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649章 负担便会越来越重
    想到自己曾经给孩子做的学习规划,她也就释然了,希望她闺女,练就一身好武艺,免得日后嫁人了受气。
    宁可自家闺女欺负人,也不能让人欺负了去。
    赵青嫣在确定怀的是女孩后,这个消息就传了出去,
    因此,在赵青嫣生产之前,各地的礼物便送到了。
    宫里给的除了药材之外,便是各种颜色鲜艳的绫罗,还有女孩子的钗环首饰。
    皇后甚至亲手给小孩子做了件小衣裳。
    这可是天大的殊荣,小家伙出生那日,穿的便是皇后亲手做的衣裳。
    针脚十分的细腻。考虑到小孩子皮肤娇嫩,因此并没有在衣裳上绣繁复的花纹。
    只是在袖口的位置,绣了个福字,足见皇后对这个没见过面外甥孙女的祝福,
    因此,赵青嫣家的女儿,小名自此定为福囡。
    她娘是乖囡,她是福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姐妹呢。
    为了让闺女能享受到空间福利,福囡是没有乳娘的。
    后世保姆虐待孩子的新闻没少看,赵青嫣才不敢把闺女放在外人手里照顾。
    她又不是没手,虽说孩子吃母乳健康,赵青嫣考虑后,还是放弃了。
    她担心的孩子吃母乳习惯了,戒奶的时候又是一个麻烦事儿。
    再说空间里的奶粉,别说是自己的孩子吃,就是孙子吃的都够了。
    为了保证孩子饿了,随时有奶吃,赵青嫣特意冲泡了若干瓶的牛奶,在外面晾到温度适合后,才拿进空间里放着。
    洗澡水同样如此,至于纸尿布,那个就更方便了。
    加上福囡又是个健康的乖宝宝,没有肚子疼等各种的毛病,整日里吃了睡,睡了吃,不哭不闹的,出了月子,居然长了三寸有余。
    胥东升早上出门的时候,女儿睡着,回来的时候,女儿还是睡着,弄得胥东升怨念颇深。
    因此给宝宝换尿布,洗屁屁的这些活儿,自动落在了徐东升的身上。
    每当有为女儿服务的时候,胥东升都幸福的不得了,终于可以照顾她宝贝闺女了。
    那小丫头,也只有洗澡澡,喝奶的时候是清醒的。
    长到半个月的时候,开始会笑了。只要爹娘一逗她,就能笑出两只小梨涡来,可爱得不得了。
    胥东升每次见到闺女笑,他先笑成了个傻子。
    “媳妇,你看,咱闺女会笑了。她笑得好好看呀。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美丽的姑娘。”
    然后就是各种夸赞跟对比,这世界上,就没有谁能跟他闺女媲美的了。
    然后,又开始琢磨,闺女未来找个什么样的夫婿等、
    赵青嫣表示要为未来的女婿点根蜡。
    有这么个宠女狂魔,还是个有武力值的,未来的女婿有的受的。
    福囡绝对是来报恩的小宝宝,特别的好带,
    除了吃喝拉撒的时候,会通过各种声音,
    告诉爹娘外,其他的时候不是睡觉,就是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东瞅瞅西望望。
    一度让赵青嫣怀疑,她这个闺女是生而知之,换句话说,带着记忆出生。
    为此,赵青嫣还各种试探过,见福囡没啥反应,她松了口气。
    倒是小姑娘的力气,仿佛比正常人要大不少。
    赵青嫣怀疑小家伙继承了她的神力。
    这让赵青嫣感到了一些安慰,至少女儿未来嫁人后不会受欺负。
    在福囡一周岁生日后的时候,京城里的那位终于忍不住了,这次干脆直接把胥东升跟赵明庚一起给调回到了京城。
    至于官职嘛,胥东升依旧是回去翰林院,做起了翰林院侍讲学士,正六品。
    就这?胥东升一点脾气都没有,在外开荒了六七年,回到京城里,就是个六品。
    显然,这种官职,对于做了好些年地方官的胥东升来说,跟混吃等死无疑。
    俸禄没多少,官职也不高。
    要不是媳妇有钱,大哥给补贴,胥东升都会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养得起媳妇了。
    倒是把赵明庚给弄去了户部。
    户部郎中,正五品。看着是比当县令官职高了,俸禄也多了,直觉皇上没安好心。
    果然,在赵明庚翁婿一行人,回到京城后,应验了。
    赵明庚就是那个皇上准备用的杀猪刀。
    民间有不少的隐田,同时,随着开国的时间越来越长,历代藩王手里的封地越来越多。
    皇上感觉他这个皇上,手里的良田还没有藩王手里的多呢,
    还有的便是,秀才可免田税50亩,举人可免的田税200亩,进士可免田税500亩。
    随着获得功名的人数增加,免税的人越来越多,为了维持朝廷的经济稳定,税自然不能少收,那怎么办?
    老百姓的负担便会越来越重。
    皇上就是看到了这些弊端,把赵明庚给调回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他负责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不管是隐田也好,免税田也罢,都是要触动部分的人的利益。
    尤其是藩王那边,收回封地,等于割了他们的肉,不反扑,咬下一块肉来才怪呢。
    皇上安排这缺德的活计到赵明庚的头上,是真不怕他被人给砍死。
    头一次见了皇上,得了这么个烫手山芋,赵明庚想把皇上给砍死的心都有了。
    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他这是招谁惹谁了?很想辞职。
    可是皇上怎么可能允许他辞职呢?好不容易才把他给调回来,对他的能力还是寄予厚望的,
    主要是赵明庚是文官里面武力值最高的。
    当然,若是把他直接给调去守边关,这位也是能胜任的。
    所以, 这种容易被刺杀的工作,交给赵明庚,皇上感觉踏实。
    皇上确实踏实了,赵明庚却有点睡不着了。
    想什么办法,说服这些这秀才、君子们放弃部分免税田倒是容易些,可是那些藩王,就很难了。
    虎口夺食,该如何不伤及自己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这是一个大问题。
    赵明庚自打在京城中上衙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是太高兴。
    毕竟,被皇上私下召见,就引起了侍郎跟尚书的关注。
    加之,赵明庚还跟皇上算是亲家,所以,他的顶头上司们,都把赵明庚当做可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