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341章 冯金山的打算
    黄氏听着笑眯了眼,这小衙差还挺上道的。
    如果冯金山刚刚说的都是真的,那她也不打算把价格给冯家定的太低。
    自己如果不买这房子,人家至少还能有个屋子住,
    如果订的价格太低了,回头人家连个窝儿都没了,那样实在不好。
    看向冯家母子,
    “这府城的价格,大概如此,你们心里总是得有个底价的,我是这么琢磨的,你们先听听。
    如果真的是买你家这房子,也就是这地面值点钱,至于地面上的这些个房子,与我而言,一文不值。
    可若是我把这房子买了,那笔银子,定然是没办法在别处再买上一个院子的。
    我是这么想的,回头我把这附近的房子买下后,
    可以把最边上的那家院子置换给你们。
    这样,你娘依旧能有个院子住,也不会对我建慈幼院造成影响。
    当然,如果你需要盘缠那另当别论。
    至于你娘,暂时我还没办法给她安置个活计。
    不过我倒是准备在这府城里再买个院子。
    到时候你娘可以帮我家看屋子。管吃管住,月钱嘛,就500文一个月吧。”
    冯家母子很是吃惊黄氏的大方,这工钱给得真的够高了。
    过往冯母一天洗到晚,手上满是裂口子,一个月能赚到300多文就算是高工钱了。
    现在管吃管住,还有500文拿,这么算,加上一个月的吃喝钱,这可不止500文了,至少能到700-800文。
    母子俩均点头同意。最终,冯家母子并未选择置换房屋。
    他们是需要钱的。
    冯金山其实一直没跟亲娘说,他其实不是想去找活儿做,他是想去投军。
    毕竟自幼,除了跟爹识得几个字外,再就没别的什么本事了。除了一身的力气外,好像一无是处。
    而这么多年,生活在恶意中,每日都在想尽办法,怎样保护亲娘,怎样报复周围的邻居外,就再也没别的事情可做了。
    他一直记得他爹常说的一句话叫出人头地。
    所以,唯有拿命去拼一把,这也是能最快有出头之日的捷径。
    双方说好了,一起去了知府衙门,过了房契后,一并把用工合约也写了,并在衙门备了案。
    </tt_keyword_ad>这也是冯金山给她娘要的保险。毕竟房子卖了就是卖了,回头这老太太反悔,他找谁去?
    房子以50两的价格成交了,这银子冯金山只打算拿2两走,剩下的都给娘存起来。
    自然赵家虽然跟冯母签订了用工协议,可赵家现在确实还没有买到新的宅子呢,
    最近这些日子,冯母依旧还是得住在自己的家里。
    自然冯金山依旧要充当他霸道的人设。
    “王武,你听说了吗,知府衙门贴出告示了,说咱家那片地,有贵人要买下来。
    让咱们去衙门里谈价格呢。
    也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你说咱们要不要去看看?”陈琦说道。
    王武正在给炉子里加柴,不知是什么原因,最近这粗面饼子的买卖越发难做了。
    听到陈琦的话,还挺意外的,
    “啥,陈哥,你说的可是真的?
    就咱家那片,都让那泼皮给祸害成啥样了,还能有人敢买咱那屋?
    什么贵人的脑袋,不会是有坑吧?”
    陈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
    “管他呢,只要他敢买咱就敢卖。想必是贵人不怕冯家那个泼皮吧。
    你说咱们那屋卖多少银子合适呢?要不,咱们要他个二百两。
    回头用那银子,就在咱这附近盘下个铺面下来,岂不是好?”
    王武摇了摇头,
    “陈哥,咱是想卖个高价,就怕那贵人打听清楚了咱们那边的情况,到时候别说200两了,就是20两,也未必能卖得出去呢。”
    陈琦想想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
    于是冯家周围搬走的邻居们凑到了一起,商量起了卖房的事情。
    一直决定,只要不给到合适的价格,就坚决不出手。
    这日,知府衙门周围围了不少人,男女老少的都有。
    衙役们见到如此多的人,便以为是有人要聚众闹事,一队人马拎着刀就从衙门里出来了。
    把聚集的百姓们给吓得狼哭鬼嚎的。
    待到问明情况后,方知他们是要卖房子。
    跟着黄氏一起去的衙差回来后,就跟衙门里的同僚们八卦了当日听到的故事,自然衙门里的人,查点什么事情易如反掌。
    最近几日,便把冯家母子这些年的遭遇给查了个一清二楚。
    因此,现在整个知府衙门的人,见到这波人马,那都是一个看不起。
    既然是来卖房的,自然得有买主,衙门里派了一个人去了趟黄氏所在的客栈。
    黄氏听说那些人终于出现了,还有点意外,这些人还真的是能拖延呢。
    给了送信的一块碎银做茶钱,祖孙二人坐着马车去了知府衙门门口。
    “各位,我就是要买你们房子的黄老太,能说说你们房子的大概情况吗,还有你们打算卖多少钱?
    我老婆子好估算估算,能不能拿得出那么一大笔的银钱。”
    黄氏话落,便引得了一群人的七嘴八舌。
    “老太太,我家是西北胡同三号院的。
    我那个院子,有三分地大小,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
    当初盖的时候,可是花了我120两银子,加上买地皮啥的,你怎么也得给我200两银子。”
    这个说完,另外一个开口了,
    “我是西北胡同七号院的,我家的那个院子比她家的可是大不少,足足能是四分半地呢,半砖瓦半土坯的大房子,怎么也得给我250两银……”
    一个个的纷纷叫价,黄氏听的很是腻烦。
    “各位,既然要买房,咱们也得看货不是,老婆子我虽然有些小钱,可老婆子又不是傻子。
    你们真当老婆子没打听过你们那边的房价吗?只怕是倒找别人钱,都没人愿意买吧?
    至于原因,老婆子我最近查的一清二楚。
    行了,那边的屋子我老婆子都有记录,带了房契的,愿意卖,咱们现在就进衙门里办理过户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