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139章 不见兔子不撒鹰
    赵金发的话一出口,便引得了一片的质疑声,
    “金发叔,你是因为这个绝招太珍贵了,所以不能传授给我们是吗?
    这是你家祖传的吗?可咱们是一个老祖宗的,我咋没听说,咱老祖宗有啥养猪的绝招呢?”
    赵金发用手示意安静,
    “这个养猪的绝招呢,是谦辞老弟教给我的,这也是他们家花了不少的心思找到的办法。
    当初教给我的时候,我是跟谦辞老弟家签了协议的,不能随便向外透露。
    本来谦辞老弟是打算教给大家的,可是在没看到成果之前,谁要告诉你,他家有养猪秘籍,问你学不?
    你们会不会学?是不是还要观望观望?”
    赵谦辞一边说一边注意村民们的反应。
    “那当然了,肯定是得看看,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呢?
    万一没有用,那我家的银子岂不是打了水漂了吗?”
    赵春柳说道。
    “是的,就是这个理儿,世人皆相信自己看到的,所以在没有结果之前,我跟你们说了,你们也不会相信的。
    现在看到我家的猪长得好了,你们现在相信养猪有绝招了是吧?
    如果你们想要学这个绝招不是不行,但是有个条件。
    要跟谦辞家签订一份协议,一个是不能把养猪的绝招泄露出去,不管是家里嫁出去的闺女还是娶进来的媳妇的娘家。
    绝招就是绝招,秘密就是秘密。
    这绝招可不仅仅是猪能养得肥养得好,而是这猪肉的味道也好。
    味道好,自然价格就高,所以呀,你们要是谁家泄露了出去,就等于断了咱赵家村的财路,懂不?
    还有,这个养猪的法子你们要是想学的话,以后这猪肉都要卖给谦辞家,他家承诺,每斤肉,最少比市场价高五文钱。”
    赵金发话音才落,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高出五文钱,还是按照市场价高出那么多?真的假的?”
    赵金发微笑道,
    “当然是真的,不过,谦辞家往外卖的话,价格多少就跟你们没关系了,别到时候你们见谦辞家赚了钱再眼热。
    毕竟手艺是人家传授的,不交一分钱的学费,就能学到养猪绝技,你们这已经算是占了大便宜了。
    如果到时候再眼热人家赚的多,那就是没良心了。
    我把话撂在这里,你们都回家琢磨好了,一家人确定没有反对意见再来我这里来签约。
    全家人都要按手印的,别到时候,你们家里谁反悔,整出一堆屁事儿来。
    那时候就不是简单的村民矛盾了。
    到时候毕竟是要惊动官府的。
    行了,都散了吧,你们这么些人堆到我家,一身的臭汗,我老头子快喘不上了气了。”
    “哈哈哈,金发爷你个糙汉子,还嫌弃上我们了。还是说你老身上的汗不是臭的?”
    赵春柳说道。
    “嘿嘿,金发爷流的汗肯定是香的,香汗淋漓,不然金发爷咋嫌弃咱们呢。金发爷是不是呀?”
    赵平安问道。
    “滚滚滚,都给老子滚。
    一个个的嘴上没把门的。
    都滚回家去好好跟自家的老子娘商量好,都动动脑子,别一点自己的主意都没有。”
    赵金发把这些个来要学养猪秘籍的人都给赶了出去。
    “哎,这帮家伙,还真是够聒噪的。
    一个个的,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这是看到咱家的猪养的好了。
    不然你问他们谁家要不要学,肯定说你骗他。
    你瞅瞅,今天来的这帮人,到时候能确定跟咱们一起喂猪的不到一半。
    肯定还会偷摸地过来看咱都是咋喂食的,一个个的那那小心眼呀,比你的那绣花针眼还要小。”
    赵金发辞跟老婆子吐槽着。
    赵秦氏抿着嘴乐,
    “这是人之常情的,咱们要不是跟着谦辞关系好,也不能养猪,再说了,你看咱家才养多少头,谦辞家养了多少头。
    明摆着的,咱家当时不是也没完全相信吗,不然就算咱家的钱再紧张,也能再多买个二三十的猪崽子。
    现在看看咱家的猪圈是不是后悔了?我都后悔了,不信你不后悔。”
    赵金发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
    “算了,不说别人了,我老头子后悔了,要不你去看看,能不能再买些个猪崽子回来?”
    赵秦氏瞥了老头子一眼,
    “现在的猪苗可是贵的要死,你要买自己去想办法。
    我就指望咱家的留的种猪过段时间能配种了,就能有小猪崽子了。”
    赵金发听了老婆子的话,很是无奈,
    “你这老婆子,就在那儿气我吧,等咱家的猪娃子们下崽子,哼,都能再养一批猪出栏了。”
    说完,就出去找关系买猪苗去了。
    赵家之所以养的猪少,还真不是不信任赵谦辞家,毕竟那是堂弟。怎么也不可能忽悠他这个堂哥。
    主要是考虑到养那么多的猪还得喂食,家里的粮食不够,总不能猪买回来了然后就每天只喂猪草吧。
    家里存下的银子本来不算多,一大家子的人,总是要留些钱来应急用。不可能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放。
    说到底还是家里钱不够,底子不够厚实。
    赵家村的热闹,在府城的赵家人是不会知道的。
    黄氏每天可忙了,搬家后,又给赵谦辞请了大夫。大夫看过后,只说静养。
    在黄氏的坚持下,给开了两天的药。
    赵谦辞现在确实每天处于静养的状态。
    书也不看了,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按照他的话说,这辈子都没这些天舒坦的。
    当然了,这个舒坦一定要抛开每天喝药跟头晕。
    “衣来伸手发来张口”被赵谦辞给体会得明明白白。黄氏为了这个老头子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好在临考前的两天,赵谦辞总算是恢复得差不多了,最起码不会一摇头就头晕,额头上的那个包也算是消下去了,只剩下了些淤青。
    可这也算是让人欣喜的,毕竟颜面有瑕者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赵谦辞现在的样子一看就是摔伤后遗症,不像之前,头顶大包一看就像是金角大王出山了。