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621章 发展
    重新审视心仪之人的结果,便是有好些姑娘脑袋里的水被控干净了。
    好些爹娘,感觉自家小门小户的,
    一旦闺女嫁错了人,人家高门大户的,闺女受了气,都没办法讨公道。
    算了,小富即安,何必做梦呢。
    该退亲的退亲,该阻止闺女犯浑的阻止闺女。
    而那些个家境不咋地,准备找个媳妇回家当牛做马的家里,
    被女方退婚后,那叫一个烦躁,坐在家里诅咒赵明庚,这辈子娶不上媳妇。
    赵明庚可不知道,他能影响到全城姑娘们的择偶标准。
    因此,无形当中,改变了好些个女孩的命运,也算是变相积功德了。
    赵青嫣在家里,看着胥东升整日里忙忙活活的,也不打搅,她依旧是达瓦尔跟肯青城来回跑。
    今年达瓦尔跟肯青城的收成非常好,
    别的不说,土豆、地瓜、玉米的收成都是极高的。
    老百姓有了粮食,能吃饱饭了,就有心情跟能力发展副业了。
    不管是赵明庚还是胥东升都是想把副业搞起来。
    可是老百姓在没有足够的粮食吃之前,他们是不敢迈大步的。
    毕竟不管养鸡还是养猪,都是吃粮食的。否则光靠那点猪草,定然养不活。
    尤其北地这边,好像,基本也没什么山,一马平原。
    打猪草,也只能朝着自家的田间地头使劲。想靠打猪草,挖野菜发展养殖业是不现实的。
    不过今年地龙繁殖弄得不错,敢跟着县令大人一起养鸡的人家不少。
    地龙怎么说,那也是肉呀。
    有了粮食,老百姓们就有了底气。
    明年都打算多种些地瓜。
    地瓜秧可以人吃,也可以喂猪。这就省了打猪草了。
    再说,县令大人还说要嫁给他们制作地瓜粉跟土豆粉。
    剩下的渣滓,也能用来当饲料,没有更好的事情了。
    老百姓有了希望,整个的状态都不同了。
    之前满大街的骨头架子,现在街上走着的,多少都有些人样儿了。
    加上,这两年边关朝外挪后,达瓦尔跟肯青城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增长。
    同一个知府治下的县令们,那是相当嫉妒他们翁婿俩的治下的城市了。
    恨不得取而代之。
    当然,也只能是想想了。
    收缴了粮税之后,知府大人召见了各县的县令。
    此次会议的目的没别的,主要是想让赵明庚跟胥东升翁婿俩分享县城治理的经验。
    实际上,就是怎么赚钱。
    这个问题,说实在的,还真有些不好说了,毕竟他们俩的经验未必适合所有的县城。
    不过有一样倒是可以分享。
    他俩能够帮着下辖老百姓手里多余的土豆、地瓜跟玉米种子给卖掉。
    这个价格嘛 ,等同于这小麦种子的价格。
    还把各县令给感动够呛。直说赵家翁胥都是心怀大义的好官。
    别的县城里老百姓有了高产粮种,明年不至于饿死。
    而达瓦尔跟肯青城的老百姓则开始朝着副业发展了。
    什么时候,肉都值钱,也是金贵的。
    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副业才是赚钱的关键。
    因为有来自赵家村的那班人马管理,这两年他们也在大力育猪苗。
    到了明年,老百姓们想要养猪的时候,才能保证,有大量的猪苗提供。
    那时候,赵青嫣还能再有一笔钱可以赚。
    赵明庚翁婿两个发表完治理经验后,
    其他的县令感觉他们除了能让老百姓种地外,好像别的方面确实不能复制。
    达瓦尔跟肯青城之前有多乱套,他们一清二楚。
    合着这二位不仅有学问,武力值还高。武力值高不说,还有钱。
    说难听点,但凡换任何一个县令来接手这两个县城,都达不到他们俩的效果。
    别的不说,肯青城的收复,
    多少还是有赵明庚的一份力的,毕竟他参与了偷人家皇都的事情。
    出力最多的是他闺女。
    胥东升则是训练老百姓,提升武力值,加强防御建设。
    这些方面的知识,他们这些个只会读书的文人还真就不行。
    还有,那些高产的粮种,那都是人家自己花钱,派人从老家给运来的。
    中间所花人力物力巨大,这就不是他们这些人能承受得起的。
    即便他们并不清廉,也有钱。可是他们也不舍得花巨大成本去做这些事情。
    还有,为了县城发展,他们居然从老家调人过来,不仅如此,还自掏腰包建立慈幼院。
    难怪呢,他们怎么感觉这两年县城里的那些个小乞儿少了不少。
    原来都被他们给收养了。
    之前只是嫉妒他们俩的命好,怎么他们一来,这边关就安静了。
    结果这里面还有人家的功劳。
    嫉妒没了,全是仰望。
    之前想要收孝敬的知府大人,也歇了心思。
    “此二人武功高强,不可得罪。
    那北蒙的王都,他们都能如入无人之境,我这知府衙门又算得了什么?
    想要取我性命,如探囊取物。
    因此,还是要交好为上。”
    知府大人思及此,对待赵明庚跟胥东升二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赵明庚虽然心粗,可因着幼年进山打猎的原因,对猎物的感知能力非常强。
    他从知府大人的气息上,便能感受到知府大人前后态度有所变化。
    胥东升本就是个善于观察的。
    之所以跟着岳父二人一唱一和地把县城治理方面的事情,如讲故事般讲解,目的就是要震慑一下众人,包括知府。
    毕竟,他们俩才一进门,就得了他们的下马威。
    安排的位置,是最末尾的不说,就是座位更是敷衍。
    别人是椅子,给他们俩的就是两个简陋的板凳。
    不仅如此,那凳子上面还有污垢。
    翁婿俩对视一眼,赵明庚一脚就把凳子给踹碎了。
    “抱歉,抱歉,这凳子实在是不结实。
    下官这就到外面去买两把椅子回来。
    今儿是下官翁婿二人首次到咱们的知府衙门。
    却不知晓,咱们衙门的这个物事如此的不结实。
    难道说,知府衙门穷到连把正经的椅子都买不起了吗?”
    赵明庚淡淡地说道。
    胥东升点头,
    “是呀,岳父大人。我也没想到咱们知府衙门如此贫困。贫困不算,关键还脏。
    瞧瞧这破凳子,我估摸着厨下的婆子,坐得都比这干净呢。
    啧啧啧……”
    这翁婿二人,是真的没给知府大人留脸。
    开玩笑,他们俩可是有后台的,人家都打到脸上了,要是不反击,那岂不是给后台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