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214章 摆宴(未修)
    赵家一行人不带一片云彩地走了,留下一众逃难的灾民,跪在地上磕头以示感谢。
    待到段大人得知自己的下辖还有这等心善且豪爽的人物,很想认识,却不知那豪爽之人曾经在他家后花园猫了十多天。
    前面的路况依旧不是很好,回程不是一般的慢。
    曾经是天堑的那座山,完全变了样子,天堑被山石堵上,且整座山峰像被削掉了脑袋。
    现在看起来,便是一座并不是很高,也不算是陡峭的小山包了。
    若不是赵家人赶着车,估计此时爬山上去也能回家了。
    刚经历过地动,还是不要冒险的好,于是赵家人选择了山旁边的那条路,绕行也比冒险强。
    本是三天的路,赵家人愣是花了8天才到家。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中了。
    回来的一路,一行人路过庆阳县,先去铺子里看了看,还没开业,铁将军把门,料想,应该是被家里人给接走了。
    五方镇的亦是如此,在镇子上买了些东西,快马加鞭往家赶。进了赵家村,便发现了村子的变化。
    好像是比照之前漂亮了很多。仔细看看,原来是多了不少见的竹屋出来。
    还未等赵家一行人琢磨明白呢,便被村民们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恭喜恭喜,恭喜秀才老爷了,哎呦喂,瞧瞧,咱们这还有一个这么年轻的秀才老爷呢。”
    “谦辞爷,你家要不要办庆功宴呀,一门五秀才,这可是大喜事呀,十里八村的出一个两个的秀才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了。
    你家这一次就出了五个,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吧。”
    “哈哈哈,明天要不要上山看看,祖坟冒烟没?”
    “别在那里下吧吧,咱们赵家的祖坟可是在老家呢,现在啥样子还不知道呢,咱们都逃荒到这岭南府几十年了。”
    “是呦,有机会还是得回去老家祭奠一番的,或是迁坟到咱们这岭南府也不是不行,就是这路上太破费了。”
    “你可得了吧,竟说没用的,老家的那都是咱们的祖坟,知道啥叫祖坟吗?里面埋的都是咱们的老祖宗。
    祖宗那么多,你想迁走几个,然后把其他的祖宗都留下?
    你这想法若是让祖宗们知道了,定然是要从里面出来,把你的屁股揍八瓣,哈哈哈……”
    各种各样的声音,整的赵家的马车寸步难行。
    为了摆脱这阵仗,黄氏很不厚道地把自家老头子给推下了车。
    “去找大堂哥好好唠唠,顺便把大堂哥给的报喜钱还了。至于摆宴还是流水席,你看着弄,咱家不差钱。”
    黄氏在赵谦辞下车之前交代一番后,好想让孙子赶着马车快点往家跑。
    “乡亲们,我们这一路风尘仆仆的,得赶快回家收拾收拾,摆宴是肯定的,至于哪天摆,这不是我家老头子去村长家商量这事儿了。
    大家伙都等信儿吧。”
    围着赵家车马的一行人呼啦啦地朝着村长家跑去了,只有几个平常认为跟赵家关系处的还算不错的老婆子,留下来跟黄氏寒暄了几句后,也跑了。
    赵青嫣在车里差点笑岔气,
    “奶,这就是你的好姐妹?原来摆宴比聊天沟通感情更重要呢?哈哈哈……”
    赵青嫣笑起来没完,黄氏也破罐子破摔,
    “咋地,你奶我的面子就是不值当一顿大席,咋地?你有意见,难道还是你的面子比席面更重要?”
    赵青嫣不笑了,摇了摇手道,“不重要,我连个假朋友都没有。”
    一行人到家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尤其是在老宅竹屋里住着的姑娘小厮们,听说老爷老夫人回来了,更是列队在青山小筑大门口。
    每人手里拿着一条丝带挥舞着,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回家。
    恭喜恭喜,恭喜老太爷老爷少爷们高中秀才。”
    这一幕可把马车上的几个人给整懵逼了,赵青嫣指着这夹道欢迎的队伍,还有那口号,
    “这肯定是大姐他们整出来的幺蛾子,不过我喜欢。
    手上的丝带不行,太细了,回头得换成宽的。”赵青嫣道。
    “管是谁的手笔热闹就好。”赵明庚笑着说。
    回到了村里,黄氏跟赵谦辞他们坐的那辆马车便在前面走了,黄氏撩开帘子从马车里出来。
    迎接的的大部队马上凑上前。
    “娘,您老回来了,快下车,我爹呢?”这是大伯娘的声音。
    紧接着二伯娘说道,
    “娘呀,总算是回来了,可是担心坏我们了。
    要不是昨个儿送喜报的过来,我们还不知道爹他们考中了秀才呢。
    真是天大的喜事了。”
    黄氏拍了拍两个儿媳妇的手臂道,
    “怎么刚刚我听人说喜钱怎么还是你大伯给的,这是咋回事儿?”
    “嗨,这不是巧了吗,昨天长庚带着青峰兄弟三去了山谷嘛,担心着山里种的庄稼再不收就烂在地里了。
    我带咱家的这些个姑娘还有护院们在收咱家山头的庄家,底下的大门锁着,就没第一时间听到人叫门。
    大堂伯听到动静过来了,自然就帮着咱家给了喜钱。
    昨天我们知道了信后,就送去了,可是大堂伯愣是不收,非说要爹回来了亲自还给他。
    这不才有了这出儿,这事儿也怪我,安排得不周,不该一个看门的都不留的。”
    大伯娘王彩霞自责着。
    黄氏点头,
    “这事儿以后千万不能再发生了,咱家这青山小筑园子大,不留个人守门是不行的,更何况,你们多是妇孺,
    没有个强壮的人在门口顶着,万一有歹人强闯进来,没点准备,你们万一有个好歹可怎么是好。”
    王彩霞点头,
    “婆母教训得是,以后同样的错误彩霞定然不会再犯,不过咱家还是得婆母在才好。”
    旁边的二伯娘也是凉凉点头称是。
    想想真是后怕呢,家里除了几个护院,还真的基本都是女眷,以后家里的男人真的不能倾巢而出。
    好在护院们看着都是好的,也算是尽心尽力的为了家里干活儿,毫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