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477章 生意火爆
    宏达海被造了个大红脸,赶快把米缸给盖好。
    库房就是库房,即便赵家在建造的时候,在防鼠方面做了很多的措施,可也难保不进老鼠。
    因此米面粮油这些,大多会放在超大的缸里。
    至于布匹棉花那些,大多放在樟木箱子里。
    整个库房内部四周撒满了老鼠药跟捕鼠夹这些。
    正是因为在库房里的地上有老鼠药,因此慈幼院里有一个规定,库房里的任何粮食,掉在地上都不允许捡起来。
    就是怕万一混了一粒两粒的老鼠药就完蛋了。
    赵青嫣记得上辈子无意间刷到的一部电视剧,她对那里面的一个卖老鼠药的台词记忆深刻。
    “老鼠药,药老鼠,大老鼠吃了蹦三蹦,小老鼠吃了跑不动。”
    尤其卖老鼠药的那人,声音魔性,听过之后,满脑子都是老鼠药药老鼠。
    相当折磨人了。
    因此慈幼院这边在储存粮食方面,赵青嫣特意叮嘱过了,并且特意定制了方形的大缸。
    这样摆放起来,虽然占地面积大了些,可看着也是很规矩的。因着是方形的,便没有一点位置被浪费掉。
    参观一个慈幼院,感觉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的两位大人,连赵家留饭都拒绝了,风风火火地回去起草文章去了。
    慈幼院开幕仪式这天大门口的事情,一日之间成了整个郡城的谈资。
    那婆子想找接盘的打算也未达成,
    倒是她做工的那户夫人出来后,看到婆子的不堪,基于同是女人的初衷,叫了丫头给了婆子一块破布单子裹身。
    只是婆子也丢了那份帮佣的工作。
    没办法事情闹得太大了,满城都知道她为了占便宜而惹怒老天爷。
    引动老天示警。本来有人说婆子是因为骂了慈幼院的孩子们,才引动天雷,那是不是说明慈幼院里住着了不得的孩子。
    赵家早就防着这些流言,找了几个说书先生,便把这个流言给化解了。
    最后的版本,苍天有眼,惩恶扬善,瞎话不能乱说。
    自此,郡城里再也没有人家骂孩子,咋不叫老天劈死你。
    毕竟孩子被劈死了,那他们白养了,
    老天把他们自己给劈了,那他们亏大发了。
    在郡城又待了七八日,赵家租住的小院租期到了,一行人打道回府,准备举家去京城。
    而他们家租住的那个小院子,因为一次性出了11个举人。
    赵家退租后,房价从之前的200两银子,居然被炒到了800两。
    都想买到这个院子,沾沾喜气,尤其是家里有读书人的。
    当然这些赵家人是不知道的,否则赵青嫣也许会去找那房东要广告费。
    回程顺利得很。
    一路上不仅没有下雨,整日里,在大中午的时候,还要阴一会儿天。
    仿佛像是给行人有个喘息的机会似的,
    赵家村早在赵谦辞等人中了举人后沸腾了。
    裘县令感觉他又有牛可吹了,任期内,举子高产。
    之前庆阳县顶多知道有赵氏小吃铺子,现在整个庆阳县均知道赵家一门10举人,
    还有一个孙女婿也是举人,再调查,还有一个孙女婿是知县,曾经中国状元。
    再调查,孙女婿叔叔也是县令……
    名人效应啥时候都是最好用的招牌,赵家小吃铺子最近人满为患。
    每日里即便提前开业半个时辰,关店推迟半个时辰,也没办法招待得了那么多的客人。
    临时雇佣了十来个婆子跟小媳妇帮忙穿串。
    饶是如此,一个个累得都跟孙子似的。
    这日赵家一行人路过庆阳县,过去小吃铺子看了看。
    看到的便是小吃铺子门口排起了长龙。
    从后院进入,柳庆根本就没工夫估计主子们的身份,除了赵谦辞外,其他人都被抓了壮丁。
    别的不会干,烤串赵家男人,包括胥东升都是会干的。
    然后就出现了一道风景,
    一群穿着长衫的高大汉子们,站在烤架边上,大蒲扇扇得虎虎生风。
    之前烤串的小子们,则跑去帮着小二们招待客人了。收钱算账那么叫一个动作熟练。
    本打算当日就要赶回赵家村的赵家人,一个个累都都快瘫了。
    不说别的,就是那胳膊,酸疼酸疼的。
    足以见得,来小吃铺子吃东西的人该有多少了。
    累过之后,黄氏做了决定,“这样不行,太累了。
    你们这些小子丫头们,再是年轻,可也是不能这么当牲口用的。
    料想这种火爆的程度,不会持续太久,明日开始,开业时间恢复正常。
    食材数量固定,售完即止,马上收工歇业。”
    柳庆傻眼了,
    “老夫人,您老说的可是真?别人家的生意好的时候,恨不得再招聘十个二十个的工人。
    咱这有钱不赚,是不是有点亏了?”
    黄氏瞥了柳庆一眼,
    “你小子有没有想过,咱家这生意好得不正常。
    我先不说临时招聘的人手是否靠谱,
    就说,要是要了这段火爆的时间,新招来的那些人你打算怎么安排?
    是白白养在店里,还是把人给打发了?
    有可能在给咱家做工的这段时间,耽误了人家去别家做工的机会。”
    柳庆挠了挠头,
    “老夫人,那可是钱呀,想想有钱不赚,我就难受。”
    亏得这小子距离黄氏的远,不然黄氏定然要戳他脑袋。
    “钱是赚不完的。
    烤串再好吃,也不可能天天吃,他们集中这几日来吃过了,后面的日子你们打算吃土吗?
    所以,一切照旧,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这样,吃不上的是不是明天还惦记?”
    柳庆琢磨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第二日果真挂起了新牌子。
    包括开业时间及食材有限,卖完即止。
    好嘛,这招下来后,来排队的人的数量不仅没少,反倒更多了。
    当晚赵家一行人住的客栈,第二日一大早,便离开了庆阳县,回了赵家村。
    想到县里小吃铺子的状况,顺路去了趟五方镇的铺子。
    果真一样火爆,这次黄氏聪明了。
    没让自家儿孙下车,她老婆子一个人进去的,交代完了,在大家的不舍眼神儿中,翩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