他们兄弟俩生父之前住过的宅子。
    虽然这宅子是被抄没的,那人渣也已经处决了,
    好像有点不吉利,可这宅子大呀,而且里面的配套也好,假山流水,样样俱全。
    就是那窗框子,都是红木的。
    下人房除外,正经主子的卧房一水的金丝楠木。
    就没一样不是好东西的。
    之所以前国公府保持得这么完好,这也是韩旭日之前跟皇上提了那么一嘴、
    “万一东升那小子回来京城里,总得有个落脚点吧,就他手里那点银子,想买套宅子难呀。
    那只能让她住进媳妇家里了,可那样就算是入赘了。
    不好不好。
    那样岂不是堕了娘亲的威名,有失身份呀。舅舅,你说是不是。”
    皇上能说啥,白了大外甥一眼,然后甥舅二人一顿讨价还价,宅子要完整保留下来。
    至于里面的财物,皇上可以拿走。
    就留给胥东升一个空壳子就行了。毕竟,他们家的弟妹是真的不缺钱。
    本还担心,怕赵青嫣这个弟妹感觉晦气,结果,不花钱的大宅子谁不爱?
    必须要,太好了,帮忙装修吧,回头分享一下赚钱的买卖。
    在赚钱买卖这根胡萝卜吸引下,韩旭日可是费了些心思,叫人把房间给里里外外的地做了改动,
    尤其是卫生间这些,那个淋浴该咋做,那个花洒用啥替代?
    这些活计最后是由荟萃阁的工人们完成的,
    韩旭日整日里还要到现场来看个热闹。
    毕竟北地那边的他都用过了,感觉异常的方便,
    自然也希望弟弟这边的弄好了,他家里也得重新装修一下。
    到时候就能免去天天有人来刷马桶的事实。
    还有半夜想洗澡就得叫职业的丫环,还真是烦躁。
    晚上洗几回澡,都会被人知道,那可真是太不美妙了。
    韩旭日帮着弟弟家里装修完了,
    就回家大动干戈,最后家里面修了好些间不同款式房子。
    这可好了,每间房都是他的。
    带着媳妇孩子,隔天换间房,感受不同的氛围,别说,还挺好,
    尤其是对他们小两口的感情调剂方面,挺好。
    赵家闹得动静实在是有点大了,附近的下人们都想来打听一下。
    听说,赵家少爷带着爷爷奶奶一起出去采购。
    看到什么买什么,好像不太会过日子。
    还好像不太孝顺的样子。
    真的孝顺,就把个铺子的当家人叫到府里,任意挑选岂不是很好,为啥还非得他带着外出走一圈呢。
    东南西北的,一走好几个街区,
    老人那么大年纪了,怎么能跟他们这些个小年轻的比。
    累也累出个好歹了吧?
    两个大小伙子,居然能带着奶奶逛街,是不是有点太过娘气了?
    新一轮的闲话,即便是有对兄弟俩的贬低,
    都比被夸赞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强多了。
    现在,听到众人口中的那人,好像距离赵青扬预想的越来越近了。
    解决一切流言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另外的流言给压下去。
    同样都是花钱,赵明庚只想花钱找人帮忙,赵青扬则是花钱给自己买东西。
    手段一致,方法不同,最后受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赵明庚下午下衙的时候,就听说了户部赵郎中的儿子,长得人模人样的,就是有点败家也。
    也对,不败家能学会画画吗?不败家,能得书读的那么好吗?
    旁的不说,就是那官员生活区设计得就是很好。
    要不是他们都有宅子住了,定然也要去买上一间那小院子里的宅子。
    大门外有人把手,院子里有人巡逻,有什么意外发生,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人,这是上哪儿都找不到的好配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